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號的各位朋友們,好久不見。
敲下這幾個字的時候,百感交集。翻看了咱們公號之前的文章,發現不知不覺間,我竟已缺席半年之久。首先要對一直惦念、耐心等待的老朋友們,道一聲最真誠的感謝和抱歉。
過去這段日子,我的生活按下了“暫停鍵”,全身心地陪伴老爸走過了一段特殊的生命歷程,之后自己也留出一段時間來調整。這段時光雖然艱難,卻也讓我對生活、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如今,一切正在慢慢步入新的軌道。在這段時間里,關于咱們的文章,我和羅羅姐其實聊過好幾次,但我始終沒調整好,沒做好開始的準備,羅羅姐也一直在等我。
這個暑假我沒給自己安排任務,就是收拾心情,今天重新坐回書桌前,開始梳理自己的思路,在電腦上敲擊文字,曾經那份與大家分享教育心得的熱情,只增不減。
這段特殊經歷,是生活給我的一份沉重但珍貴的禮物。我體會到了陪伴與守護的重量,也對“教育”的本質有了超越課堂的認知——關乎知識,更關乎生命本身的成長與韌性。
這些暫停與沉淀,都是為了更好地出發。從本周開始,我將努力找回原有的節奏,分享自己的教育心得,和大家多交流。
感謝你們還在。
復更的第一篇,我想結合自己的多重身份,聊聊大家都關心的“網課”話題。
作為一名教師,特殊時期也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十八線女主播,網課時我既在屏幕這端授課,也在觀察屏幕那端的孩子。作為一名小學生的媽媽,我既是大量網課的篩選者,也是孩子上課的陪伴者。我想從“教”與“陪”的雙重角度,和家長聊聊網課。
PART 1
網課的優勢極其明顯
01
時空靈活性。
我一直認為,網課的普及是促進教育平權最簡單的方式,它能打破地域限制,讓優質教育資源觸達每一個渴望學習的孩子。無論身處何地,只要有網絡,就有機會接觸到好的課程,這對于偏遠地區的學生來說,無疑是巨大的福音。
父親生病之前,我一直跟著“彩虹花”做線上公益課,都是各個學科的名師組建的團隊,帶著我們設計課程,每周固定時間連線偏遠山區的孩子,整班授課。這個過程中,不僅他們的學生可以接觸到好的課程,他們的老師在雙師課堂中做助教,也能學到更好的教育理念。
02
個性化學習。
網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我們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能力和進度選擇適合的課程,而且網課視頻可以反復觀看,隨時暫停或快進,這對于理解力稍弱或者需要鞏固知識點的學生來說都非常友好。他們可以隨時隨地回顧課程內容,直到完全掌握為止。
03
抽象概念變得更加直觀生動。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些抽象的概念,難以用傳統的教學方式來解釋清楚。然而,在網課的環境下,可以借助多媒體資源,將這些抽象的概念變得更加直觀生動。
在數學課上遇到幾何相關問題時,就可以通過動畫或者3D模型等進行展示,比如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的過程,通過老師的描述很難理解,而有了動畫就非常直觀了。
其它還有接送啊,遇到極端天氣等情況啊,網課都能給我們帶來很多便捷,但是,面對網課,孩子的確會遇到一些問題,需要我們父母給予他們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PART 2
網課帶來的挑戰與家長的應對策略
在享受網課帶來諸多便利的同時,我們也要正視它所帶來的一些挑戰,尤其是對孩子自主學習能力和家長陪伴質量的要求更高了。
01
選擇優質、適合孩子的網課。
網課的質量參差不齊,家長需要具備一定的篩選能力,為孩子選擇優質、適合的課程。同時,家長也要關注孩子的反饋,及時調整課程安排,確保學習效果。
和大家分享一個極端的例子,我的一個學生,家長給他選報了第一個網絡課程后,體會到了足不出戶上課的好處,便一發不可收拾的把各學科的課外班都調整為了網課,而老師在學校觀察到孩子的情況卻呈現出下降趨勢,聽講的習慣和注意力都越來越差。后來和家長溝通,發現問題所在,家長重新考評并減少網課數量,只留下了最需要且不可替代的課,其它都改為了線下課,孩子的狀態也隨之慢慢回升。
02
網課對孩子的自律性是極大考驗。
面對電子設備,沒有了傳統教室的約束和老師的直接監督,孩子很容易分心或拖延。同時上課環境就在家中,父母和孩子都難免會有隨意的心理。小學階段孩子上網課,家長要扮演好監督者和引導者的角色,切不可完全相信孩子。
我自己上網課期間,就遇到過連線某個學生,那邊會故意不開麥,然后評論區告訴我麥克出問題的情況,后來和家長聯系,才發現設備并無問題,只是不好好思考,欺騙老師的小伎倆而已。還親眼看到過一個同事的孩子,同時開兩個窗口,一個窗口播放著網課,另一個是聊天窗口,和同學聊著八卦,而老師的課成了他們的背景音。
