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國的立國之戰,真實還原慘烈的"上甘嶺"戰役
![]()
這是一面布滿了381個彈孔的戰旗,曾經跟隨空降兵戰車方隊一起,經歷過建國70周年的大閱兵,它的背后是塵封了半個多世紀的那場驚天動地的鏖戰。
![]()
1952年秋,北緯38度20分,東經127度28分(38°20′0″N 127°28′0″E),朝鮮平康郡東南五圣山南麓,看見遠處那個小山包了嗎?那就是上甘嶺地區,山腳下曾經有一個叫做上甘嶺的小山村,已經在戰火中被夷為平地,彼時板門店談判已經陷入僵局,美軍妄圖通過五圣山地區的"攤牌行動"增加談判桌上的籌碼
![]()
10月11日,我44師87團3營在進攻391高地之前,派遣數百位戰士,趁夜色潛伏于敵軍陣地前沿,敵軍盲目投擲的燃燒彈引燃了,9連戰士邱少云身邊的茅草,直至壯烈犧牲他始終沒吭一聲,紋絲不動,為全營在半小時內攻克391高地全殲守敵創造了必要條件。
![]()
1952年10月14日5時44分,美軍開炮,歷時43天的上甘嶺惡戰拉開了帷幕,這一天美軍動用了320余門重炮、百余門輕型火炮、30余輛坦克和77架次戰斗轟炸機,共向我軍控制的兩個高地發射上百萬發炮彈,233枚炸彈,一時間地動山搖,537.7高地北山每秒鐘要承受6發炮彈的轟擊,1米多深的掩體瞬間夷為平地。
![]()
我軍兩個連面對著敵人20多個營的兵力,頑強抵擋住3次沖鋒,最后一次沖鋒時,僅剩四處負傷的孫子明和幾位戰士,他用盡最后力氣拉響手榴彈,與沖上來的敵人同歸于盡,成為上甘嶺戰役中以身殉國,與敵同歸于盡的第一人,時年23歲,家鄉江蘇高郵袁家村改名為"子明村"。
![]()
為了搶修597.9高地被炸斷的電話線,戰士牛保才左腿不幸被敵軍炮彈彈片打斷,血流如注,他忍著巨痛,拼盡最后的力氣爬到斷線的地點,用嘴咬住一個線頭,又用一只手拉住另一個線頭,讓電流通過自己的身體接通線路,用生命為部隊換取了寶貴的3分鐘通訊聯絡時間,直至壯烈犧牲。
![]()
2號陣地,雙腿被炸斷的2排長孫占元,雙腿被炸斷,在彈藥用盡后,拉響最后一顆手雷滾入敵群,和敵人同歸于盡,時年27歲,為了紀念他,家鄉三弓水村改為占元村。
![]()
粟振林 在身負重傷的情況下,拉響手榴彈滾入南朝鮮敵群,慷慨赴死,犧牲于537.7北山2號陣地,時年21歲,河南林州市林縣南關村南關街,改名為"振林街"。
激戰第一天,志愿軍傷亡500余人,美第31團也經歷了該團兩年來最黑暗的一天,不到24小時的時間,傷411人,亡33人,遠遠超過"攤派計劃"傷亡200人的預估,而這血腥的一天,僅僅是個開始。
5月15日美軍臨陣換將加強攻勢,戰場狹窄,敵我雙方只能以連、排甚至班為單位,逐次投入戰場廝殺,戰況異常慘烈,戰至18日,我軍兩高地表面陣地第一次全部丟失。
