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吳先之
編輯| 王 潘
任何一次生產力變革,早期都會出現生產資料供不應求的情況。
鐵器時代早期,作為身份象征的鐵制品曾經歷稀缺到繁榮;蒸汽時代早期,英國海外市場擴大,很長一段時間蒸汽機都是“一機難求”的奢侈品。
作為內容生產力新范式的AIGC,也是如此。
對許多AI圖像和視頻內容創作者來說,他們長期面臨著工具復雜程度高、使用門檻高、創作容易變現難等多重考驗。種種因素使得圖片、視頻市場被少數從業者所主導,內容供給嚴重不足,龐大的市場潛能進而未能得到釋放。
8月29日,百度首屆 AIGC 未來創作聯賽頒獎儀式在京舉行。活動現場,百度APP正式推出“AI星河計劃”,將通過整合優質資源,提供流量支持、榮譽激勵與商業化合作機會,持續挖掘和培育AIGC創作者。
依托百度原本便有的強大分發能力與成熟內容生態,以及今年來不斷完善的AI基礎設施,再疊加AIGC大賽的推動,百度APP正在成為AIGC創作與分發最友好的平臺。
![]()
內容生產有了新的“水源地”
進入2025年,AIGC市場有了諸多新的變化。
大模型成本下降,AI工具使用門檻大大降低,普及率有了明顯提升。與此同時,細分場景亦在加速成熟,例如面向用戶的工具,如智能助手,或是面向生產力的AI生圖、生視頻,滲透率持續抬升。
但即便如此,國內AIGC市場受制于多種原因,仍然存在單點突破的現狀。比如在制作AI動畫時,如果角色動作、配音、分鏡缺乏系統整合,那么就需要投入大量人工反復調整。
上述問題普遍困擾著內容創作者,目前許多產品大多停留在工具層面根本不足以解決問題。他們需要深度嵌入到實際創作流程中,并且提供全面的內容生產能力。至少有兩個維度,一個是好用,所以需要更懂人;另一個是高效,因此需要系統化能力。
正是由于單一工具無法解決生產力問題,所以得由“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內容生產平臺挑起解決問題的重任。事實上過去幾年,以百度為代表的大廠已經在工具層面完成了積累。
早在大模型噴涌的2023年,百度APP便率先落地了AI創作六件套。包括從實時捕捉靈感的AI筆記,到生成分鐘級視頻的AI成片,完成了從無到有的AI化基建。
一年后,隨著多模態發展,百度APP上線了一系列工具,諸如AI發布器,引入特效、一鍵成片、盲盒玩法等玩法,提升創作效率、改善創作者體驗。經歷AI改造后,創作工具變得懂人,得以向更多場景延伸。
![]()
百家號優秀創作者@卓兒說 的主理人王京輝提到,此前制作歷史人物相關內容時,主要通過電影切片實現,生產周期長達一周以上,且將不同風格的電影切片聚攏為成片的效果也只能堪堪一用。使用百家號創作端工具,制作周期最長也不過一天,且經過調優后,能確保服飾、背景、動作上還原真實歷史細節。
從王京輝的敘述中可以看到一個細節,創作者更親睞內容平臺內的原生工具。
在上述需求推動下,今年度加創作工具實現了平臺能力的整合,整合之后能夠實現AI故事、AI劇本、AI動漫等多能力協作。
度加帶來另一個改變是,讓創作流程不再是反人性的線性過程,而是可以在腳本策劃-內容生產-后期優化環節無縫切換,讓創作變得更靈活。
工具層面,度加不僅集成了文字、圖片、視頻生成工具,也通過集成高光剪輯、數字人、聲音克隆、動漫視頻等從而能夠覆蓋到幾乎所有內容生產環節。
在實際創作中,度加還完成了操作層面的極簡化。由于預裝了自動化工作流,創作者從輸入靈感到生成完整視頻只需要通過幾個按鈕即可完成創作。而智能調度系統的存在,讓創作者無需分心技術原理、適應工具,只需要專注表達即可。
![]()
引水入海,多元生態
水滿則溢,當源頭滿溢之后,如何讓其流淌至有價值之處便是極為重要的事情。
對于內容生態而言,需要一座類似于都江堰的分流系統,將源頭之水分流到能夠產生更高價值的成都平原。
