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27 日,曾經是徽酒 “四朵金花” 之一的金種子酒交出了一份讓市場揪心的半年報:營收銳減近三成、凈利潤由盈轉虧超 7000 萬、股價跌超 15%……
這一系列陡降的數據,清晰勾勒出金種子酒當前面臨的嚴峻挑戰。而從更宏觀的視角看,在白酒行業整體進入存量競爭、市場加速分化的階段,其艱難處境并非孤例。
![]()
金種子酒的“失速”,不僅僅是一家區域名企的經營困境,更深刻折射出在強者恒強、品牌高度集中的格局下,許多區域性酒企共同面臨的生存焦慮與轉型壓力。
01
半年報 “亮紅燈”,營收利潤雙殺
翻開金種子酒 2025 年半年報,核心數據堪稱 “斷崖式下滑”。上半年營業收入 4.84 億元,較去年同期的 6.67 億元大幅縮水 27.47%,相當于直接少賺了近 2 億元;更刺眼的是凈利潤表現 —— 從去年同期盈利 1109.8 萬元,直接轉為虧損 7219.68 萬元,同比降幅高達 750% 以上。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虧損額更是擴大至 7752.45 萬元,同比跌幅飆升至 2226.38%,相當于每賺 1 元錢,就要虧掉 22 元。
![]()
分季度來看,二季度的業績更是 “雪上加霜”。單季度營業收入 1.88 億元,同比下降 24.2%;歸母凈利潤虧損 3327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655 萬元虧損額,擴大了 4 倍多;扣非后凈利潤虧損 3694 萬元,較去年同期的 1120 萬元虧損額,同樣擴大超 2 倍。這意味著,金種子酒不僅沒能在二季度實現 “止血”,反而陷入了 “越虧越多” 的惡性循環。
02
產品結構 “偏科” ,低端酒撐不起利潤
業績下滑的背后,是金種子酒長期 “積弱” 的產品結構問題。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僅高端酒實現微增,其余產品線全面淪陷。其中,高端酒營收 3727.85 萬元,同比僅增長 0.64%,幾乎等同于 “零增長”;中端酒營收 1.13 億元,同比下降 19.72%;而作為營收 “壓艙石” 的低端酒,表現最為慘淡 —— 營收 2.51 億元,同比大幅下滑 32.77%。
![]()
要知道,金種子酒超六成的收入依賴百元以下的低端酒,低端 + 中端酒貢獻了超九成營收。
但低端酒的 “軟肋” 早已暴露:2024 年年報顯示,其低端酒毛利率僅 36.45%,而省內同期古井貢酒、口子窖、迎駕貢酒的銷售毛利率均超過 70%。一邊是低端酒 “量價齊跌”,一邊是高端酒 “增長乏力”,金種子酒的產品結構,就像 “瘸腿的駱駝”,在消費升級的浪潮中步步維艱。
03
費用反向操作,錢沒花在刀刃上
更讓人費解的是,在營收大幅下滑的情況下,金種子酒的銷售費用卻 “逆勢上漲”。上半年銷售費用達 1.51 億元,同比增長 18.44%,其中廣告費 4687.11 萬元,較去年同期增加超 2700 萬元,促銷費用 2223.50 萬元,同比增加超 560 萬元。
![]()
常規來說,銷售費用的增加應對應營收的增長,但金種子酒卻陷入了 “越投錢越虧” 的怪圈。
對比來看,公司同期管理費用僅 0.33 億元,同比下降超 30%,理由是 “職工薪酬下降”—— 一邊縮減人員成本,一邊狂砸廣告費,這種 “拆東墻補西墻” 的操作,不僅沒能提振銷量,反而讓盈利壓力陡增。
有白酒行業分析師直言:“金種子酒的營銷投入,缺乏對消費場景的精準把控,也沒能和高端產品的品牌建設形成聯動,最終變成了‘無效投入’。”
04
華潤輸血, 為何難見成效?
就在半年報披露前一個月,金種子酒原總經理何秀俠突然辭職,由副總經理劉輔弼代行總經理職責。
據了解,何秀俠任職期間,曾是金種子酒與華潤系融合的 “關鍵人物”,主導提出了 “一體兩翼” 戰略(以馥合香為主體、種子系列和醉三秋為兩翼),并推動公司密集推新。如今戰略落地未滿兩年,管理層卻突然變動,難免讓市場對公司未來的戰略連貫性產生疑慮。
![]()
二級市場的表現更是直觀反映了投資者的信心不足。今年以來,金種子酒股價已跌超 15%,在 A 股白酒上市公司中排名倒數第二,僅好于因 “爆雷” 被 ST 的上海貴酒(*ST 巖石)。
2022 年之時,自華潤系入股金種子酒后,曾被市場寄予 “賦能區域酒企” 的厚望,但從 2022-2024 年累計虧損 4.7 億元,到 2025 年上半年繼續虧超 7000 萬,華潤的 “輸血” 似乎并未讓金種子酒擺脫困境。
05
區域酒企的“生存戰”該怎么打?
金種子酒的困境,并非個例。
隨著白酒行業進入 “馬太效應” 加劇的階段,頭部企業憑借品牌、渠道、資金優勢,不斷擠壓區域酒企的市場空間。數據顯示,2024 年白酒行業 CR5(頭部 5 家企業市場份額)已超過 50%,而區域酒企的市場份額持續萎縮,尤其是低端酒市場,不僅面臨頭部企業的下沉沖擊,還受到消費升級帶來的 “需求替代” 影響 —— 越來越多消費者寧愿選擇性價比更高的中端酒,也不愿購買低端酒。
![]()
對于金種子酒這類區域酒企而言,想要破局,僅靠 “換管理層”“砸廣告費” 遠遠不夠。
業內人士建議,首先要 “聚焦核心市場”,收縮非核心區域的投入,集中資源深耕安徽本土市場,避免 “撒胡椒面” 式的擴張;其次要 “加速產品升級”,放棄對低端酒的過度依賴,加大對馥合香等高端產品的研發和推廣,通過差異化的香型優勢,打造 “小而美” 的高端品牌形象;最后要 “重構渠道體系”,擁抱數字化營銷,加強與餐飲、婚宴等核心消費場景的綁定,提升渠道的精細化運營能力。
如今,劉輔弼代行總經理職責已滿月,金種子酒能否在新管理層的帶領下調整戰略、扭轉頹勢?華潤系未來是否會進一步加大 “輸血” 力度,或是調整對金種子酒的戰略布局?這些問題,不僅關系到金種子酒的 “生死存亡”,更將成為觀察區域酒企在行業分化中能否 “絕地反擊” 的關鍵樣本。
白酒行業的 “淘汰賽” 還在繼續,對于金種子酒來說,留給它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