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特殊時期,一切變化的背后,都有鮮為人知的經濟邏輯。
日前,空置已久的吾悅廣場1號門(西北門)的“門神”鋪位,終于迎來了新的商家——阿維塔。
1號門是吾悅廣場人流量最大的大門之一,該“門神”鋪位曾開過奈雪的茶、周四晚等多個熱門茶飲品牌,但自周四晚撤出后,空置了好幾個月。
如今,接手該“門神”鋪位的,既非知名零售品牌,也非熱門茶飲品牌,而是新能源汽車品牌。
![]()
新入駐的阿維塔門店(1號門左側)
目前,在吾悅廣場1樓,新能源汽車門店,多達9家(含華為智能生活館、小米之家,不含中庭臨展),且鋪位大多靠近幾個大門。
![]()
吾悅廣場1樓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
![]()
吾悅廣場1樓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
![]()
吾悅廣場1樓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
![]()
吾悅廣場1樓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
![]()
吾悅廣場1樓部分新能源汽車品牌
不僅僅是吾悅廣場,市區其他商業綜合體,同樣如此。
濱江萬象城從開業伊始,1樓就有大量新能源汽車品牌。經過一年半以上的調整,如今1樓的新能源汽車品牌依舊多達12家,另外B1層還有1家,一共13家(含華為智能生活館、小米之家,不含中庭臨展)。
由于濱江萬象城1樓仍有大量空鋪,在實際營業的商家中,新能源汽車占比超過了四分之一,成為其1樓的一大業態主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濱江萬象城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與吾悅廣場類似,濱江萬象城1樓的新能源汽車品牌,同樣靠近幾個大門。
在其2號門(北門),兩座“門神”都有新能源汽車。
![]()
濱江萬象城2號門兩座“門神”
印象城MEGA的1樓,仍以輕奢、運動、國際美妝等為主題,新能源汽車品牌相對少些,僅4家(不含中庭臨展)。
不過,2號門(西北門)、3號門(東南門)的“門神”,在其他品牌撤出后,新入駐的也是新能源汽車品牌。
![]()
印象城MEGA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印象城MEGA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印象城MEGA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
印象城MEGA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另外,1-2樓的華為智能生活館正在裝修,從規模看,對照其他商業綜合體,今后有新能源汽車的概率也不小。
![]()
正在裝修的華為智能生活館
可以看出,新能源汽車已成為不少商業綜合體重要業態。
02
眾所周知,一座商業綜合體1樓的品牌,尤其是“門神”非常關鍵,是其重要的形象展示面,很大程度上代表著一座商場的檔次。
當大量新能源汽車品牌進駐商業綜合體,還占據著“門神”位置,難道意味著新能源汽車能提升一座商業綜合體的形象與檔次?
恰恰相反,1樓大面積新能源汽車品牌,是這些商業綜合體的無奈之舉。
要知道,除個別熱門品牌新車剛發布時外,在平時多數時間里,新能源汽車并不能帶來多少客流,反而是新能源汽車在借助商業綜合體的客流。
正如此前,位于瑞安的原新湖廣場,曾轉型為一站式汽車主題館,最終失敗。
像空鋪、新能源汽車品牌較多的濱江萬象城,1樓在缺乏活動時,人氣同樣不高,與B1層反差巨大,還影響了2樓的人氣,形成“上下熱、中間冷”的人氣斷層局面。
![]()
空鋪與新能源汽車臨展
既然商業綜合體1樓是其重要的形象展示面,自然要引進檔次更高的品牌,但為什么這些商業綜合體,還是如此積極引進新能源汽車品牌呢?
關鍵原因在于,這些年經濟下行、消費降級,高檔、奢侈品牌大多都出于收縮狀態,不斷撤出一些商業綜合體,甚至撤出一些城市。
在此情況下,商業綜合體想招引高檔品牌,難度越來越大,奢侈品牌就更不要想了。
比如,濱江萬象城1樓不僅沒有重奢,連輕奢都很少,招引高端品牌一波三折。
開業初期,這里曾掛著CERRUTI1881的圍擋,后來圍擋也撤掉了,該品牌并沒有入駐。
![]()
濱江萬象城曾經的CERRUTI1881圍擋
1樓還有多個名表品牌圍擋,從開業初期懸掛至今,超過1年半時間,仍未投入營業,甚至看不出裝修痕跡。
結合此前CERRUTI1881等案例看,這些掛了那么久圍擋的名表品牌,今后到底是否會真的入駐,也是未知數。
![]()
圍擋懸掛已久卻未開業的名表品牌
![]()
