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決定國運的豪賭,不在閱兵場上。在這關鍵的檔口,可別再出一個吳三桂。
終于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閱兵的效果,難以置信的好。
眾所周知,外網死鴨子嘴最硬的,莫過于印度、越南和韓國(當然攪某棍還有土耳其,但他們離我們太遠)。而咱們這次的閱兵,讓這幾個嘴最硬的也軟了下來。
比如越南,又是應該承認(北方鄰居主張的)九段線,又是認為亞洲大家庭應該和睦和平,甚至連自家前一天的閱兵也拉出來,“比完之后只剩沮喪”
![]()
![]()
![]()
![]()
![]()
再比如印度,看到暴打自己的殲十只能當個拉煙的情緒組,道心破碎到開始PTSD莫臥兒人(中亞入侵者、導致了佛教在印度的毀滅)和英國人的時代了。不過印度在適應自己被打敗然后被奴役這事非常有經驗,歷史上發生了三次,他們就制造出四個種姓階級,如果再來一次的話,大不了再加一個種姓。反正是開放系統,非常方便。
![]()
![]()
嘴硬的民間已經打起白旗,官方更是直截了當。美國官媒《外交事務》雜志指出:中國的軍事實力事實上已經超過美國。澳大利亞前軍事情報高官也發文指出,現在不用討論西太平洋主導力量是誰了,博弈已經結束,美國事實上已經開始全面撤出。
![]()
![]()
不戰而屈人之兵,這次閱兵應該是圓滿達成了。二戰莫斯科閱兵,成為反法西斯戰爭轉折點,咱們九三閱兵沒機會當轉折點,直接絕了法西斯戰爭的念想。
但是,清醒一點說,真正的戰場,顯然不在閱兵場。
閱兵場上的官兵,需要國力來供養,閱兵場上的裝備,需要國力來更新。國力來源于經濟,經濟來源于科技,如果科技戰輸給美國,這一切都是曇花一現。
21世紀的科技戰的制高點,顯然只能是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這場真正能決定東西方爭霸的大決戰,現在進行到關鍵所在。
華爾街日報最近發表了一系列文章,指出整個人類世界的科技,特別是AI科技,正在分叉。
![]()
東西方已經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AI發展的路線。
分叉的一邊是美國的愿景:集中一切資源、資金、電力、人才,在硅谷和華爾街的協調助力下,將目前原始的AI能力推到極限,實現超越人類思維的通用人工智能(AGI)。
分叉的另一邊是東方的愿景:基于現有大語言模型,采用開源道路,優先考慮部署成本低且易于跨行業擴展的應用人工智能。通過“AI+”推動人工智能融入研究和產業,打造能夠提高效率且易于推廣的實用、低成本工具,2030年之前“全面賦能”經濟增長(也就是說押注2030年前不會產生通用人工智能)。
![]()
這兩種不同的愿景代表了一場利害攸關的正面交鋒。如果中國的策略錯誤,它可能會在21世紀最重要的技術領域遠遠落后于美國。
但若AGI仍是一個遙遠的夢想,那么中國將有望在充分利用現有AI技術方面搶占先機,領先于全球競爭對手,并將其應用推廣到世界各地。
這是史無前例的豪賭,賭贏的一方,將對敗者實現降維碾壓,一切人力、軍事、資源、地理、文化上的優勢或劣勢將一把抹平。贏家通吃,AI豪賭的勝利者將如同1945年碾碎廣島長崎兩座城市的美國一樣,成為不可挑戰的霸主。
![]()
這種分叉并非完全出于對技術的認知,而是很大程度上來自于東西方的資源稟賦。
美國在芯片、算力和創新力上有優勢。美國傳統的精英體制,讓二戰之后幾乎所有關鍵科技突破均來自于美國約一千萬人的科技精英階層之手。但去工業化導致美國越來越難以為這些科技創新找到應用場景,精英體制又受到民粹主義的強力侵蝕,難以為繼,只能依賴東方的“智力輸血”,以至于硅谷的AI圈子,懂漢語幾乎成了最重要能力之一。
![]()
![]()
這種情況下,用能夠超越人類思維的機器徹底革新科學、開辟全新的探究領域,并改造美國軍隊,可以將美國的領先徹底固化。
美國的AI發展,必須是速勝的閃電戰,依靠華人雇傭兵的AI爭霸戰,美國人拖不起。
而中國,雖然有絕對的智力優勢,但因為半導體工業的劣勢,導致算力天然落后,中文互聯網的“國情”,也導致可獲得的語料和數據量上遠弱于西方同行。再加上買辦和資本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現狀,要想在革命性技術突破上戰勝美國,短期內幾無可能。
![]()
![]()
![]()
![]()
這種情況下,農村包圍城市,從應用端包圍美國人就是唯一的解法。而中國人天然就長于應用,不管是一千年前的割圓術算圓周率,還是一千年后中國APP霸榜美國蘋果商店,務實是寫在漢人DNA里的特征,再加上強大工業和互聯網產業帶來的廣闊應用場景,搞應用的賽道是美國人難以匹敵的。
![]()
全球AI app排名,紅框為中國AI應用,前20名中占據12席。如果沒有美國長臂管轄限制,這個數字還會更高。
所以,中美這場決定未來百年國運的豪賭,核心就是AGI何時到來。
AGI在2030年之前到來,美國繼續稱霸一百年;否則寶座就要換人了。
現在看,這場豪賭的天平正在偏向東方。
華爾街日報根據AI技術發展曲線暗示,美國豪賭通用人工智能的曲線,在ChatGPT 5失敗之后,已經撞墻。中國的路線正在成功。
![]()
華爾街日報寫到:
“OpenAI備受期待的GPT-5于今年8月發布后,許多用戶感到失望。該公司最初曾將這一模型吹捧為通往AGI道路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OpenAI創始人阿爾特曼已承認該模型的推出過程中存在一些波折,此后也試圖給AGI的炒作降溫,并警告稱可能出現AI投資泡沫。” 華爾街日報
不光是華爾街日報,谷歌前CEO施密特最近在為《紐約時報》撰寫的一篇評論專欄中寫道:“目前尚不確定通用人工智能何時能夠實現。如果只專注于這個目標,我們的國家就可能會落后于中國——中國并不那么關心創造足以超越人類的強大AI,而是更專注于利用我們現有的技術”
![]()
而另外一邊,東方的算力短板正在日拱一卒,再疊加有司的窗口指導,買辦們的活動空間已經極大縮小。而應用端的優勢,依托開源大模型的科技基座,還在海外市場大殺特殺。
![]()
scaling law似乎真的撞上了嘆息之壁,決定人類命運的豪賭,似乎東風正在壓倒西風。
![]()
在這關鍵的檔口上,在這核心領域里,可別再出一個吳三桂。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擊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