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80篇原創筆記
前言
李嘉誠曾提到經營哲學:
“利可共而不可獨。”
看似指商業,實則道盡職場和人性的真相。
年過40,我見過無數“聰明人”,為了獨占三寸之功,斷送了三尺之路。
究其本質,無論生意也好,做人也罷,身處群體之中,最忌諱的莫過于:“吃獨食”。
01 搶來的永遠不是自己的
曾讀過一段發人深省的話:
“才不可露盡,情不可用盡,財不可發盡,福不可享盡。”
我覺得,在職場可以加一句:“功不可占盡。”
尤其是將團隊功勞美化成個人主導,把集體利益修飾成獨占鰲頭的“掠奪者”,即使一時得逞,也早已暴露短視的苗頭。
心理學界早有定論:習慣搶占他人功勞的人,本質是源自于內心的不安。越是能力不足,越試圖用虛假光環填補。
如果只想踩著他人肩膀往上攀爬,腳底下的支撐,注定會變成流沙。
畢竟,貪婪永遠是人性的。搶占的也不僅是功勞,更是信任的基石,合作的基礎。
毒瘤
職場博弈更不是零和游戲,搶來的功勞,終究不會真正屬于自己。
02 分出去的功勞,是鋪出來的路
幾年前,單位一次慶功宴上,主角感慨:“這份功勞,離不開領導的有力指導。”
坐我身旁的同事小聲嘀咕:“馬屁精,真會裝。”
平心而論,他的吐槽無可厚非,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立場的權利。
只是,身處群體之中,如果什么好處都讓一個人占了,別人又憑什么來幫你?
更何況,當一個人做出成績時,功勞自然有上級、團隊一份,用言語表態展現格局,又不會影響自身利益。
功勞越大,越只需要抓住核心利益。想要一口獨吞,這不是豪情萬丈,而是傻氣沖天。將更多人,尤其是上級囊括其中,職場路才能越走越寬。
《道德經》有言:“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
正告訴我們:長遠來看,學會分享功勞,才是最高明的“占便宜”。
03 不吃獨食,不代表放棄護食
工作了20年,如果問我,職場哪種領導最受歡迎?
我的答案一定是:“護犢子”。因為和他們共事,永遠不用擔心被摘桃子。
而對我們來說,修煉“不吃獨食”這種智慧,并不代表必須放棄“護食”這種本能,只需注意這幾點:
明確貢獻占比。如果無法制定規則,就用全程可視化的記錄,實時更新上報反饋,讓貢獻占比毫無爭議,也讓搶功者無從插手。
設定預期底線。當功勞較大,或參與者眾多的時候,明確設定自己的預期底線,達到目標后,剩余的皆可有可無。
專注擴大范圍。職場蛋糕永遠有限,該爭的必須要爭。但有操刀資格時,與其為自己切大塊,不如合力把蛋糕做更大。
曾國藩說過:“話不說盡有余地,事不做盡有余路。”
護食,但不吃獨食,是立足職場,理解人性的最高級投資。
寫在最后
職場這座舞臺上,當香檳開啟時,最動人的場景從來不是一人獨攬鮮花。
真正的勝局,是每個人酒杯里都泛起喜悅的漣漪。
獨食的宴席,終究無滋無味;
共舉的酒杯,才得銘感五內。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