圍擋懸掛已久卻未開業的名表品牌
![]()
圍擋懸掛已久卻未開業的名表品牌
但是,若1樓招引大量普通品牌,造成檔次下滑,又會對商場形象造成嚴重傷害,且扭轉難度極大。
現在新能源汽車正好處在擴張周期,檔次不算低,附加條件沒那么多,還能在賬面上帶來巨大的銷售額。
![]()
空鋪與新能源汽車臨展
同時,一些新能源汽車品牌,在裝修等方面往往不會下大血本,品牌調整時相對方便,一定程度上可視作臨時性商家。一旦能引進更理想的品牌,新能源汽車品牌隨時可能被替換。
03
一般情況下,1樓尤其是幾個大門附近,是一座商業綜合體人流較大的地方。然而,這看似是常識的事,如今竟也發生了變化。
在溫州,這些商業綜合體基本都是孤立布局,并未形成現代化商圈。同時,不少商業綜合體周邊成熟度不足,甚至有些荒涼,街頭沒有多少人流。
更何況,溫州沒有地鐵,軌道交通不發達,消費者前往商業綜合體高度依賴私家車。
當私家車開進地下室,消費者要么乘坐扶梯前往B1層,要么乘坐直梯前往高樓層,從1樓大門步行進來的消費者越來越少。
![]()
B1層前往1樓的扶梯人氣
當消費者從其他樓層來到1樓,動線往往從中心位置的主中庭出發,向周圍擴散。
![]()
主中庭舉辦活動時的人氣
靠近大門的區域,反而成了邊緣地帶,人氣不佳。
![]()
同一時間大門附近的人氣
甚至在有些商業綜合體,靠近大門的區域,根本不在消費者的視線范圍內,淪為角落。
![]()
主動線上看不到大門
當消費者的動線邏輯出現重大轉變,“門神”自然不吃香了,反而不如主中庭、扶梯旁的鋪位。
正如濱江萬象城,開業至今已超過一年半時間,4號門旁曾掛上Tea’Stone圍擋又撤下的“門神”鋪位,至今依舊空置。
![]()
4號門旁的空鋪
![]()
4號門旁的空鋪
還有5050購物中心的北入口“門神”,甚至曾招引“塔詩汀”這樣的山寨品牌,后來也閉店了。
![]()
5050曾經的“塔詩汀”
而部分商業綜合體的設計,也令步行消費者體驗感不佳,最終影響了街區活力。
比如,濱江萬象城、吾悅廣場,在其最重要的正面,設置了停車場出入口,且車道很長,難以實現人車分流,對消費者的步行動線造成了嚴重破壞。
(相關內容:《遺憾!市區兩大商業綜合體留下敗筆!還帶來一系列大問題!》,點擊左側鏈接查看)
既然步行不友好,消費者自然不會走這里過,人流下滑、商鋪價值受損也在情理之中。
![]()
濱江萬象城、吾悅廣場被車行道影響的入口
![]()
濱江萬象城、吾悅廣場被車行道影響的入口
比如濱江萬象城還在此設計了通往2樓的扶梯,原計劃引導人流從戶外上2樓,以提升2樓的商鋪價值。
然而,在人車不分流、步行不友好的情況下,并沒有多少消費者在此上2樓。
原先2樓入口處的ROIIN用心、御牛道兩家餐廳,相繼關閉了,其中原ROIIN用心的鋪位都空置快半年了,目前都無新商家入駐。
![]()
濱江萬象城2樓入口的空鋪
![]()
濱江萬象城2樓入口的空鋪
畢竟從2樓的動線看,這里既然幾乎沒人流,自然難以發揮入口作用,再加上一根柱子遮擋,反而成了動線、視線范圍之外的角落。
![]()
不在動線上、被柱子擋住的2樓入口
![]()
不在動線上、被柱子擋住的2樓入口
曾經,為了將人流引導至這個淪為角落的入口,濱江萬象城方面特地在這根柱子上做了指示牌。
而如今,這些品牌都撤了,撤出時間最長的都快半年了,指示牌依舊沒撤掉。可見,就連綜合體運營方都不太注意這個“角落”。
![]()
柱子上至今沒撤掉的指示牌
04
商業綜合體大面積招引新能源汽車,并非僅僅發生在溫州,全國各地都如此。但是,當“門神”都淪為新能源汽車品牌,還是能反映出一些問題。
當前,盡管新能源汽車還在擴張,但洗牌已經開始,近兩年已有多個品牌倒下。
當這些品牌倒下,商業綜合體里的新能源汽車門店也會突然閉店。這樣的案例,在溫州及其他城市都曾上演。
今后,新能源汽車品牌,很可能不會像現在那么多。
到時候,若經濟尚未復蘇低迷,商業綜合體1樓又該招引哪些業態?
![]()
吾悅廣場Tim's撤出后的空鋪
就溫州而言,這些商業綜合體及周邊街區的步行友好,有待繼續提升。
比如,從印象城MEGA到世紀廣場,需要一座跨錦江路的天橋,而非像現在這樣繞路。
同樣地,從濱江萬象城到甌江濱水景觀帶,也需要一座跨甌江路的天橋。本來這座天橋規劃中就有,但至今都沒有落地,今后如果建成,有望激活濱江萬象城2樓入口。
當然,這些僅靠商業綜合體方面做不到,需有關部門的協助。
接下來,若濱江萬象城東側的鹿角灣地塊,能進行商業開發,與濱江萬象城、K11 Select共同形成一座現代化商圈,濱江萬象城4號門(東南門)、1號門(東北門)的人流也有望增加。
![]()
濱江萬象城1號門
至于地鐵,短期內獲批難度較大,但建設中的軌道交通S3線,在南白象的萬象城旁,設了溫州中學站,且并非與萬象城B1層或2樓直接連接。
![]()
建設中的S3線溫州中學站
屆時,靠近軌道交通S3線溫州中學站的萬象城3號門(東北門),人流有望增加。
![]()
萬象城3號門
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