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荊州市,古稱江陵、郢都、南郡,湖北省轄地級市,位于湖北省中南部、長江中游、江漢平原腹地。東依武漢市漢南區;南濱江與湖南省岳陽市為鄰,與益陽市、常德市接壤;西連宜昌市的當陽市、枝江市、宜都市、五峰縣,北接荊門市、潛江市、仙桃市,總面積1.41萬平方千米。 全市現有常住人口513.55萬人,轄2區2縣4市。荊州市兩千億能級支柱產業?包括智能裝備制造?:涵蓋汽車零部件、智能家電、石化裝備等領域。?農產品加工?:依托“魚米之鄉”資源優勢,聚焦淡水魚、小龍蝦等產業鏈,目標2027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300億元?。
歷史上的荊州可是一處赫赫有名的地方,擁有400年的楚國國都歷史。現在的荊州素有魚米之鄉”“中國糧倉”的美譽,是國家重要農產品綜合生產基地、優質農副產品生產基地和湖北省優勢農業資源核心區。荊州自古以來就是長江中游的文化中心,是楚文化發祥地、三國文化薈萃地、紅色文化富集地、長江文化展示地。荊州市的支柱產業主要智能裝備制造?:涵蓋汽車零部件、智能家電、石化裝備等領域。農產品加工?:依托“魚米之鄉”資源優勢,聚焦淡水魚、小龍蝦等產業鏈,目標2027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1300億元?。2024年,荊州市的GDP為3505.99億元,人均GDP為68270元。
![]()
目前的荊州市擁有哪些國家性的戰略地位呢?在長江經濟帶戰略?方面:荊州是長江經濟帶上的關鍵節點,依托“荊漢運河”項目(投資784億元)和億噸大港建設,成為長江中游多式聯運樞紐,顯著降低物流成本并提升航運效率?。在中部地區崛起戰略?方面:被賦予“江漢平原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定位,計劃到2027年經濟總量突破4300億元,沖刺全國GDP百強城市,并協同漢襄宜“金三角”推動產業轉移與科技創新?。?在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方面:通過“宜荊荊恩”城市群融合,強化交通互聯與產業協同,打造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并聯動湖南“三市一區”深化區域合作?。
在革命老區振興發展?方面:作為全省唯一同時納入多項國家戰略的市州,荊州在政策支持與資源傾斜下加速產業升級,如新能源、智能家電等千億級產業集群培育?。這些戰略地位共同推動荊州從傳統農業城市向現代化綜合樞紐轉型,成為湖北“中部塌陷”突圍的核心支點?。湖北省當初實施“一主兩副”發展戰略,核心目的是優化城鎮格局、緩解武漢“一城獨大”的局面,形成多極協同發展格局。該戰略最早于20世紀90年代“八五”時期提出,但隨著區域發展需求的變化,2003年正式確立襄陽、宜昌為省域副中心城市,構建武漢都市圈、襄陽都市區、宜昌都市區協同框架。 ?
![]()
當時的發展目標主要是通過強化武漢主中心地位,帶動襄陽、宜昌副中心城市的產業升級與交通網絡建設,形成“主城引領、副城支撐”的多極發展格局。2024年數據顯示,武漢、襄陽、宜昌三地GDP總量占全省約60%,經濟貢獻顯著。 ?“一主兩副”發展戰略實施后,十堰、黃石、荊州等城市發展成為大城市,縣域經濟通過產業升級、交通基建等協同推進,形成“東穩西進”的均衡發展格局。總的發展成效主要體現在經濟總量增長、區域協同發展、產業升級等多個方面。經濟總量持續增長:2024年數據顯示,武漢、襄陽、宜昌三地的GDP總量占全省約60%,成效非常顯著。
?這其中的武漢?市GDP為21106.23億元,繼續發揮核心引領作用; ??宜昌?市的GDP為6191億元,這是宜昌市首次在GDP上超越襄陽市,成為湖北省第二GDP城市,該市豐富的水電資源與磷礦產業推動了經濟的發展。襄陽?市的GDP為6102.41億元,汽車產業貢獻顯著,新能源汽車產量同比增長141%。 ?區域協同效應方面成效顯著:武漢通過“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等平臺,帶動黃石、鄂州等都市圈城市發展,形成光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產業集群;襄陽、宜昌分別依托汽車和水電資源,成為中西部非省會城市的標桿。交通網絡支撐方面,推動了襄十隨神、宜荊荊等城市群協同發展。 ?
![]()
在產業轉型升級加速方面:武漢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智造、生物醫藥等領域;襄陽汽車產業向新能源轉型,2024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占比提升13.2個百分點;宜昌水電與化工產業融合發展,形成“水電+磷化工”特色體系。現在我們回到這篇稿子的中心議題: ?荊州如果能夠成為湖北第三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對湖北利大還是弊大呢?在潛在利好方面:區域均衡發展?!荊州所位居長江經濟帶在500公里半徑內覆蓋重慶、武漢、長沙三大都市圈,戰略區位優勢明顯。能夠有效形成武漢、襄陽、宜昌、荊州湖北省域多中心“支撐”的鉆石型發展格局,促進全省區域經濟更加均衡的發展。 ?
?在產業轉型升級?方面:荊州近年工業增速顯著,智能裝備制造、現代農業及紡織服裝產業升級成效初顯。2024年GDP突破3500億,為副中心定位提供了經濟基礎。 ?在交通樞紐作用?方面:作為長江與漢宜鐵路的交匯點,荊州可借助地理上的優勢,進一步強化多式聯運能力,促進區域物流與產業聯動。將荊州設為湖北第三座省域副中心城市也有潛在的挑戰:宜昌、襄陽的GDP均超6000億,而荊州剛突破3500億,與“一主兩副”20年積累的產業勢能存在明顯差距。 ?而且荊州人口吸引力不足?,因此荊州如果能夠成為湖北第三座省域副中心城市,利大還是弊大目前還真是難以分得清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