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思如
民生多艱,當解倒懸之急——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民生之多艱,已經到了必須高度重視、切實解決的時候了。
一些磚家天天倡導老百姓要消費,這真是可笑。
老百姓怎么會不懂消費呢?只要有錢,誰不知道買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誰不知道去做個發型、買個包包、度個假?
當下的困境是: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費,是沒錢消費。
所以,讓老百姓有錢,是社會頭等大事。——這么簡單的道理,為什么有些磚家就是不明白?
而且,愛老百姓不是一句空話,而是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
老百姓的錢包:為什么越來越癟?
疫情三年,各行各業都受到了巨大沖擊。小店關門、企業裁員、就業困難...普通人的收入來源變得不穩定甚至中斷。
與此同時,生活成本卻在持續上漲。豬肉價格重回20元時代,蔬菜水果價格節節攀升,油價多次上調,就連早餐攤的煎餅果子也悄悄漲了價。
“工資不漲,物價飛漲,這日子怎么過?”這成了很多普通家庭的共同困惑。
住房、教育、醫療這“三座大山”依然沉重。房貸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補習班費用讓家長不堪重負,一場大病就可能讓一個家庭返貧。
刺激消費:為什么老百姓不敢花錢?
近年來,各級政府都在出臺政策刺激消費,發放消費券、提倡“夜經濟”、鼓勵汽車家電下鄉...但效果并不理想。
為什么?因為老百姓不是不想消費,而是不敢消費。
“一個月工資6000,房貸3000,孩子教育1500,基本生活開銷2000,已經是負增長了,哪還有錢消費?”
“不是不愿意消費,是實在沒有錢消費。有錢誰不知道享受生活?”
“不要說柴米油鹽醬醋茶,奢侈品包包歐萊雅他不會去往臉上涂啊,他都會干的呀。做頭發今天是做幾百塊的,你給他錢,那幾千塊的他都會去做的呀。”
這種普遍存在的“沒錢消費”和“不敢消費”的心態,背后是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憂和焦慮。
沒有穩定的收入預期,沒有完善的社會保障,老百姓只能捂緊錢袋子。
什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
什么是老百姓最需要的?實實在在的真金白銀。
一位下崗工人說:“我需要一份穩定的工作,能夠養家糊口”;
一位外賣騎手說:“我需要合理的單價和保障,不要無休止的壓價”;
一位年輕媽媽說:“我需要解決后顧之憂的托育服務,讓我能夠兼顧工作和家庭”。
網友們對此也有深刻的認識和急切的期盼:
“少點形式主義,多點真金白銀。別老是搞那些形象工程,多解決點實際問題。”
“減稅降費不要只針對企業,也要針對個人。個人所得稅起征點應該提高到10000元。”
“控制物價上漲比什么都重要。工資漲一百,物價漲兩百,等于沒漲。”
“醫療費用太高了。一場大病就能拖垮一個中產家庭。”
這些樸實的需求,背后都是對真金白銀的渴望。
解決就業,才是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
在當前經濟形勢下,什么是企業最大的社會責任?不是捐了多少錢,不是搞了多少慈善,而是提供了多少就業崗位,給了員工多好的待遇。
在這方面,京東的做法值得點贊。京東有40多萬員工,全部繳納五險一金,甚至還提出了“利潤不超過五個百分點”的理念。這才是真正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
外賣、快遞等行業雖然辛苦,但至少解決了大量就業問題。
說起外賣小哥,他們的工作強度真不是一般的大。他們不是走路,而是小跑,一路拿著手機看著他的路線圖。
這樣的工作強度,背后是為了什么?
如果背后沒有一個家庭,他們那么辛苦干嘛?所以,每個外賣小哥背后,都是一個需要養活的家庭。
政策反思:如何真正讓老百姓有錢?
讓老百姓有錢,需要從多個層面入手:
1,通過稅收、社保、轉移支付等手段,合理調節過高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比重,提高低收入群體收入。
2,支持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它們是吸納就業的主力軍。
3,減輕居民在教育、醫療、養老、住房等方面的負擔,讓老百姓敢于消費。
只有老百姓有錢了,才能消費;只有消費起來了,經濟才能循環;只有經濟循環了,企業才能生存;只有企業生存了,就業才能保障。
如此,整個循環才能做起來。
所以,讓老百姓有錢,確實應該是社會的頭等大事。這看似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卻需要巨大的決心去實現。
還是那句話:真金白銀,才是真愛!
想看更多?請移步知識星球。如何加入“思如哲思”的知識星球?
![]()
思如哲思
關注普通人的「生存處境」,思考更好的「人生出路」。作者思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