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國企反腐工作持續加強,多領域被列為整治重點。近期,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國有企業反腐敗工作作出新的部署,明確將聚焦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的重點部門和環節,推動反腐行動向縱深發展。
根據中央紀委四次全會工作報告,2025年反腐的重點領域包括金融、國有企業、能源、煙草、醫藥、高校、體育、開發區、工程建設及招標投標等。這些領域因涉及重大國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一旦發生腐敗,可能對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造成嚴重影響,因此被列入系統整治的范圍。
央國企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承擔著服務國家戰略、防范經濟金融風險等關鍵職能。其健康運行直接關系到國家經濟發展大局。當前,反腐工作不僅針對個人違紀違法問題,更強調從全局層面壓實責任,推動全鏈條、全周期治理。
在具體部署方面,紀檢監察機關突出“全周期管理”模式,致力于實現從發現問題、查處案件,到推動整改、完善制度的閉環管理。例如,無錫市紀委監委在實踐中強調多部門協同,聯合市委、審計、財政和國有資產監督管理等部門,形成監督合力,避免出現監管真空。
該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全鏈條壓責,建立跨部門聯合監督機制,明確各類主體在審批、審計、資金監管等環節的責任,防止責任虛化;二是全方位監督,緊盯重大決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項目安排和大額資金運作等關鍵環節,杜絕“一言堂”;三是全周期治理,案件辦結后仍通過提出監察建議、推動制度建設、開展警示教育等方式,實現查處一案、治理一域的效果。
![]()
本輪反腐特別注重對“責任鏈條”的追溯,即在查處個案的同時,對業務全流程中可能存在的失職、放任、監督不力等行為予以系統性追責。以下幾類業務領域被列為高風險范圍:
一是投資與資產管理,特別是境外投資、金融業務等,重點排查利益輸送、“影子公司”、違規融資及內幕交易等問題;
二是采購與招標,關注虛假招標、串通投標、虛報工程量、指定分包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受賄行為;
三是類金融業務,嚴查國企下屬金融機構違規放貸、內外勾結騙貸等行為;
四是資源審批,如能源、土地、煙草等領域的牌照審批與資源分配,排查是否存在尋租設租、高價采購、以次充好等問題;
五是通過“靠企吃企”新型方式實施的腐敗,例如“逃逸式辭職”(在職期間為未來謀利鋪路后離職)、“政商旋轉門”(在政府與企業之間轉換身份以牟取私利)、低價出售國有資產、在境外設立影子公司轉移資產等。
就責任人員而言,本輪反腐覆蓋多個層級,既包括主要領導干部,也涉及具體操作崗位和已離職人員,重點查處以下四類對象:
一是企業主要負責人和領導班子成員,如董事、總經理、黨委書記等,對其在決策、監督、家風等方面存在問題的予以嚴肅問責;
二是關鍵崗位人員,如財務、投資、采購等部門負責人,這些崗位直接經手資金和資源,腐敗風險較高;
三是已退休或離職人員,實施責任倒查機制,對其任職期間的問題繼續追究;
四是履行監管職責的單位及人員,如審計、國資監管部門等,對監管不力的行為實行“反向問責”。
需要明確的是,反腐敗的最終目標是保障企業健康發展、維護國家經濟安全。當前針對能源、金融、煙草、醫藥、工程建設等領域的反腐行動,以及倒查三年等制度設計,均旨在打破“退休即安全”的幻想,徹底清除腐敗存量、遏制增量。
此次反腐行動是對國有企業的一次全面“體檢”,通過剔除腐敗分子、堵塞制度漏洞、強化責任落實,進一步推動國企提質增效,真正發揮其在國民經濟中的支柱作用和壓艙石功能。反腐敗不僅是紀檢監察機關的任務,也關系到全社會共同利益。國企治理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減少資產流失和提高經營效率,最終惠及國家和人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