![]()
作者:邱鑫浩
來源:邱處機(ID:qiuchuji_1993)
9 月5日,A股市場上演了一場驚人的暴漲。陽光電源股價單日飆升16.67%,報收135.34元/股,公司市值創下2806億元的歷史新高。
再往回看,陽光電源近一周漲幅達35.52%,7月以來漲幅更是超過了100%。陽光電源創始人曹仁賢的身家,也因此暴漲到854億元,穩居安徽首富的寶座。
股價狂漲背后,是因為在行業蕭條的大背景下,陽光電源剛剛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
財報顯示,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實現營業收入435.33億元,同比增長40.34%;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7.35億元,同比增長55.97%。
從大學教師下海,曹仁賢用27年時間書寫了一段令人贊嘆的創業史。他帶領陽光電源從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起步,一躍成為全球儲能裝備產業的領軍企業。
01
教師下海
1968年,曹仁賢出生于浙江蕭山的一個普通家庭。18歲那年,他考入合肥工業大學,并在畢業后選擇留校任教。
在合肥工業大學深耕電力電子技術多年,曹仁賢一直專注于可再生能源發電研究。多年的學術積淀催生了他對產業的敏感,也讓他看到了將技術轉化為產品的巨大潛力。
1997年,29歲的曹仁賢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辭去合肥工業大學教職,用50萬元積蓄與借款開啟了創業之路。次年,陽光電源在合肥不足20平方米的辦公室里正式成立。
創業初期,公司不得不依靠傳統UPS不間斷電源產品維持運營。但曹仁賢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如何將可再生能源的技術潛力轉化為產業實力,讓更多人享用清潔電力。
轉機出現在2003年。陽光電源成功研制出中國首臺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光伏逆變器,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的技術壟斷。這是一個里程碑式的突破,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打開了新局面。
![]()
此后,曹仁賢果斷決策,集中資源投入到光伏逆變器和新能源領域。
這一決策當時在公司內部其實引發過爭議,因為這意味著每年要減少數千萬元的收入。但曹仁賢認為,只有專注于可再生能源領域,公司才能保持真正的競爭力。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是正確的。憑借這一關鍵性的戰略調整,陽光電源先后參與國家“送電到鄉”工程,覆蓋西部無電地區,逐步奠定了行業地位。
到2009年,在國內新能源逆變器市場,陽光電源已經占據超60%的份額,位居第一。2011年,陽光電源也成功登陸深交所,成為了中國新能源電源行業第一股。
然而上市并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曹仁賢開始拓展業務邊界,向太陽能、風能、儲能、氫能、電動汽車等多個領域全面拓展。
02
儲能崛起
2021年,當光伏逆變器業務仍貢獻著公司60%以上營收時,曹仁賢和管理層做出了一個關鍵決策:將研發投入逐漸向儲能技術傾斜。
這一超前布局,在2024年到2025年迎來了豐厚回報。
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交出了一份令人驚艷的成績單:營業收入435.33億元,同比增長40.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77.35億元,同比大增55.97%。
更引人注目的是業務結構的重大轉變:其儲能系統業務以178.03億元營收首次超越光伏逆變器,占總營收比重達40.89%。
陽光電源的儲能系統出貨量已躍居全球第一,超越特斯拉與比亞迪。而在傳統優勢領域光伏逆變器方面,公司也依舊保持領先,連續多年全球出貨量第一。
![]()
曹仁賢的利潤養成密碼,還藏在一張全球地圖里。
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的海外營收253.79億元,同比增長88.32%,海外營收占比在2023年至2025年間從35%飆升至58.3%,首次超過了國內營收。
其中最精彩的是在歐洲市場對特斯拉的“趕超周期”。2023年,特斯拉憑借Megapack的先發優勢,占據歐洲大儲市場28%的份額,而陽光電源僅為10%。
曹仁賢敏銳察覺到歐洲用戶對電網兼容性的特殊需求,推動團隊開發定制化解決方案。到2024年,陽光電源市占率躍升至21%,2025年進一步突破到35%,完成了對特斯拉的反超。
而在北美市場,陽光電源的市場份額也從5%提升至12%;中東市場市占率穩定在48%,具有絕對的主導優勢。目前,其產品已進入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03
創新引擎
亮眼業績的背后,是持續加碼的研發投入。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研發投入達20.37億元,同比增長37%。
公司在合肥、上海及德國、荷蘭布局六大研發中心,7120名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40%。這些研發人員,為陽光電源的技術創新筑牢了根基。
專利方面,公司新增申請專利1211項,累計專利數量突破10541件,其中發明專利5690件。這些知識產權,構成了陽光電源的核心競爭壁壘。
曹仁賢對“反內卷”的堅持,從光伏延續到了儲能。在2024光伏行業年度大會上,身為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理事長的他呼吁行業強化自律,強調要通過技術創新創造價值,而非低價競爭。
如今面對數據中心能源需求的爆發,曹仁賢再次展現出戰略前瞻性,陽光電源新成立的AIDC事業部將電源技術與數據中心需求結合了起來。
盡管尚未簽訂客戶,但管理層對技術協同和市場前景充滿信心。管理層強調,這一路徑與此前從光伏逆變器延伸至儲能系統的邏輯高度一致。
公司在電源端和電子電力轉換技術上有大量的技術沉淀,與AIDC電源有很好的技術協同。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和數據中心的快速建設,全球數據中心能源尤其是綠電趨緊,公司具備提供綠電一攬子解決方案的優勢。
高工產業研究院預測,2025年全球數據中心儲能電池出貨量將達15GWh,2030年更將飆升至300GWh。這無疑是陽光電源看中的下一個巨大市場。
04
能源未來
曹仁賢曾對媒體分享過三本書:《創新與企業家精神》《瘋狂的簡約》《情商》。這其中隱含了他成功的密碼——以創新為引擎,以專注做減法,以洞察捕機遇。
當新能源行業進入深度調整期,曹仁賢證明了一點:企業競爭力來自對技術趨勢的精準把握和對產業價值的創新創造。
從光伏逆變器到儲能系統,再到如今的AIDC事業部,曹仁賢始終走在產業前沿。他不僅帶領陽光電源成為全球能源裝備產業的領導者,更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陽光電源總部所在的合肥,也已經成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重要基地之一。
2024年合肥光伏和新型儲能規模突破1800億元,逆變器產量穩居全球第一,儲能系統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二。這樣的產業基礎,為陽光電源等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如今曹仁賢個人持股市值已升至854億元,穩坐光儲富豪第一位。從50萬元起步資金,到如今市值超2800億元的產業巨頭,他用27年時間譜寫了一段創新創業的傳奇。
港股上市在即,匈牙利基地即將投產,AIDC事業部剛剛成立。57歲的曹仁賢還沒有停下腳步,他的儲能王國正在向更廣闊的全球市場擴張。
未來,全球能源變革的浪潮中,中國力量不容小覷。陽光電源等企業的全球化布局不僅有助于提升自身競爭力,也將為中國新能源產業的持續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全文完)
【邱處機簡介】主理人來自福建龍巖,現在常駐北京。公眾號專注于撰寫商業牛人的成長經歷和認知升級,讓我們一起向他們學習,不斷成長,不斷進化。
THE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