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存儲芯片下手了。
8月30日,韓國媒體《亞洲經濟》發表文章稱,美國政府已決定撤銷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中國工廠的“已驗證最終用戶(VEU)”資格。從明年開始,兩家公司每批設備發貨都需要單獨獲得許可。
![]()
美國把豁免關掉,就是讓三星、SK海力士在中國沒法再用美國機器造高端芯片。根據市場追蹤機構Gartner的數據,全球前五大半導體設備公司占整個市場的70%以上的設備,大多為美國制造。
這一刀下去,兩家廠子不得不為每批運往中國的貨物尋求美國的批準,從而造成嚴重的延誤和效率低下,從而很可能導致減產,全球內存條價格肯定跟著跳。
![]()
美國為何盯上存儲芯片?這要從存儲芯片說起,存儲芯片有兩種,一種是NAND flash,又叫閃充,主要用在U盤、SD卡、移動硬盤上,另一類是DRAM動態隨機存儲,主要用在手機、電腦、服務器的內存里。
在2022年10月,美方就發布了嚴苛的出口管制新規,不僅規定了邏輯芯片的限制標準,還對存儲芯片DRAM和NAND進行了明確限制,但這些芯片是支撐三星、SK海力士利潤的核心業務,當時的制裁,導致這兩家公司在中國的利潤跌了90%,退出了工業皇冠的行列,其次,當時我們在生產內存存儲芯片與固態硬盤上取得了實質性突破!
因此,當時老美意識到,不能再制裁下去了,而是要圍繞取我們已經取得突破領域發動“價格戰”與“傾銷戰”。
因此,在2023年10月,美國政府作出了一項決定,就是無限期豁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向其在華工廠提供半導體設備,無需其它許可。
![]()
那么為何原本被無限期解禁的兩家公司,突然又被重新管制了呢?原因是AI芯片的競爭已經到了深水區,三星與SK海力士不僅在悶聲發大財,而且已有能力卡英偉達的脖子了。
根據美國Gartne公布2024年全球半導體廠商營收10強榜,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比2023年增長18%,達到了6260億美元,而三星憑借存儲芯片與設備的價格反彈,從英特爾手里奪回第一,英特爾原地踏步,增長僅1%。英偉達排名第三,收入增長84%,排名第三,SK海力士排名第四。可以看出,AI浪潮的紅利,三星吃的最多,其次是英偉達與SK海力士。
![]()
而三星一直在中國西安工廠生產 NAND 閃存,該工廠已投資260 億美元。這些工廠占三星全球 NAND 產量的 40%。
單從存儲芯片這一塊來看,2025 年第二季度,韓國存儲巨頭 SK 海力士以 21.8 萬億韓元的銷售額,首次超越長期占據榜首的三星電子,奪得全球存儲市場(含 DRAM 和 NAND)銷售額冠軍。
![]()
不僅是銷售猛增,三星SK海力士技術上也有能力卡英偉達的脖子。在芯片產業鏈上,如果說英偉達是寫菜譜的,臺積電是掌勺的,而韓國恰恰掌握著AI芯片最核心的食材,HBM內存,全稱高帶寬內存處理器,HBM內存就是DRAM大類里的高端細分產品,基本都用在AI領域,能滿足海量的數據處理需求,是AI芯片的心臟。
![]()
而全球能量產HBM內存的,只有韓國,光三星和SK海力士就壟斷了全球90%的市場,英偉達也得排隊進貨。在HBM領域,SK海力士比三星更厲害。不僅獨占9成高端市場,一度還是英偉達御用供應商。
因此,在AI芯片競爭進入到深水區,美國意識到三星SK海力士掌握著大殺器,尤其是SK海力士的HBM內存,與其他玩家拉開了差距,2023年以來,SK海力士的HBM3的價格已經上漲5倍多,隨著AI浪潮的爆發,對海量數據的運算需求越來越大,SK海力士站上了C位。
