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導彈炸穿烏能源命脈,特朗普卻要割地求和?歐洲這次徹底怒了!
直到現在,我才明白,為什么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會當著全世界的面,痛斥某些國家“把烏克蘭端上菜單”。就在昨天凌晨,俄羅斯對烏克蘭波爾塔瓦州的能源設施發動了大規模襲擊,270架無人機和10枚導彈如暴雨般砸下,直接癱瘓了烏克蘭的天然氣運輸系統。而更讓人震驚的是,就在同一天,美國前總統特朗普被曝出私下支持俄羅斯吞并頓巴斯,甚至要求烏克蘭放棄尚未被俄軍占領的領土!這場戰爭打了三年多,如今美俄兩大強權竟開始“分蛋糕”,而烏克蘭的命運,似乎正被推向深淵。
![]()
![]()
導彈炸穿能源命脈,俄軍攻勢再升級
8月19日凌晨,烏克蘭的天空被爆炸聲撕裂。俄軍此次襲擊的目標極其明確——波爾塔瓦州的能源樞紐,這里是烏克蘭天然氣輸送的核心節點。一旦癱瘓,不僅烏克蘭國內供暖、電力將受重創,甚至可能影響歐洲的能源供應。烏軍拼死攔截,擊落了230架無人機和6枚導彈,但仍有兩枚“伊斯坎德爾-M”彈道導彈突破防線,精準命中目標。俄國防部則宣稱,他們擊落了23架試圖反擊的烏克蘭無人機。這場攻防戰,雙方都在賭上最后的籌碼。
而在地面戰場上,頓涅茨克地區的紅軍城(烏方稱波克羅夫斯克)已成為絞肉機。俄軍不惜代價猛攻,試圖在美俄談判前奪取更多土地。一位前線烏軍指揮官透露:“俄軍完全不計傷亡,他們要用尸體堆出一條通往談判桌的路。”
特朗普被曝“割地求和”,烏克蘭憲法成最后防線
就在俄軍狂轟濫炸的同一天,歐洲媒體曝出一則爆炸性消息:特朗普支持俄羅斯完全控制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并同意俄方在赫爾松、扎波羅熱“凍結戰線”。這意味著,烏克蘭將永久失去20%的領土,包括尚未被俄軍占領的頓巴斯地區。更諷刺的是,特朗普的團隊甚至提出,用烏克蘭的稀土和黑海港口收益來“補償”美國的援助。
澤連斯基的反應極其強硬:“烏克蘭憲法禁止割讓領土,這是底線!”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也緊急表態,強調“國際邊界不容武力改變”。但問題是,特朗普根本不在乎這些。他的邏輯很簡單:“土地換和平,這是最快結束戰爭的辦法。” 而普京則趁機加碼,要求烏克蘭恢復俄語的官方地位,并保障俄羅斯東正教會的特權。
歐洲的憤怒與無奈:我們又被賣了?
歐洲這次是真的急了。德國總理默茨、法國總統馬克龍連夜召開緊急會議,強調“烏克蘭必須坐在談判桌上”。但現實很殘酷——特朗普和普京的阿拉斯加峰會,壓根沒邀請歐洲人。一位歐盟高官私下抱怨:“我們就像19世紀被列強瓜分的弱國,連上桌的資格都沒有。”
更讓歐洲人寒心的是,特朗普甚至威脅切斷對烏援助,逼澤連斯基妥協。而烏克蘭國內已出現分裂聲音:一部分人認為“再打下去只會亡國”,另一部分則誓言“戰至最后一寸土”。這場戰爭,早已不再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對抗,而是美俄歐三方博弈的修羅場。![]()
歷史的輪回:弱國無外交?
回看過去三年,烏克蘭的遭遇堪稱現代版《悲慘世界》。美國一邊軍援烏克蘭,一邊暗中與俄羅斯談條件;歐洲高喊“捍衛主權”,卻連自己的能源命脈都被捏在別人手里;而俄羅斯,則用導彈和領土要求,一步步將烏克蘭逼入絕境。澤連斯基的堅持,或許是他最后的尊嚴,但在強權的餐桌上,弱者的聲音往往被淹沒。
如今,全世界都在等待阿拉斯加的那場會談。是戰是和?烏克蘭的命運,究竟誰說了算?唯一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戰爭的結局,必將改寫未來的國際秩序。而烏克蘭,或許只是第一個犧牲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