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道9年,它成了中國距離世界巨頭——英偉達最近的公司,頂著“科創板AI第一股”的頭銜,股價超越茅臺,市值突破6000億,這就是近期再次被股市高度關注的寒武紀!
8月27日,寒武紀股價飆升至1464.98元,一度超越茅臺1456元,算上今年以來股價上漲幅度108%,一年內累計漲幅超過468%,3年時間更是漲超20倍,當股市認為寒武紀的股價高漲得益于AI突飛猛進的高速發展,是時代的助推之時,一份半年財報更是將它送上“寒王”的位置。原來高市值、高股價最大的底氣,是高業績,而寒武紀的造富神話, 背后是一場中國國產芯片從“追趕者”到“趕超者”角色的轉變,也是互聯網新技術下國產“逼宮”全球巨頭領跑的前奏。
股價一路飆升,新一輪的資本盛宴狂歡,寒武紀的神奇自然就倒成了AI賽道上最亮眼的明星。
![]()
“寒王”崛起到“寒光”綻放
很難想象,如果不是互聯網信息時代,如果不是科技改變了世界,一家成立僅有8年的公司,是怎么從當初一個中科院計算所的科技企業,一躍成為全球智能芯片領域的標桿,目標直至全球巨頭英偉達的。
2016年的3月,被稱為“中科天才”的陳天石、陳云霽兄弟,在中科院的支持下創立了寒武紀,盡管他們早在2010年就開始探索AI與芯片設計的交叉領域,但當時國內芯片市場普遍被以英偉達為代表的歐美企業壟斷,國內該市場屬于無人問津的“冷門”。
然而,天才的思維和前瞻性,絕不是普通人所能預料的。在全球的AI技術處于萌芽期,國內的該項技術也還是“真空”的時候,選擇這一領域,這不僅需要莫大的勇氣和不懈的研發投入,更需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市場的沖擊。尤其是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在剛處于發展初期的階段,面對未來可能出現的各種未知、當前所面臨的風險,都需要沉著應對。
當寒武紀第一款產品問世,借助華為成熟的體系和市場號召力,組成國內一個全新的IP,這也標志著一個全新技術的誕生,而這項空前的技術,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為企業打開新的商業模式。
一心只想搞研發的科技企業
在上市前的招股書中,寒武紀2017年-2019年研發投入累計達4.3億元,每一年超過1億元,占營收比例超過100%。可想而知,一家尚未實現盈利的公司,一心把主要精力投在搞研發上,這樣的故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關于夢想、創新和時代機遇的案例,在AI剛萌芽的時候,就已經在時代的前列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和位置;而在AI浪潮崛起的時代洪流中,一手創造了令人驚嘆的商業奇跡,從而上演了一場財富盛宴,一場見證科技變革的精彩大戲,這不僅是保持科研強度和實現盈利之間的平衡,也是考驗到研發不足技術落后、過度投入影響公司財務健康,從而陷入困境的尺度把握。
前有英特爾、AMD等傳統芯片在市場上處于絕對優勢的技術積累和大量的市場份額,后有不少芯片巨頭也在加大AI芯片研發投入,并且還有一些后來的企業“聞風而動”,正在奮起直追,國際上和國內所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這些年長期處于“搞研發、高投入、長期虧損”的狀態,此時的爆發來得正是時候,更是非常及時。
![]()
“國產算力第一把交椅”,對手只剩國際巨頭
處在最火爆的賽道,業績和股價、市值都在今年到達最高點,與之而來的不僅是倍受市場看好的產品“稀缺性”,更是資本對寒武紀這么多年精心布局后的“開花結果”,一波新的造富神話絕非人為炒作,而是國產AI芯片不再是追趕者,進階成為全球棋局中關鍵玩家的信號釋放。沒有硬核技術和足夠令人信服的數據,在高手如云的芯片行業,別說突圍,就是生存都是個巨大的難題。
寒武紀憑借獨特的優勢取得亮眼的成績,不僅公司的股價、市值、業績都是漲幅驚人,連創始人的身價也超過了1500億,這只能說在數據爆炸的時代,當初只顧著搞研發,終于有了性能強、功耗低、應用廣泛的王牌產品,成功被眾多頭部企業“哄搶”。隨著持續深化與大模型、互聯網等前沿頭部企業的技術合作,繼續保持領先,從現象級爆發到“國產算力第一把交椅”,可能接下來的對手,就只剩國際巨頭,未來的發展空間依然值得看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