![]()
因此,當AI競爭走到今天,需要強悍的性能,普通的DDR內存滿足不了速度的要求,需要HBM內存。CK海力士與三星又開始在制裁中發揮作用了。
一旦美國這個文件生效,意味著三星西安NAND工廠、SK海力士無錫DRAM工廠以及大連NAND工廠將從明年1月起,未經許可不得進口美國制造的設備,每家工廠都將接受單獨的審批程序。
![]()
根據美國商務部的說法:“在允許維持現狀的同時,不允許擴大生產和技術升級。”這直接把他們在中國升級擴產的路給堵死了。
目前三星西安工廠以及SK海力士無錫和大連工廠的工藝流程比韓國總部落后一到兩代,關鍵戰略產品也集中在韓國國內和美國的生產線上。尤其是用于AI服務器的高帶寬存儲器(HBM),尚未在中國生產。
那么美國不讓三星與SK海力士升級或擴建半導體工廠,本質上它怕的就是三星與SK海力士把用于AI服務器的高帶寬存儲器(HBM)放到中國生產。因此,限制美國半導體設備,也能拖慢中國HBM研發上的進度,中國的生產基地可能會淪為低規格產品的固定生產基地,還能通過打壓三星與SK海力士,讓美國的美光從中受惠。
三星與SK海力士的銷售業績,都離不開中國市場。過去三星、SK海力士被限制之后,中國市場利潤大跌,后來被解禁后,其利潤營收暴漲,可以知道中國市場是這兩家廠商的基本盤。
美國的戰略很清楚,它怕中國AI崛起,一是不允許英偉達將先進的AI芯片賣給中國,二是鎖死中國先進制程與高端存儲芯片的發展,不準HBM這種存儲芯片,賣給中國。
在這個過程中,韓國公司卻成了夾心餅干,訂單大、設備斷,營收面臨重大壓力。
中國已在加速突圍芯片半導體。接下來,中國也會整合資源,集中力量辦大事,報道顯示,長江存儲正深化與本土工具制造商,如專門從事蝕刻設備的中微公司、專注于沉積和蝕刻設備的北方華創、沉積設備供應商拓荊科技的合作,都在加速替換外國設備。這可能提升本土公司在光刻膠、蝕刻機等領域的競爭力,甚至是成熟工藝的競爭力。
美國限制SK海力士與三星其實給我們提了一個醒,在半導體設備與存儲芯片尤其是HBM內存上,中國需要抓緊進一步發力。HBM 是先進 AI 芯片的關鍵存儲組件,約占芯片價值的一半,對 AI 模型訓練和芯片封裝至關重要。美國卡哪里,意味著中國需要在哪里突圍。
![]()
韓國急得團團轉,一邊安撫企業,一邊去美國求寬限。有技術沒有市場,手里有貨,賣不出去,那種難受可想而知。
這相當于給中國國產替代空出了市場,中國想要發展AI芯片,就必須研發出自己的高端HBM內存。HBM分好多代,HBM第一代此前已有廠商量產,但落后SK海力士、三星們兩代,畢竟對方已經發展到了HBM3/HBM3e了。
這意味著,中國在這個領域要抓緊進度。根據業內人士的說法,HBM本質是一種先進封裝,國產的HBM2e已有公司宣布量產,即便沒量產但也近了。HBM3以及以后的,目前在先進封裝與良率上還搞差點火候,這是SK海力士的核心領域,有3個挑戰:DRAM顆粒、邏輯die和先進封裝。
而國產的HBM供應鏈正在建立過程中,包括HBM Die的生產和配套的CoWoS封裝,技術上要突圍的是HBM 3e,這意味著國產HBM來到了由0到1的關鍵突破期,業內估計26年能有送樣,量產爬坡得再晚一年半載的。
我們需要相信中國半導體產業的韌性,美國能制裁中國芯片的環節不多了,AI芯片的競爭已經在中場,美國以限制中國為由損害盟友商業利益,將反噬自身,并加速非美生態壯大,并推動中國HBM內存突破進入快車道,我們拭目以待。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