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太后和恭親王斗肅順時,的確齊心協力一起發動“辛酉政變”,慈禧太后掌握政權后,給恭親王加了一個“議政王”的頭銜,還收恭親王的長女為養女,封為固倫榮壽公主。固倫公主本是皇后生的女兒才能得到的封號,妃子生的女兒都得不到。鬼子六的悲劇,恐怕一開始就注定了,因為他是道光所有兒子中最具有才能的一人,也真的是最有近代眼光的一人,但沒辦法,道光選擇的接班人,終究不是他,而是老四咸豐帝。恭親王是慈禧的小叔子,咸豐的六弟。鏟除顧命八大臣的辛酉政變被稱為“叔嫂合謀”,恭親王與慈禧,在對方的一生中彼此都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慈禧的幾位小叔子里,關系密切的還有一位皇七弟醇親王,是光緒的生父。
![]()
第二次鴉片戰爭爆發,鬼子六當時是強硬派的代表人物,甚至提出了派兵直搗香港的建議。但是隨后,英法聯軍便出現在北京城下,咸豐帝跑路,鬼子六被留下來做了議和大臣。此時他才認識到西方的威力,在《北京條約》的談判和簽訂過程中,鬼子六開始與洋人打交道,也開始培植自己的勢力。這一年開始,鬼子六提出了聯合英國對付太平天國的策略,即所謂借師助剿,而事實證明,這確實是當時清朝自保的最佳方案。同時,他主張大清國自己也要圖強,學習西方的長處,以補自己的不足,而這便是所謂洋務運動。
![]()
恭親王瞧不起慈禧太后,認為她不過是一個沒文化的婦人,憑著美貌心計得到先皇的恩寵生了兒子當上太后,當個深宮的女主人還行,當國家的統治者就不夠資格了。而慈禧太后看不慣恭親王有才華有魄力。慈禧太后需要的是一個恭順辦差的奴才,而不是跟她分享權力的人。慈禧太后授意朝中言官發動了一場彈劾奕?的風潮,指使翰林院編修蔡壽祺指責奕?“攬權納賄,徇私驕盈,目無君上”。從此后,清朝的政權就歸了慈禧太后,恭親王白白幫助了慈禧太后,卻被慈禧太后趕出了權勢的中心。同舟共濟到最后就是同室操戈,兔死狗烹,鳥盡弓藏。
![]()
還有就是曾國藩、李鴻章為代表的湘淮系,逐漸也和他面和心不和,因為他主張削藩,而削藩的主要目標就是曾李。而更致命的一槍則來自后宮,慈禧既然沒有和鬼子六發生過什么愛情,自然也就對這樣一個手握大權的王爺很不放心,于是在后期,不斷尋找機會,對他連續不斷地施以打擊。
![]()
恭親王他是道光皇帝的第六個兒子,所以就叫子六。而他本身又十分的機智,足智多謀,被人們稱為“鬼機靈”,所以就稱他為鬼子六。關于慈禧太后,關于恭親王,關于他倆之間的關系,坊間傳聞和文字已經是非常之多了,多如牛毛,千奇百怪。這里只是說說我自己的看法,畢竟大家都沒真正見過他倆,至少是沒真正見過他倆是否做了“那種事”或沒做“那種事”,也都只是道聽途說,只是猜測分析而已,所以不過是你說你的、我說我的,眾說紛紜、并無定論。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