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品|達摩財經
8月27日,中信銀行(601998.SH)發布半年度報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中信銀行實現營業收入1057.62億元,對比上年同期有所下滑,降幅2.99%;實現歸母凈利潤364.78億元,同比上漲2.78%。截至6月30日,中信銀行總資產約9.86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42%。
截至公告日,上市股份行中僅中信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披露了2025年半年報。其中,浦發銀行的資產規模為9.65萬億元,與中信銀行資產規模最為接近。
浦發銀行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905.6億元,歸母凈利潤297.4億元,兩項指標較去年同期皆呈現增長,業績表現相對優于中信銀行。
值得注意的是,中信銀行明顯減少了信用減值損失的計提以平滑利潤表現。今年上半年,該行信用減值損失為295.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48.27億元,而2024年幾乎與2023年持平。
若不考慮計提減值影響,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的撥備前利潤為762.08億元,同比亦下降2.5%。
事實上,2024年,中信銀行的主基調堪稱穩健,經營發展特點主要體現在均衡性、穩健性、持續性。全年實現營業收入2136.46億元,凈利潤685.76億元,兩項指標“雙增”。但今年上半年,不管在營業收入還是凈利潤上都體現出了一定的壓力。
中信銀行今年在公司治理層面最為顯著的變化就是迎來了新行長的任職。今年2月,中信銀行的“老將”蘆葦被聘任為該行行長,4月21日,蘆葦的任職資格獲得監管核準。
蘆葦此前在中信銀行體系供職長達20多年,并在2021年升任中信銀行副行長。2022年,蘆葦調任中信信托先后擔任總經理、董事長,時隔兩年后又再次回歸中信銀行。本次的人事調整主要系中信系統內部補位調動,中信銀行原行長劉成已被調任中信建投擔任董事長。
截至6月末,中信銀行的凈息差為1.63%,比上年末的1.77%下降14個BP,這個下降幅度從過往來看相對較高。對此,蘆葦在業績會上表示,將繼續重視負債端的成本管理,輔之以資產結構優化,雙向發力穩定息差。
對于中信銀行未來的發展,蘆葦也明確表示,中信銀行已經摒棄了規模情結,更專注于效益和質量并重的增長。在具體業務方面,將縱深推進零售第一戰略。
零售風險總體可控
今年上半年,中信銀行繼續堅定實施“五個領先”銀行戰略,即領先的財富管理銀行、領先的綜合融資銀行、領先的交易結算銀行、領先的外匯服務銀行、領先的數字化銀行。
在零售銀行業務上,該行通過做大客戶基礎、做強產品驅動、做優渠道勢能和提升服務體驗,為客戶提供“金融+非金融”綜合服務。報告期末,該行個人客戶數 1.49 億戶,較上年末增長 2.30%。
但從近幾年來看,受制于房地產行業下行,居民消費信心不足等因素,各個大型銀行的零售業務普遍承壓。疊加金融科技沖擊加劇業務分流,個人信貸業務增長乏力。中信銀行也不例外。
報告期內,中信銀行零售銀行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04.85億元,同比下降6.9%。不過,可喜的是,零售銀行業務貢獻了55.95億元的稅前利潤,對比上年出現了翻倍式增長。
從不良率上看,中信銀行上半年公司貸款的不良率有所壓降,從去年末的1.27%降至1.14%。但個人貸款不良率從去年末的1.25%升至1.29%。
對于資產質量問題,中信銀行副行長胡罡表示,零售業務的不良問題,是近年來尤其是去年以來行業所面臨的共同問題。不過,今年上半年,該行進一步加大了零售業務的風險管控,并在產品結構、客戶結構等方面都進行了調整。
但總體來看,中信銀行資產質量保持了穩定,一是關鍵指標向好;二是前瞻性指標改善,財務資源消耗下降,核銷處置量下降;三是問題資產價值提升,清收回撥利潤增加。
展望下半年零售資產質量,胡罡表示,從前瞻指標來看,個貸不良+關注貸款、信用卡不良+關注貸款率都有所下降,個人消費貸和按揭相關的前瞻指標比年初都有下降,因此認為零售總體風險可控。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