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歲的王大爺雷打不動的午睡習慣,最近卻讓他遭了罪。每天吃完飯就癱沙發上睡倆小時,結果頭暈目眩、晚上還失眠,一查血壓忽高忽低。
醫生直言,這午睡的時間和姿勢全是錯處!上了50歲的朋友可得注意,午睡可不是隨便糊弄過去就行,弄不好反而傷身體。
![]()
50歲后午睡,好處真不少
總有人覺得年紀大了,不睡午覺也沒啥。其實午睡對咱們中老年人來說,就跟手機充電一樣重要,好處多著呢:
1、放松大腦
過了50歲,身體代謝變慢,忙活一上午就容易累,還老走神。花20到30分鐘瞇一覺,就像給腦子按下“重啟鍵”,睡醒后思路清晰,干啥都有勁兒。不然下午做飯切到手、走路撞樹上,這些危險都能避開。
2、血壓更平穩
白天血壓到下午會自然降低,這時候午睡正好讓心臟歇一歇。研究發現,規律午睡的老人,下午血壓更穩定,特別是有高血壓的朋友,能防止血壓突然升高。但要是睡錯了,血壓反而會反彈。
![]()
3、心情更舒暢
上了年紀,激素變化加上身體不舒服,脾氣容易暴躁。午睡就像給情緒踩剎車,睡醒后不容易因為小事發火,對獨居老人來說,安靜睡一覺還能少點孤獨感。
醫生反復強調:50歲后午睡,這3件事千萬別做
午睡雖然好,但上了年紀身體變得脆弱,這三個“雷區”一定要躲開:
1、別睡太久:超過1小時,越睡越難受
不少老人覺得閑著也是閑著,多睡會兒更解乏。其實午睡超過1小時,身體就進入深睡眠,突然醒來就像車子剛發動就急剎車,頭暈腦脹不說,還會影響晚上睡覺。
50歲后睡眠變淺,每天睡20到30分鐘足夠了,可以定個鬧鐘。要是睡醒還覺得累,起來活動活動、喝點水,比硬躺著強。
![]()
2、別剛吃完飯就睡:傷腸胃、累心臟
很多人習慣吃完馬上躺下,可50歲后腸胃消化慢,剛吃飽就平躺,食物在胃里不消化,容易反酸燒心。
更危險的是,飯后血液都去消化食物了,這時候睡覺會讓心臟供血不足,有心臟病的人可能會胸悶胸痛。正確做法是飯后站10分鐘,或者慢慢溜達兩圈,等食物消化消化再睡。
3、別趴著睡、蜷著睡:壓血管、麻手腳
有人圖省事趴在桌子上睡,或者冬天蜷在沙發角落。趴著睡會壓著頸椎和胸口,影響呼吸;蜷著睡讓腰部肌肉緊繃,還會壓到腿上血管,睡醒后手腳發麻抽筋。有動脈硬化的人這么睡,血液流通更差,甚至可能引發中風。
最好躺在沙發或床上,背后墊個薄枕頭靠著;實在只能坐著睡,腳下墊個小板凳,保持膝蓋和臀部一樣高。
![]()
這幾類人午睡,更要多注意
本身有基礎病的朋友,除了避開上面三個“坑”,還得根據自己情況調整:
1、高血壓、高血脂的朋友
這類朋友血管彈性差,午睡戴緊帽子、圍巾會影響頭部血液流通,可能導致血壓升高。建議睡覺穿寬松衣服,摘掉帽子、解開領口,睡醒先在床上坐1分鐘再起身。
2、糖尿病患者
有些糖友覺得午睡消耗大,睡前吃點東西。其實這樣會讓血糖不穩定。建議午睡前后半小時別吃東西,睡醒餓了就吃半片全麥面包。睡醒后最好測一下血糖,防止血糖過低。
![]()
3、總失眠的人
晚上睡不好,白天就別強迫自己午睡了,不然晚上更睡不著。中午可以找個安靜地方閉眼養神10分鐘,聽聽舒緩的音樂,一樣能放松。
![]()
對50歲以上的朋友來說,午睡是養生的好辦法,但一定要睡對。記住“別睡太久、別飯后馬上睡、別姿勢不對”這三條,午睡才能變成健康助力。只要稍微注意這些細節,就能讓午睡變成身體的“能量站”,健健康康過好每一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