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時刻來臨!
今天早上,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前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因為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正在接受調查。
![]()
其實,之前就有這方面的小作文滿天飛,事實證明,不是空穴來風。
易會滿從2019年1月上任證監會主席,一直干到去年2月份被免職。他在任期間,大A從2597點上漲到2788點,五年時間只漲了不到200點。
指數看似沒怎么跌,但韭菜卻被割了一茬又一茬,股民們怨聲載道,賬戶縮水成了家常便飯。
他任內最被詬病的,首先就是IPO大放水。
在任五年的時間,A股公司總數增加了1700家左右,平均幾乎每天就有一家公司上市。
可退市的呢?
據可查得的數據,2022年退市數量50家,2023年45家...連上市IPO數量的零頭都不到。
只進不出,這對任何一個資本市場來說都是災難。
好比一個池子,光進水不排水,水面看著不低,但里面渾水摸魚的公司越來越多。
A股有很多企業,壓根沒想過好好經營自己的公司,為股東帶來分紅回報,滿腦子想的都是財務造假、配合機構割散戶的把戲。
可即便如此,我們的處罰一直都是不痛不癢,違法成本太低,根本起不到震懾作用。
反觀美股,長牛不是白來的。你上市公司敢造假,直接讓你退市,罰得傾家蕩產。
過濾完垃圾之后,優質的好公司留在場上,資金愿意跟,良性循環,自然就有了賺錢效應。
對比之下,咱們這頭,退市機制幾乎就是擺設,市場只進不出,最后優質公司反而被埋沒。
![]()
易會滿的另一個問題是金融創新搞得太猛,比如量化交易、轉融通這些。
行情好的時候,確實能帶來活水,但行情一差,就容易形成惡性循環。
最典型的就是“量化割韭菜”——機器比人快,散戶還沒反應過來,已經被高頻交易割了一刀。
還有去年初的“雪球爆倉”事件,很多投資者本以為低風險,結果市場大跌,結構型產品層層敲入,最終血本無歸。
這些工具本身不是惡意的,但在缺乏有效監管和適度節奏的背景下,很容易變成少數人收割多數人的利器。
這次易會滿被查,其實是中國股市試圖打翻身仗的一個信號,最近這一年多,上頭對搞好股市的態度非常堅決。
從去年2月吳清上任之后,IPO收緊、退市標準變嚴、量化交易被重點監控,一系列“硬措施”都是在重塑市場的生態,證監會也多次表態要真正保護投資者,尤其是中小股民。
信號再清晰不過:國家正在認真清理金融市場的水源,慢牛不是沒可能,但前提是得先把渾水抽干。
這條路還長,但總算看到了改變的決心。
當然了,環境好了,也不代表你閉著眼睛殺進股市就能賺錢。
中國大部分股民買股票,真的就是在“炒”,在投機。
可事實是,投機可能可以讓你賺一些塊錢,但長久下來,十有八九都是大虧離場。
投機這件事符合人性,因為投機很刺激,很有成就感,很有情緒價值,但別忘記了,你來這個市場是為了賺錢的,不是為了尋求刺激的。
要想持續獲取穩定的投資收益,必須提高認知。
做配置的,多研究宏觀;
做個股的,多研究公司財報和行業。
只有知道自己買的是啥,交易邏輯是什么,才能拿的住,抗住波動,應對變化,拿到結果!
最后,重要的事情說三遍,一定要用閑錢投資! 一定要用閑錢投資! 一定要用閑錢投資!
千萬不要孤注一擲,更不要加杠桿。滿倉滿融,你可以對無數次,但只要錯一次,就可能萬劫不復!
最后,股市即將成為新一輪經濟周期的蓄水池,這件事已經越來越清晰,祝進場的朋友都能提高認知、日進斗金、股市長虹,發發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