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三陽發布了蜂鳥50,到目前為止,在國內市場涉足50cc排量摩托車的主流生產企業有標致、宗申比亞喬、光陽、錢江、新大洲本田、三陽等,怎么一下子有這么多企業涉足50cc排量摩托車呢?
![]()
1、容量所致;
首先別小看50cc排量摩托車,蚊子腿也是腿,一年下來銷量還真不能小看。據中國摩托車商會數據:2023年50cc排量摩托車產銷量為67.8萬輛,2024年稍有下降,但也有60萬輛左右。當然,這個數據包含著出口數據,但內銷一半數量總該有吧。要知道,250cc以上的中大排量摩托車產銷量也只有75.6萬輛,這個數據也是包含出口數據。而且,涉足中大排量摩托車的生產企業有幾十家。而涉足50cc排量的生產企業就這么幾家。
![]()
2、政策所致;
去年央視曝光的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的大排小標現象,根本原因還是城市限摩惹的禍。這些城市的藍牌的限制數量、牌照價格等方面能讓普通消費者更容易擁有。而很多消費者對真正50cc動力又不滿,才促成了大排小標的黑色利益鏈條的形成。但無論如何,這是嚴重違反了機動車相關管理法規的,所以說,央視曝光的也沒錯。當一切都恢復正軌的時候,消費者會轉而求其次,不能大排小標,那就買輛真正的50cc排量也行,總比電動車續航里程要遠一些吧。當然,盯著這一塊蛋糕的還有電動輕便摩托車生產廠家。而爭搶市場的能力也要看客戶需求,很多上班路途較遠的市民是一定要選50cc油車的。
![]()
3、個性化用戶需求獲益;
禁限摩城市以外的摩托車市場,近十來年一味的在摩托車排量上升級,導致全國的摩托車生產企業都停產了50cc摩托車。一直在產的主要也是對準出口,如光陽鋒麗50。新大洲本田的自由Today50也是斷斷續續的生產,到今年9月份投放,已經是自由Today50在國內的第三次復產了。在全國各地原本有一些自由Today50的老客戶,他們影響的一批人卻買不到類似的摩托車了。更可笑的是,2013年到2019年之間,很多地方的車管所因無人注冊而停止了輕便摩托車牌照的發放。現在50cc輕便摩托車的投產,讓這些散客又有挑選的余地了。
![]()
最后要說一下,重新投放50排量輕便摩托車的廠家,希望注重品質,維護輕便燃油摩托車這僅剩的一點市場。在重新投放的50排量產品中,有注重顏值和個性化的產品,如標致DJANGO50,有憑借成熟的配套和可靠品質打造出超高性價比的自由Today50,還有一直在產的光陽鋒麗50,但如果違背機械制造的基本原理,采用小馬拉大車的方式開發出來的摩托車,很可能顛覆消費者對50輕便摩托車的認知,認為這么小的動力,又耗油,還不耐用,這就會適得其反了。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