因為我知道這個階段的孩子很難自律,所以萌萌上網課的時候我不管是否同他一起聽,都會盡量陪伴,但之前偶爾一次放松,就發現了她也在上課的同時和好朋友聊天的記錄。
所以,網課給我們家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學階段真的是要全程陪伴的,否則同樣的課程堅持上下來,有的孩子學會了知識,有的孩子學會了聊天。
大家也不用太有負擔,我們完全可以就在孩子旁邊坐下,看書、打字、完成工作等,無形的壓力就會給到孩子。
這里再插播一點,孩子上網課時,建議不要讓他穿睡衣,還是應該像對待常規課堂一樣穿正式衣服。我上網課期間就發現,穿睡衣的孩子,聽講狀態更松弛。
03
網課極易造成部分孩子學習深度不足。
網課往往缺乏傳統課堂中的即時互動和深度討論,即使直播課,老師因為不是和孩子面對面,觀察不到他表情變化和肢體動作的細節,也不能及時獲取和反饋孩子的狀態。雖然視頻中知識講解清晰,但孩子可能只是被動地接受信息,沒有足夠的機會去提問、思考和探討,這樣一來,他們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就可能停留在表面,難以達到深入理解的層次,時間長了,自己也會養成不深入思考的習慣。
直播課,家長還是要鼓勵孩子多發言參與討論,上麥機會有限的就在評論區多回復,也要關注其他同學的回答,形成思維的互動。孩子打字慢的話,可以口述家長幫忙輸入文字,不要做沉默的觀察者。
錄播課,在老師提出問題后,可以先暫停,留出時間思考,甚至在演草本上寫寫畫畫,有了答案再繼續,幫助孩子養成遇到問題先思考的習慣,而不是聽老師自問自答。
04
書面練習具有不可替代性。
書面練習不僅是知識鞏固的重要途徑,更是孩子形成良好書寫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的關鍵過程。在網課環境下,雖然電子作業便捷高效,但手寫練習的價值不容忽視。
現在網課的作業設計的確越來越方便,可以直接選擇或者在屏幕上圈圈畫畫,但看似便捷的背后,也剝奪了孩子部分書面練習的機會,甚至有些孩子喜歡上了這種答題方式,連演算的過程都要在平板上完成,拋棄了紙質演草本。
長期如此,他們的書寫能力、深入思考能力甚至考試時的獨立答題能力都可能會受到影響。網課期間,即使線上選擇答案,家長也要鼓勵孩子在演草本上清晰記錄過程。如果網課作業多以網絡形式呈現,家長也可以鼓勵孩子適當進行一些手寫練習,比如課后寫日記、隨堂做筆記等,以保持他們的書寫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
05
網課同樣需要家校溝通。
我始終認為最好的教育應該發生在人與人的溫度傳遞之中,孩子遇到困難時,老師輕拍他的肩膀;孩子取得進步時,老師臉上真誠的笑容;孩子眼神局促時,老師能給他一個肯定的眼神。
這些細微的動作和表情,都是線上課堂無法給予的,陪同孩子上課的家長此時就可以彌補老師角色的缺失,適時地給與表揚、肯定和鼓勵。
我們也應向對待線下課老師一樣,及時將孩子聽課的表現,課堂參與度,遇到的困難等及時反饋給老師,如發現孩子長期不參與回答、作業質量驟降等情況,及時與老師溝通,共同尋找原因和對策。
小學階段,網課應該是線下教育的補充而非替代,面對網課帶來的挑戰,家長不僅要扮演好孩子學習習慣的引導者、情感的支持者和溝通的協調者,更要成為孩子學習路上的引路人和伙伴,在這個過程中,家長的陪伴和理解至關重要。
![]()
這么多年,我推的網課很少,主要因為我家倆娃上的少。
火火除了疫情期間學校的線上課,就是雙減前上了一段時間的gogokid,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一節,后來外教課沒了,讓她每天中午刷一節步步閱讀,明顯沒直播課堅持的好。
小七因為想在國內用英語學知識,讓他感受英語啟蒙是有用的,就上了一段時間的新加坡數學。現在到了泰國上一年級(明年回國內上),國際學校已經是全英教學了,我就把新加坡數學給停了,從昨天起,開始有規律的上有道圍棋(之前讓他用錄播課,我自己就不重視,上兩節就停了,這次開學后時間規律了,就約了可以上直播課的時間)。每天放學后先戶外玩到吃晚飯,晚飯后讀讀書,上課或者自己練一會兒圍棋,然后就該睡覺了。
說真的,我覺得網課確實給學習提供了很大的便利,根據自己孩子的情況和時間選擇合適的課程,是可以彌補我們空間以及資源上的一些不足。但孩子的時間有限,他們還需要在現實生活建立人和人的真實鏈接,還需要有自由掌控的放空時間,所以我并不會用網課把他們的時間填滿。
小周老師今天給的提醒,比如不要讓孩子穿睡衣上課等等,對我特別有用。之前火火上課都是上學時間的中午,她穿的很周整,所以上課狀態也比較好;而小七可能因為年紀小,也可能因為常年秋衣秋褲不修邊幅,所以上課時總是過于松弛。反正精選后給孩子選的課程,并不會太多,如果孩子上,還沒養成非常好的學習習慣,家長就盡量陪著吧,省得花了錢還效果不好,浪費時間就得不償失了。
Read More
育兒干貨I好物分享I誠意滿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