![]()
19日晚,我軍集結6個連的兵力,在44門重炮和一個團的喀秋莎火箭炮的火力支援下,開始突擊收復高地,在收復597.9高地的戰斗中,134團8連被美軍一個堅固堡壘擋住攻勢,兩次爆破均告失敗,最終身負重傷的機槍手賴發均,用最后一顆手雷與堡壘同歸于盡,年僅21歲。
![]()
在進攻主峰3號陣地的時候,美軍一個位置刁鉆的地堡封鎖了所有靠近的道路,8連戰士龍世昌左腿被齊膝炸斷,忍著劇痛爬向地堡,把拉著火的爆破筒從射擊孔杵了進去,剛要離開,地堡內的美軍拼命將爆破筒推了出來,龍世昌用胸膛死命抵住爆破筒,獻出了年僅19歲的生命。
![]()
135團6連收復0號陣地時,戰士黃繼光用手雷將敵方堡壘炸塌一半,但殘留敵人仍在瘋狂射擊,黃繼光拖著負傷的殘軀,撲向射擊孔,擋住了敵機槍射手的視界,用寶貴的生命打開了6連沖鋒的通道,犧牲時年僅21歲。
![]()
5月20日,6連排長葛洪臣帶領戰士連續擊退敵人6次進攻,激戰中他腹部受了重傷,腸子流了出來,但他硬是把流出的腸子又塞進腹內,用紗布簡單包扎后繼續投入戰斗,最子彈打光,終寡不敵眾,他拉響手雷撲入敵群,犧牲于537.7高地北山,時年24歲。
截至20日9時,雙方反復爭奪高地,志愿軍45師4000人,能戰斗的只剩下三四百人,全師已經拿不出一個完整建制的營了,美軍也承受了數千人傷亡的重大代價,"攤牌作戰"行動早已經從預想中的小戰斗逐漸演變成血腥的絞肉機,此后志愿軍轉入坑道作戰。
坑道內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首先就是缺水,美軍炮火封鎖下,水無法運送至坑道,戰士們拿著餅干和饅頭卻因為沒有唾液分泌而無法下咽,更慘的是傷員,由于藥品缺乏,很多傷員只能眼睜睜看著傷口潰爛發炎,有的傷員甚至咬著床單活活疼死,由于人員密集,通風不暢,坑道內缺乏氧氣,煤油燈、蠟燭都點不著。充斥著硫磺、汗臭、煙草、屎尿、血污、傷口腐臭等混合在一起的污濁氣味,戰士們的意志被折磨到了極限。
后方不惜一切代價的運輸部隊也損失慘重,僅倒在炮火封鎖線上的運輸人員就有1700多人,然而送入坑道的物資卻微乎其微。
![]()
10月25日,134團派了一個40多人的排往597.9高地2號坑道運送物資,這個排在途中傷亡殆盡,最終只有1包水果糖、1包砂糖、1條香煙、幾十個饅頭、20個手雷和幾根爆破筒到達坑道,《一個蘋果》的故事就發生在這個階段。
![]()
電影《上甘嶺》中王蘭的原型,名叫王清珍,原空降兵部隊衛生處副處長,年僅17歲的她負責護理坑道中的20多名重傷員,一位腹部中彈的戰士無法排出小便,即使插上導尿管也無濟于事,王清珍只得用嘴去吸導尿管,哪怕中彈負傷都沒有哼一聲的漢字,此時流淚不止,他緊緊握住王清珍的手說:"好妹妹,我一輩子忘不了你呀!"
