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財(cái)神,咱們先想到的多半是中國的趙公明,要么是揣著金元寶的文財(cái)神,個個看著就喜慶又正派。可日本的財(cái)神惠比壽,那來歷能讓你驚掉下巴 —— 他是親兄妹神仙生的畸形兒,被親爹媽扔海里漂流,最后反倒成了管財(cái)運(yùn)的大神。這劇情比街坊鄰居嘮的狗血劇還曲折,今天咱就好好扒扒這事兒。
咱先聊聊惠比壽那對 “神仙爹媽”,在日本神話里那可是頂流 —— 伊邪那岐和伊邪那美,倆不僅是親兄妹,還是日本的 “創(chuàng)世第一祖”。傳說最早的時候,日本列島連影子都沒有,就這倆神站在天之浮橋上,伊邪那岐手里攥著根叫 “天沼矛” 的長矛,往底下混沌的水里一攪,再往上一提,矛尖滴下來的水落到海里,居然就堆出了日本第一個島,叫淤能碁呂島。
![]()
倆神一看:“喲,這法子管用!” 就琢磨著得造更多島、造人,把這地方弄熱鬧點(diǎn)。于是他倆搞了個 “結(jié)婚儀式”,規(guī)則是倆人站在島的兩端,伊邪那岐從左邊走,伊邪那美從右邊走,碰面時得男的先開口打招呼,才算吉利。結(jié)果倆人走著走著遇上了,伊邪那美嘴快,先蹦出一句:“哎呀,你這模樣真俊!”
伊邪那岐當(dāng)時就皺了眉:“壞了!規(guī)矩是我先開口,你一個女的先說話,這不吉利啊!” 可儀式都走完了,倆人也沒轍。沒過多久,伊邪那美就懷孕了,生下來的第一個孩子,卻是個沒手沒腳、跟團(tuán)軟乎乎肉丸子似的畸形兒。倆神給這孩子起名叫 “蛭子”,也就是后來的惠比壽。
擱現(xiàn)在咱知道,近親結(jié)婚容易出問題,可神話里沒這說法,倆神只覺得是儀式搞砸了才生了 “不祥之物”。畢竟他倆是創(chuàng)世神,生個畸形兒傳出去也沒面子,再加上怕這孩子影響后面造人造島,倆人商量來商量去,找了個蘆葦編的小船,把蛭子裹了點(diǎn)軟東西放上去,就這么讓他順著海水漂走了。說起來也挺狠心,但在當(dāng)時的神話邏輯里,他倆可能覺得這是 “糾正錯誤”—— 后來倆人重新走了遍儀式,伊邪那岐先開的口,果然生了正常的孩子,還造了日本其他的島。
![]()
咱再說說蛭子,這孩子命是真硬,蘆葦船在海上漂了不知道多久,居然沒沉,最后漂到了日本某個海邊。有人說他是被漁民撿回去的,也有人說他自己就這么頑強(qiáng)活下來了。別看他長得畸形,腦子卻特別靈光,還懂海水里的門道 —— 那時候漁民靠海吃海,最怕的就是打不著魚,蛭子卻能精準(zhǔn)指出哪片海魚多、什么時候漲潮撒網(wǎng)最合適。跟著他的漁民,每次都能滿船而歸,家里的米缸再也沒空過。
慢慢地,附近的人都知道了這個 “怪人” 的本事。不光捕魚,連種地的農(nóng)民、擺攤做小買賣的,只要對著蛭子許愿,要么莊稼豐收,要么生意興隆。大家越傳越神,覺得他不是普通人,是 “能帶來好日子的神”。后來有人覺得 “蛭子” 這名字不好聽,就給他改了個吉利的名兒叫 “惠比壽”,還給他塑了像 —— 現(xiàn)在你去日本看,惠比壽的雕像大多是胖乎乎的小孩樣,要么手里舉著魚竿,要么抱著條大鯛魚(鯛魚在日本是富貴的象征),腳下還踩著海浪,一看就跟大海和豐收沾邊。
![]()
更有意思的是,惠比壽雖然是被爹媽拋棄的 “苦孩子”,但他成了財(cái)神后,特別接地氣。別的神要么管天上的事,要么管打仗祈福,就他專門管老百姓的肚子和錢袋子。不管是開小飯館的、賣魚的,還是普通上班族,都愛拜他。新年的時候,日本不少家庭和商鋪都會擺上惠比壽的小雕像,再放條鯛魚,求新的一年能多賺點(diǎn)錢,日子過得踏實(shí)。
你說這事兒逗不逗?親兄妹神仙生的畸形兒,被扔了之后反倒成了最受老百姓喜歡的財(cái)神。其實(shí)日本神話里這種 “不按常理出牌” 的故事不少,但惠比壽的來歷最讓人覺得有意思 —— 他沒有顯赫的出身,甚至一開始被當(dāng)成 “不祥之物”,可憑著能幫人過上好日子的本事,硬生生活成了大神。這大概就是老百姓最樸素的想法:不管你以前咋樣,能帶來實(shí)在好處的,就是好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