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帆出海 作者丨子墨
近些年,不少大公司都將AI面試融入了人才招聘中,通過算法分析候選人的語言邏輯、面部表情等內容,對其進行初步篩選,以此來提升招聘的整體效率。
而如今,AI不僅僅再是“評估者”,同時也反向成為了輔助“面試者”。借助AI聊天機器人,求職者可以在面試過程中對一些專業性問題應對更加自然,還可以在面試之前與AI進行模擬對話訓練,讓自己的表達更加流暢。
由此可見,在面試場景中,AI不再是單向地用作人員篩選,而是成為了招聘者和求職者雙向的服務工具。這種轉變也催生了一類新型的AI面試助手APP,為求職者提供個性化的面試指導,致力于在實際面試過程中提升競爭力。
OfferGoose就是這樣一款國產的AI面試“教練”,點點數據顯示,應用上線于2024年8月,同年10月登上菲律賓教育免費榜Top1,在當地評分高達4.9。至今一年的時間里,應用也從東南亞走向了歐美,在美國、加拿大等地也收獲了不少用戶。
當AI成為輔助面試“神器”,真的能讓求職者Offer拿到手軟嗎?
![]()
打通全流程,面試也能“模擬押題”
在當前招聘環境下,線上面試已成為企業和求職者快速進行雙向選擇的工具。作為企業用人的初篩環節,它主要能夠考察候選人的專業能力和基礎素養,同時也為求職者提供了便捷高效的應聘渠道。這種面試形式的廣泛應用,為AI輔助面試的落地提供了基礎實踐場景。
基于此,OfferGoose不僅能像AI聊天機器人一樣,在線上面試過程中,實時提供答案參考,還打通了面試前、中、后期的全鏈路,推出了前期模擬和后期的復盤功能,形成一個完整的面試流程閉環。
模擬面試是OfferGoose的主打功能之一。通過與AI面試官的沉浸式對話,讓求職者提前進入面試狀態,避免在實際面試時陷入緊張情緒。用戶在使用時需要先填寫崗位信息,或是直接將崗位JD直接截圖讓AI進行智能識別,再上傳個人簡歷,經過AI分析并匹配與崗位的契合度后,可以生成“押題”。
而有“押題”,就會有答案。OfferGoose的模擬面試深度還原了真實線上面試并同時使用該應用的場景,不僅給出了問題,還給出了相應的回答,用戶只需對照著文字答案復述即可。另外,還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在模擬階段設置AI面試官的性格特點、問題偏好、語言及屏幕字體大小等內容。
在實際面試過程中,OfferGoose會先讓用戶讀一段文字收錄聲音,以此與面試官聲音進行區分,并能夠根據面試官的提問,實時生成答案,并標出關鍵詞,幫助求職者回答地更專業、更全面。據其官方數據顯示,目前應用已經接入了Zoom、Google Meet等多款國際化平臺。
![]()
在每場面試結束后,OfferGoose會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深度復盤,包括整體回顧、問題分析等等,并為面試的自信度、專業度、回答相關性、面試互動性及表達流暢度五個方面進行評估,用可視化的方式,讓用戶看到自己的優缺點,以便更好地進步。
總體來看,OfferGoose通過“模擬面試-實時輔助-深度復盤”的全流程服務,為求職者打造了一位專業、高效的“AI面試教練”。對于求職者來說,AI輔助顯著降低了面試的準備門檻,特別是能夠通過模擬面試的押題,提前熟悉可能的面試重點,加之實時回答輔助應對臨場挑戰,讓原本充滿不確定性的面試過程變得具有一定“掌控感”,在候選人中脫穎而出。
痛點問題凸顯,AI面試真的靠譜嗎?
OfferGoose之所以在菲律賓受到追捧,可能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菲律賓是全球最大的業務流程外包中心之一,尤其是英文客服崗位競爭十分激烈。求職者可以借助AI提供的標準化答案框架,重新梳理語言邏輯和表述方式,從而得到歐美等本土公司的青睞;另一方面,菲律賓的一些基礎崗位供大于求,企業的可篩選空間較大,求職者往往需要經過多輪面試,AI輔助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求職者提升競爭力。
不過,對于菲律賓用戶來說,OfferGoose的定價并不低。點點數據顯示,應用按照面試時長進行收費,30分鐘500比索(折合人民幣約63元)。而一場線上面試往往就需要30分鐘甚至更長,如果進行多場面試的話,花費會更高。
![]()
(OfferGoose定價,圖源:點點數據)
數據顯示,2024年菲律賓平均工資535800比索/年(折合人民幣約6.7萬元/年),整體工資水平并不算高,人們對承擔像OfferGoose一類AI輔助面試工具的價格,還是有些“吃力”的,因此應用想要進行長期持續的商業化,還需不斷開辟更廣闊的市場。
而從用戶反饋來看,OfferGoose也并非“無懈可擊”。比如行業痛點問題之一回答延時,也就是所謂的AI思考時間。面試考察求職者的一大重點,往往在于臨場的應變能力,特別是對于一些尖銳問題,而在AI根據面試官提問實時輸出答案過程中,通常需要幾秒鐘的反應時間。
OfferGoose則需要等到面試官提問完成后AI才開始思考,雖然輸出內容速度控制在1秒,但從提問完成到用戶反應時間也要在2秒左右甚至更長。這種短暫的間隔雖不影響回答的質量,但在高度互動的面試場景中,仍可能引起面試官的細微察覺。
另一大痛點問題在于,OfferGoose一類AI輔助面試工具有時語音識別會混亂,AI會將用戶與面試官的聲音混淆,進而導致輸出答案不連貫或被打斷。
由此可見,在面試場景下,無論對于企業還是求職者,AI都只是輔助,不能是依賴,雙方都需要加以“人”的判斷和思考。由于當前AI仍然主要適用于初期的線上面試環節,而后續關鍵的線下面試,仍需依靠雙方面對面的深入交流來做出最終選擇。
對求職者而言,AI確實在前期準備階段降低了求職門檻,但后續的線下面試表現仍需依靠個人能力;反之對于企業而言,在逐步擴大AI面試應用范圍的同時,也要認識到候選人同樣可能借助AI輔助作答。無論是將AI輔助視為合理準備還是潛在風險,最終都需要通過人工面試來驗證候選人的真實水平。人與AI技術的協同,才是未來招聘過程中更合理的平衡點。
AI面試輔助工具通過智能化手段,有效降低了求職者的面試壓力,同時也提升了線上招聘的效率和標準化程度。盡管目前在交互體驗和語義理解準確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局限,但這些瓶頸也正是行業未來需要突破的重點。可以預見的是,隨著技術的進步,傳統招聘模式會逐漸發生變革,AI會越來越多地承擔初期篩選工作,而后續關鍵的線下面試環節仍然需要真人來雙向把關。這種既能發揮機器的效率優勢,又能保留真人面試的靈活性和判斷力的“AI初選+人工終面”的組合模式,或將會成為未來招聘的發展方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