![]()
坑道部隊的堅守,給我軍后方爭取了足夠的時間,大批軍用物資火速運往前線,精神飽滿的部隊正在集結,一場即將席卷兩個小小高地的暴風雨正在醞釀。
10月30日晚,準備充分的志愿軍開始了決定性的大反攻,22門喀秋莎火箭炮在8秒鐘內打出352發火箭彈,榴彈炮又對目標進行5分鐘急襲,597.9高地上敵軍的工事已經被毀掉65%,反擊部隊隨著炮火的掩護,配合坑道部隊,向高地發動了總攻,敵我雙方在高地上展開廝殺,高地上濃煙彌漫,火光沖天,槍聲、炮聲、手雷和爆破筒的爆炸聲混成一片,間或是白刃戰時士兵們的怒吼、骨頭被劈斷的聲音和陣亡者臨死前的慘叫聲。
![]()
截至31日,597.7高地重回我軍之手。
11月1日敵人開始拼命反撲,在這一天,敵軍共發射炮彈12萬發,進行了23次營、連規模的沖鋒,都被我軍擊退。開戰以來我軍第一次在白晝完全守住了所有表面陣地。
11月2日,美軍精銳空降187團加入戰斗,志愿軍付出了極高的戰損比,但仍堅守住了陣地。
11月3日,志愿軍陣地遭受到了僅次于開戰第一天的炮火壓制,美第八集團軍司令官范弗利,下令48門8英寸(203毫米)榴彈炮和36門155毫米榴彈炮集中,向我軍炮兵陣地和高地上的步兵陣地開火,剎那間地動山搖,天崩地裂,155毫米榴彈炮一發下去就是半個籃球場那么大的彈坑,而203毫米榴彈炮炮彈威力更大,一發下去一堵兩人多高的巖壁就化為齏粉,這樣的重炮炮彈,美軍就像不要錢一樣,在7天時間里打出去了近兩萬發。
![]()
在這樣高強度的炮擊面前,志愿軍傷亡慘重隨手抓一把陣地上的土,就能數出了數十粒金屬碎屑,一截不到一米的斷樹干上就有上百個彈頭和炮彈片,一面不到2平方米的紅旗上留下了381個彈孔。
炮擊之下,往往整個坑道內的戰士全部都被震死,在接下來的戰斗中,志愿軍用血肉之軀在守衛陣地,而在戰役最艱難的時刻,45師師長崔建功曾說過:"打剩一個連,我去當連長,打剩一個班,我去當班長。"
15軍參戰的27個連隊里,有16個被多次打光重建,連級干部傷亡率達65%以上,班長、副班長傷亡率達100%。,也就是說,上甘嶺參戰的班長和副班長,非死即傷,無一例外。
其中最英雄的部隊,是15軍45師134團8連,原本不到200人的連隊,多次打光重建,累計陣亡接近1000人,陣亡率接近500%,要知道在現代化的部隊中,傷亡率達到23%時,還具有戰斗欲望的人已經不足一半了,在傷亡率超過30%的時候,整支部隊基本已經失去了作戰能力。
美國軍法規定,傷亡超過1/3的軍隊即可投降,而中國的這支鐵軍,承受著500%的死亡率,卻始終在一線頑強戰斗,無一人退卻。
高地上到處都是幾尺深的虛土,普通手榴彈扔出去落地之后只能聽到噗的一聲悶響,彈片都飛不起來,有個機槍手想找塊瓷實的地方架機槍都找不到,情急之下只好拖過一具烈士的遺體支上槍就打,打完之后才看清楚,于是抱著烈士遺體大哭。
高地上所有的機槍槍管都打紅了,正副射手輪流往上澆尿都澆不過來,廝殺之慘烈,與敵同歸于盡已經成為一種常規作戰手段,能統計到姓名的與敵人同歸于盡的烈士就有39位,無名烈士更是不計其數。
直至11月25日,這場持續了43天的鏖戰才以守方中國人民志愿軍的勝利而結束,短短兩個月時間,在這片3.7平方公里的彈丸之地,雙方投入戰斗的總兵力則為約11萬人,美軍共向陣地傾瀉炮彈190余萬發,炸彈5000余枚。
陣地山頭被削低兩米,敵我反復爭奪陣地達59次,我軍擊退敵人900多次沖鋒,雙方合計至少1萬人戰死在這里,平均每天有約170人死去,上甘嶺戰役的勝利,徹底粉碎了敵人的"金化攻勢",重新回到談判桌前,這場戰役打出了國威軍威,已經成為中國人心中最巍峨的精神豐碑。
它向全世界宣布,只要有中國軍人駐守的領土,一寸你也休想奪去。
今天,兩國再一次走在了歷史的交匯點,面對種種挑釁,中國人只有一句話:要戰便戰!
祖輩是怎么贏你們的
后輩們就能怎樣再贏你們一次!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