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位家長都期盼著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然而,當寶寶在某些方面的發育明顯落后于同齡孩子時,可能是發育遲緩的信號。早期發現、早期干預是關鍵!現整理了0-3歲寶寶發育遲緩的10個重要預警信號,幫助家長及時識別,為孩子贏得寶貴的干預時間。
![]()
![]()

婦幼健康科普
1
3個月不會逗笑,不追視移動物體
寶寶3個月大時,如果還不會在被逗引時笑出聲,或者不會注視人臉、不追視移動的人和物品,需要引起警惕。正常情況下,寶寶在2個月左右就會出現社會性微笑(即寶寶在與他人互動中產生的特定微笑)。
2
6個月不會翻身,不能伸手抓物
寶寶6個月大時,如果還不會翻身、不能伸手抓玩具,或者在大人扶坐時頭仍會向后仰,這可能是運動發育落后的信號。
3
8個月聽到聲音無應答,不會獨坐
寶寶8個月大時,如果聽到聲音無反應、名字無應答,或者不會獨坐、不會區分生人和熟人,這些都是需要關注的警示信號。
4
1歲不會爬行,不會揮手“再見”
寶寶1歲大時,如果還不會爬行、不會揮手表示“再見”或拍手表示“歡迎”,或者不會用拇指和食指捏小物品,建議及時進行發育評估。
5
1歲半不會獨走,不會叫“爸爸”“媽媽”
寶寶1歲半大時,如果還不會獨自行走、不會有意識地叫“爸爸”“媽媽”,或者不會按要求指人或物,這些都是重要的預警征象。
6
2歲不會說兩個詞組成的短語
寶寶2歲大時,如果還不會說兩個詞組成的簡單句子(如“媽媽抱抱”),詞匯量少于50個,或者不會跑、不會上樓梯,可能提示語言或運動發育遲緩。
7
2歲半不會示意大小便,興趣單一刻板
寶寶2歲半大時,如果還不會示意大小便、不會說2-3個字的短語,或者興趣單一刻板,需要家長特別關注。
8
3歲不會雙腳跳,不會說自己的名字
寶寶3歲大時,如果還不會雙腳跳、不會模仿畫圓、不會說自己的名字,或者不會玩簡單的假想游戲(如“拿棍當馬騎”),這些都是重要的發育警示信號。
9
社交互動差,缺乏眼神交流
如果寶寶與人無目光對視、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不會玩假裝游戲、對他人呼喚反應差,這些社交互動障礙可能提示發育問題。
10
出現能力倒退現象
如果寶寶原本已經掌握的技能(如說話、走路等)突然退步或消失,必須立即就醫,查明原因。
家長該怎么做?
1. 定期記錄孩子的發育里程碑。
2. 按時參加兒童保健體檢。
3. 創造豐富的語言和互動環境。
4. 發現異常及時到兒童保健科就診評估。
5. 遵醫囑進行科學干預和康復訓練。
溫馨提醒
每個寶寶的發育節奏不同,輕微的差異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現上述多個信號,特別是跨越不同發育領域時,建議及時尋求專業評估。發育遲緩越早干預效果越好,通過科學訓練,大多數孩子都能取得明顯進步。
一位帶孩子來評估的家長曾問醫生:“是不是我們太心急了?”
醫生回答:“重視不焦慮,關注不恐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早發現是為孩子爭取時間,而不是貼標簽。”
請把這篇文章轉發給身邊的家長,也許您的一次分享,就能改變一個孩子的成長軌跡!


本期科普專家
何慧
副主任醫師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心理沙盤指導師;兒童心理保健指導師;催眠師;兒童孤獨癥篩查干預省級師資;關愛兒童早期發展師資;嬰幼兒養育照護師資。曾到中山大學第三附屬醫院發育行為中心、貴陽市婦幼保健院心理科進修學習。
擅長自閉癥、多動癥、語言發育遲緩、學習困難、厭學等兒童發育行為問題及青少年兒童心理健康問題早期識別和干預。
擔任:中華醫學會兒科分會發育行為學組西部協作組第一屆委員;廣西優生優育協會婦女兒童心理健康促進分會副會長;廣西婦幼保健協會嬰幼兒養育照護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廣西優生優育協會嬰幼兒養育照護與托育機構指導分會常務理事;廣西婦幼保健協會兒童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梧州市醫學會兒童保健學分會副主任委員等。
梧州市婦幼保健院
為您的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駕護航!
文字:兒童保健科
圖片:梁曉妍
編輯:陳夢霞
審核:何慧、韋曉燕
終審:梁濤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