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政策被裁定非法撕下特朗普最后的體面,他堅決上訴同時炮轟裁定將“徹底摧毀美國”,保守派占優勢的美最高法院成了特朗普最后的希望,面對來訪的波蘭新任總統,特朗普終于不再嘴硬,承認美國輸不起,一旦維持非法原判,美國將遭受極其嚴重的損失,發言飽含孤注一擲的意味,至此,勝負其實已經分出來了。
“我們達成了一項協議,他們要向我們支付近1萬億美元,并且他們心甘情愿這么做”,被特朗普主動點名的歐盟,隱隱已有反抗的意思,日前公布的歐美貿易協議聯合聲明,歐盟不僅接受15%關稅,還要在2028年之前采購7500億美元的美液化天然氣、石油以及核能產品,結合歐盟已承諾取消對美國工業產品關稅的行為。
![]()
面對美國,歐盟已經做出讓步,特朗普仍要步步緊逼,發話6000億美元的投資承諾若不及時兌現,美對歐盟加征的關稅將從15%上調到35%,同時還要限制美國高科技產品與芯片對歐洲的出口。
一方面,歐洲仍在退讓,選擇推遲對谷歌的處罰規定,早在2023年,歐盟就正式對谷歌提出指控,稱其涉嫌在廣告服務中偏袒自家業務、惡意打壓競爭對手,特朗普對此事不滿,關稅加征占比的上調也受此事件影響,因為這件事重要的不是罰款,而是觸及到了谷歌公司在線廣告投放業務的核心,關稅和限制出口威脅下,歐洲再一次選擇了妥協。
![]()
但在另一方面,歐盟已經開始發出不歡迎關稅的聲音,還稱要在全球范圍內建立更強大的貿易和工業伙伴關系,眼下的屈從不代表永遠的忍讓,歐洲的反抗意識對特朗普而言屬一大隱患。
再說印度,印俄在天津相談甚歡,似為彰顯自己上位者的角色,特朗普再就關稅對印度進行指責,結果如同拒絕和特朗普通話一樣,莫迪并未搭理,行為上的漠視宣告美歐迫使印俄冷淡的企圖失敗,訪華行收獲滿滿的印度面向特朗普多了幾分強硬,甚至不愿再配合特朗普在輿論上的表演,讓特朗普威脅加征的50%關稅失去了威懾力,也與美國劃清了界限,頻繁提及的“多向結盟”,明晰了莫迪在“端水”政策上的堅持,不會如特朗普所愿般站隊美國。
![]()
不得不說的還有巴西,與印度同樣的50%關稅直接讓美巴關系跌至200年來最低點,高關稅下,盧拉并沒有向美國妥協的意思,這既是對特朗普關稅政策的反抗,也是對特朗普試圖干涉巴西內政的不滿,巴西直接反制,要在特別峰會上討論美國加征關稅的問題。
討論雖還沒開始,特朗普卻已迎噩耗,他糟糕的關稅政策正在讓金磚國家意識到強化內部協調機制的緊迫性,也讓“去美元化、開展自主貿易”再次回到輿論中心。
![]()
顯然,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也影響了中美貿易關系,一場關稅反制證明了美國的色厲內荏,日前在華盛頓舉行的談判,中方代表與美舉行多次交流,但貿易想完全恢復還需要時間,特朗普眼下很大概率還在為大豆所苦惱,可造成這一切的元兇,都是糟糕的關稅政策。
身為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政策的制定中加注賭博的成分,自述想讓美國變得再次富有所以選擇走關稅這步險棋,卻忽視了富裕的背后是更大的貧窮,特朗普想用巨大損失影響美國對關稅政策的態度,他一遍遍強調美國輸不起,也單方面宣布眼下流入美國的資金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可這一切都是片面之詞。
![]()
最高法院的評定標準,不是關稅為美國帶來的好與壞,只是特朗普是否有這個權利,特朗普不計其數的強調,反倒證明他的心虛,他心里清楚,一旦維持裁定非法的判決,所有協議都將失效,因為不法而得到的損失全部都要“吐出來”,折騰成了竹籃打水。
更嚴重的是,美國因關稅得到的利好將全部喪失,甚至極有可能陷入財政崩潰,與此同時,因關稅遭受的負影響卻不會消弭,美國的大國影響力、美國的國際信譽都非短期就能挽回的存在,特朗普不愿承認,事實卻是關稅的杠桿早已失衡,若非深切知道恐怖的后果,一向驕傲的特朗普,怎么會對訪美的波蘭新任總統一遍遍強調美國輸不起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