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汽車崛起的強大壓力之下,奔馳在中國市場終于有點抗不住了,開始大幅降價,其中奔馳A級汽車最低報價降到了12萬左右,甚至有些價格幾乎腰斬,想以此來挽回在中國市場的頹勢。
![]()
本以為這樣可以“涅槃重生”,但卻事與愿違,奔馳2025年上半年業績慘淡,營收同比下滑8.6%,稅后凈利潤同比下滑55.8%。在這樣一個不利的背景之下,上海、杭州、唐山等國內多地奔馳4S店出現關門潮。
![]()
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要知道,它可是“奔馳”呀,那可是世界豪車的NO.1、曾經的汽車霸主呀,很多中產階級以擁有一輛奔馳汽車而感到“自豪”,這樣一個強大的品牌,怎么就變成現在這個“慘樣”?
![]()
其實真的不難理解,還是應了那句話:世界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奔馳可能“老”了,反應速度變慢了。
試問:當下全球汽車的大勢是什么?沒錯,就是電動新能源汽車。可惜,奔馳反應真的是太慢了。中國電動新能源汽車早在2008年左右就起步了,2016年到2020年是爆發增長期,現在中國品牌的電動汽車占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量的60%左右。
![]()
而奔馳呢,雖然2010年就曾經研發過新能源汽車,但一直沒敢量產,后來看到中國電動汽車和特斯拉的成功,才敢在2019年試著量產,正式推出自己的電動汽車。但始終不太如意,企業收入依然靠油車。一步慢,步步慢,現在是電車時代,在中國汽車強大攻勢之下,漸漸有點力不從心了。
二:豪華車用戶口味發生變化。
現在的汽車用戶的口味變了,尤其是中國市場的豪華車用戶,已經從“品牌至上”開始轉向“體驗至上”,以前買車首先看的是“品牌”,品牌影響力越大,越受歡迎。
![]()
但現在不同了,汽車科技已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汽車“軟硬協同”的智能化已然成為大勢所趨,智能駕駛汽車已經成為當代用戶的“追捧明星”。
![]()
奔馳那樣老掉牙的燃油汽車品牌,已然入不了他們的眼了。尤其是華為智駕造就的中國智駕體系,已然成為了耀眼明星,早就把奔馳遠遠甩在了身后。
三:陷入降價的“惡性循環”。
本來適當地降降價,也是一個很好的提高銷量的手段,但是如果頻繁地降價,那就很可能導致“惡性循環”,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
奔馳在中國汽車強大價格競爭之下,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降價。你頻繁降價,很多消費者就可能持觀望態度、暫時不買,等你降價更低,最終形成“越降價越不買”的現象。
![]()
經銷商也是頭痛,不降價吧,銷量上不去;降價吧,用戶又等你價格降得更低,銷量還是上不去;最終入不敷出,用戶不斷流失,處于持續虧損狀態,不關門還能怎么辦?
總之,奔馳門店的“關門潮”并不讓人意外,這是奔馳經營理念和外在因素所造成的必然結果,是無法避免的。如果奔馳還繼續這樣“倚老賣老”下去,等待它的可能就是第二個諾基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