將內容分發給真正需要的人,內容的價值才能真正涌現。這個道理在AI時代之前就是內容平臺至關重要的事情。
因此,當百度APP將一系列AIGC工具整合為度加,為內容生產提供平臺能力的同時,還需要“疏浚”內容分發和流動的堵點。
搜索和內容生態,讓百度先天具有分發的廣度與準度之外,百度并不打算“大水漫灌”,百度APP發布的“AI星河計劃”實際上是一次精準灌溉。盡管優質內容的出現存在很大偶然性,但沒有人會否認,優質創作者生產優質內容的概率要比普通創作者高得多。
因此,在篩選的基礎上,建立起一個分級成長體系,遠比漫灌式補貼更有持續性。
據了解,AI星河計劃按照AI技術能力、內容創作水平等,將AI創作者分為星河領航員、星艦巡航官、星空探索者和星際實習生創作者四檔。并設置階梯式的成長路徑,從流量和商業上同時進行扶持。
以最頂端的星河領航員為例,平臺為之匹配了億級流量、百萬爆款,最高2000元/周的百+流量券,現金廣告分成也從最低的1.2倍大增至3倍。
上線“AI星河計劃”是百度APP對AI視頻創作社區的一次加碼。在此之前,百度APP已積累起一個涵蓋超創、優創、大學生的立體創作者生態,并取得了不錯成效。
例如超創代表@AI_Talk的作品《the homeless》播放量達到17萬+;優創代表@卓兒說 聚焦歷史領域內容,多條100w播放爆款作品,單月漲粉1.5萬;大學生代表@小Lin短片 的創作者是大四學生付齊林,其作品播放10萬+。

圖注:《和平視窗》@小Lin短片
數據顯示,通過創作經營AIGC內容,在粉絲量、站內分發、收入以及影響力方面創作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截止目前,百家號平臺已經有超過100名超創作者、優秀創作者2000+、大學生千名。
在技術與分發共同驅動下,百度APP今年出現了不少高質量的短故事內容。
@卓兒說依靠創作歷史領域內容,尤其是借助AIGC工具,以及嚴謹的歷史考據,制作了多部熱度很高作品。許多歷史人物經由他的制作,讓原本枯燥、晦澀的歷史記錄,能夠以視覺化、大眾化的方式所呈現。
對此,王京輝表示,“我覺得科幻是探索未知,歷史是重新發現已知的東西,AI在生成現實中不存在的東西是很有優勢,因為用它可以重構我們記憶中書本上存在的歷史場景,會有一種奇妙的穿越感、沉浸感。”
制作更為精良的內容,如短故事這類內容噴涌,直接拉動了百度APP AIGC生態的增長,百度APP AIGC也已成為推動短視頻平臺內容創作的新生力量。
![]()
內容“水源涵養”的繁榮
在環境治理中,為了保證未來世代都有足夠的水資源,有“水源涵養”一說。所謂水源涵養,指的是通過對降水進行截留、滲透、蓄積,并通過蒸發實現對水流、水循環的調控。
治內容如同治水,不僅要確保水源充沛,引流到能夠產生價值之所,還要確保整個水循環的持續性。
對于內容生產而言,水源涵養的重點便是人。
優質內容的背后歸根結底是聚攏有創意的人,放到百度APP,則是超創、優創、大學生所形成的立體創作者生態。
這一創作者生態由于AIGC的引入,很容易在需求和供給兩端形成飛輪效應。
需求側,年輕人群對新事物有著強烈好奇心,從來便是科幻、動漫、強感官題材的主要內容消費人群。與此同時,過去幾年我們可以看到,年輕人更容易上手、用好新的生產工具。

AIGC還帶來了另一個變化,度加這類具有平臺能力的生產系統降低了AIGC內容的生產門檻,使得內容消費者也可以是內容生產者。王京輝是一個典型代表,在大學時他便對歷史史籍和歷史視頻感興趣,而如今在AIGC加持下,他又成為了一位優質的內容生產者。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AIGC是百度APP給年輕人的一張明信片,也因為AIGC,年輕人得以重新認識百度APP。
微信號|TMTweb
公眾號|光子星球
別忘了掃碼關注我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