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震醒了美國和西方國家的美夢。
他們突然發現,除了稀土,原來在更多關鍵金屬上,自己早已被中國牢牢掐住了咽喉。
![]()
從稀土到小金屬——中國的漸進式布局
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針對美國對華一系列打壓遏制行為,中方開始系統性反擊。
那時候,華盛頓的智庫專家們還在分析這只是"孤立事件"。
錯了,加強相關軍民兩用物項,對美國出口管制,鎵、鍺、銻等出口管制已超一年。
西方媒體開始嗅到不尋常的味道——這不是臨時措施,而是一場有計劃的戰略布局。
接著又公布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具體涉及仲鎢酸銨等25種稀有金屬產品及其技術。
![]()
這次不是幾種金屬,而是一口氣管制五大類25種產品。
從2023年的鎵鍺,到2024年的銻,再到2025年的鎢碲鉍鉬銦,中國的每一步都踩在西方的痛點上。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讓華盛頓坐不住了:中國鎢產量占全球80%,銦產量占70%,碲產量占75%。
三個數字,三把鎖,鎖住了美國的軍工、航天、半導體三大核心產業。
![]()
回頭看,從稀土到小金屬,中國走的是一條"溫水煮青蛙"的路線。
每次出手都不大,西方總以為還有回旋余地。
直到這次五種關鍵金屬同時被管制,他們才恍然大悟——原來棋局早已布好,現在只是收官而已。
![]()
工業血液的秘密——這些"小"金屬為何如此重要
鎢,3422℃,代表地球上熔點最高的金屬之一,在這個溫度下,鋼鐵早已化成氣體,而鎢依然堅如磐石。
美國的F-35戰斗機引擎內部,就有鎢制成的關鍵部件。
沒有鎢,這臺價值1億美元的發動機就是一堆廢鐵。
中國的鎢產量占到全球鎢產量的80%左右,這意味著美國軍工企業的生死線,掌握在中國手里。
![]()
銦,21世紀的戰略資源。
你手中的手機屏幕,每一個像素點背后都有銦的身影。
ITO靶材是制造液晶顯示器的核心材料,而這種材料70%的原料都是銦。
美國蘋果公司的iPhone生產線,韓國的三星顯示面板,全部要看中國銦的臉色。
![]()
鉬,高溫合金的脊梁骨,SpaceX的獵鷹火箭為什么能反復使用?
關鍵在于發動機內部的高溫合金部件,能夠承受住火箭重新點火時3000多度的高溫沖擊,而這些合金的核心添加劑,就是鉬。
碲是半導體產業的隱形冠軍。
特斯拉的太陽能電池板,為什么轉換效率能達到22%以上?秘密在于碲化鎘薄膜。
這種材料制成的太陽能電池,不僅效率高,而且成本低,是新能源革命的關鍵技術。
![]()
美國地質調查局的報告顯示,到2024年,中國將生產全球約四分之三的精煉碲。
鉍倒是看似不起眼的多面手。
從醫用造影劑到電子工業,從合金制造到核工業,鉍的應用領域遍布現代科技的每一個角落。
它是唯一一種對人體無害的重金屬,這讓它在醫療器械領域無法替代。
五種金屬,五把鑰匙,開啟現代工業文明的大門。
美國智庫的分析師們現在才明白,為什么中國選擇這五種金屬作為管制對象。
![]()
它們看似"小眾",實則"致命"。
沒有它們,現代軍事裝備就是展覽品,高科技產業就是空中樓閣。
而且這些金屬的替代品幾乎不存在。
鎢的硬度和高溫性能,目前沒有任何材料能夠完全替代。
銦的透明導電特性,是其他金屬無法復制的。
大自然給了中國這副好牌,現在中國終于決定要打出來了。
![]()
供應鏈的多米諾骨牌——西方的慌亂與無助
由于中國的鎢產量占到全球鎢產量的80%左右,中方的出口管制措施讓許多西方客戶感到震驚。
為確保美國及其盟友在國防、航空航天等關鍵領域的鎢供應,一些北美采礦企業正尋求擴大鎢礦的開采和加工業務。
路透社的調查報告揭露了一個更殘酷的現實:雖然鎢資源也分布在中國以外,航空航天和國防工業使用的某些鎢產品卻幾乎沒有非中國的替代品。
![]()
為什么?因為鎢的開采容易,加工困難。
把鎢礦石變成軍工級的鎢合金,需要幾十道精密工藝,每一道工藝都是技術門檻。
中國用了30年時間,才建立起完整的鎢產業鏈。
美國想要重建?至少需要10年時間,投資數百億美元。
![]()
時間,美國等不起。金錢,美國也未必舍得投。
西方媒體現在才開始反思:為什么我們把如此重要的供應鏈,完全交給了一個"潛在對手"?
答案很簡單:因為便宜,因為方便,因為中國企業從來不問你要這些金屬做什么。
現在好了,中國開始問了,而且不只是問,還要看你的用途,決定賣不賣給你。
![]()
大國博弈的新戰場——資源戰的深層邏輯
這是一場資源戰,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經國務院批準,決定對鎢、碲、鉍、鉬、銦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
官方表述很冷靜,背后的邏輯很清晰:你想用我的資源對付我?沒門。
每一次美國出手,中國都沒有立即反擊,而是在暗中布局,等待最佳時機。
目前進入國家出口管制清單的品種為鍺、銻、鎵、部分鎢和鎂制品等。
![]()
相較于2023年出臺的《對鎵、鍺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2024年11月新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兩用物項出口管制清單》來看,鍺和鎵的出口管制邊際上更緊。
這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中國的管制政策在不斷升級,而且越來越精準。
美國現在面臨三個選擇:
第一,妥協。在科技制裁等核心爭議上讓步,換取中國放松管制。
第二,尋找替代。從澳大利亞、加拿大、南美等地尋找新的供應源,但這需要大量時間和資金投入。
第三,硬扛。用戰略儲備支撐,同時加快技術研發,尋找替代材料。
從目前的反應看,美國選擇了第二和第三條路并行。
![]()
加拿大、澳大利亞的礦業公司股價暴漲,就是最好的證明,但問題是,即使找到了礦山,建立完整的產業鏈還需要10-15年時間。
而中國等得起這個時間嗎?答案是肯定的。
更深層的邏輯在于,這場資源戰改變了全球經濟的游戲規則。
過去是"市場決定一切",現在是"安全高于一切",過去是"效率優先",現在是"自主可控"。
中國用實際行動告訴世界:全球化不是單向的,產業鏈也不是不可逆的。
![]()
你可以限制我的芯片,我也可以限制你的原料。
你有你的高科技,我有我的資源牌。
最終,這場博弈的勝負不在于誰的技術更先進,而在于誰的耐心更持久,誰的產業鏈更完整,誰的戰略定力更強。
從目前的態勢看,中國已經占據了先手優勢。接下來,就看美國如何應對這場"陽謀"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