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都封頂了,卻突然變更規劃,把外立面從真石漆升級為鋁板,給項目來了個豪華版“整容”,讓人不禁好奇:開發商這么折騰,圖啥?
![]()
▲上郡賦外立面施工實景
1、
開發商為何砸重金“換臉”?
近日,號稱“城陽首家第四代住宅”的上郡賦,向規劃部門申請變更設計方案,將外立面從真石漆升級為鋁板。
![]()
▲上郡賦外立面升級
真石漆和鋁板之間,差的不僅僅是成本,更是整個項目的檔次感。在地產圈,住宅外立面材料有一條不成文的“鄙視鏈”——鋁板、石材>巖板>金屬漆、真石漆>普通涂料。
真石漆,其實就是一種仿石頭紋理的涂料,施工簡單,是目前市場上較為常見的外立面材料,每平約40~120元,多用于剛需盤當中,它具有性價比高的特點,很受不愿意多花錢開發商的喜愛。但其缺點也很明顯:時間久了容易褪色臟污,質感也差強人意,容易鼓包,壽命也比較短。
而鋁板幕墻就不一樣了,是近年來高端項目的標配,每平約600~900元,鋁板作為一種金屬面板外墻,不僅色澤質感高級,瞬間提升逼格,還能讓建筑多年保持亮麗如新。
![]()
既然差別這么大,那問題來了:開發商為啥突然良心發現,決定給購房者升級品質?恐怕沒那么簡單。在樓市降標減配,越來越習以為常的情況下,這種封頂后“增配”的操作,在業內并不常見,因為牽一發動全身——外立面材料變更,意味著之前的設計方案推倒重來、施工流程重新安排、大筆成本額外增加。開發商不是慈善家,多花的真金白銀最后肯定得攤到房價里。那他們到底圖啥呢?
2、
外地房企入青“三板斧”
封頂再賣、超區域定位、高調營銷……這些招數,幾乎成了不少外地小房企,初入青島的“標準三板斧”。原因很簡單:品牌知名度不行,以往項目拿不出手,只能靠非常規打法博出位。
![]()
▲上郡賦大門,挺氣派
上郡賦所在的城陽青春足球場片區,這兩年涌現不少號稱高端改善的樓盤,如云璽雅頌、北岸綠茵城、銀豐御璽、碧璽園榮耀等,可市場反響平平,基本都是營銷的異常艱難。上郡賦這家陜西房企初來乍到,沒有本地口碑光環,也沒有能拿得出手的以前項目背書,只能寄希望于砸重金“變臉”、建會所、封頂再賣等,來刷存在感,給購房者制造一個“我們很舍得下本錢、項目很高端”的強烈印象,用現房形象增強可信度和賣相,以打破以往“城陽豪宅叫好不叫座”的魔咒。但實際上,這也恰恰是小房企無奈之舉。
外來開發商初來乍到,對青島市場不夠了解,容易一廂情愿按自己的想法打造產品。結果就是,在一個地段中等的地方,蓋出了“豪宅”——無論是戶型、用材還是內部配套,都對標主城區高端盤,但唯獨周邊購買力跟不上。城陽區這些年就出現了好幾個類似案例,這些項目在營銷初期吹上了天,但銷售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定價溢價太高、后勁不足,最終只能高開低走。
![]()
▲上郡賦沙盤
上郡賦,目前來看它也沒跳出上述模式:封頂后亮相、定位豪宅、渠道高傭一樣不缺,只不過,多了個第四代住宅的噱頭。
3、
四代宅的致命硬傷
上郡賦標榜最大的賣點,是第四代住宅——即每套房的南側,都配了一個挑高6.6米的露臺空間,再加上特殊的弧形結構,看著挺浪漫。但露臺也使得室內采光嚴重受影響,更尷尬的是,這露臺還是開放式的,無法封窗,錯層的設計,讓業主隱私堪憂。而北側陽臺能否封閉,開發商不給任何承諾。總而言之,設計噱頭大于實際,有點華而不實。
![]()
▲上郡賦南側露臺實景
現在樓市已經進入下半場,最終比拼的還是項目的性價比、能否滿足購房者的真實需求。上郡賦的放風價據稱約1.8~1.9萬/㎡左右,在城陽,這已經站上高端改善門檻了。問題是,有多少城陽購房者,愿意為一個非知名開發商、各種設計花哨但暗藏不少槽點的項目,掏這個價錢嗎?
![]()
▲城陽首家第四代住宅——上郡賦
如果上郡賦再不拿出點接地氣的誠意價,最后很可能難逃曲高和寡的結局——開發商高調唱著第四代住宅的戲,臺下卻沒幾個人愿意買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