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的中華文化中,唐宋詩詞對世人的影響那是無與倫比的,即便跨越了千年的時光,它依然是那樣的魅力非凡。
因為這些詩詞不僅承載了古人的智慧與情感,更以其獨特的韻味,影響了后世無數人的心靈。
正是因為這樣的重大影響,使得它對佛道兩教也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在唐宋兩代,詩壇上出現了無數的詩僧。
![]()
這些詩僧把他們對人生的理解,融合進佛道之中,創作出無數飽含哲理的詩詞,傳遞著他們對生命、宇宙的深刻感悟。
在眾多詩僧里面,唐朝的寒山是非常有名的一位傳奇高僧。據史書記載,寒山在文學領域的造詣極深,對唐代的文學有很大的影響。
到了元代,寒山的詩作已遠播朝鮮、日本等國,并被譯成英語、法語及日語等多種語言。
五四運動時,胡適曾寫了一部《白話文學史》。在這部《白話文學史》中,寒山成了唐代最有影響力的三大白話詩人之一。
到了二十世紀,寒山的詩作傳入了歐美等國,在美國還被“垮掉的一代”視為精神偶像。而在西方,寒山更是曾一度風靡了整個歐洲。
寒山的詩詞,大多與他的經歷有關。他一生云游四海,看慣了人世滄桑、悲歡離合,更是看盡了世人的蠅營狗茍、爭名奪利,貪戀榮華。
![]()
所以,在這被物欲填滿了的人世間,在這到處都有被名利所傷害的人的世間,寒山看到很多人都充滿了無盡的痛苦與哀傷,遂揮毫寫下《詩三百三首》。
詩三百三首 其八十五
唐·寒山
多少般數人,百計求名利。
心貪覓榮華,經營圖富貴。
心未片時歇,奔突如煙氣。
家眷實團圓,一呼百諾至。
不過七十年,冰消瓦解置。
死了萬事休,誰人承后嗣。
水浸泥彈丸,方知無意智。
詩人及背景
寒山自號寒山子,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家境優渥,生活無憂。而寒山本人,從小便天賦極高,在文學領域更是有著別人難以企及的領悟能力。
然而,盡管寒山天賦異稟,在后來的科舉考試中他卻屢屢碰壁,而緣由竟是因為唐代“身材豐偉、言詞辨正、書法遒美、文理優良”的選官標準。
![]()
這四個標準,后面三個對寒山來說都沒有任何問題,唯獨第一個,寒山只恨爹娘把他生得矮矮小小,導致他盡管參加了多次科舉,卻一次都沒有上榜。
對此,兄弟輕視和責備他,親人歧視和冷落他,妻子數落和遠離他。總之,因為寒山的屢次落榜,使得他受盡了家人的白眼。
所以在這個塵世間,他看不到將來,看不見親情,整個世界仿佛在一夜之間崩塌殆盡,他覺得自己陷入了無盡的深淵。
于是,無法在世俗的生活中求得榮耀的他,帶著滿心的傷痕,開始漂泊天涯,并最終遁入了空門,隱居深山,獨自探尋生命的真諦。
后來,安史之亂爆發,被生活所迫的寒山一路顛沛流離,來到了浙江的天臺山,即后來的寒山寺。
在這里,寒山逐漸接觸到了佛法,并慢慢地走進了佛的世界,與大師們探討佛理佛法。
后來,他又結識了高僧拾得。至此,這兩個原本毫不相干的人便開始一起參禪念佛,唱和詩詞。他們的詩詞,后來被編纂成了《寒山子集》。
![]()
此外,在他們之間,還流出一段非常有意思而又非常有人生哲理的深刻對話。一日,兩人坐而論道,寒山首先發問:
“若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該如何處之?”
拾得沉思片刻,笑而答曰:“唯需忍之、讓之、任之、避之、耐之、敬之、勿理之,再待幾年,你再觀之。”
這簡簡單單的幾句閑談,卻彰顯了他們處世的睿智與佛學造詣,使得哪怕過了一千多年,依舊啟迪著無數人。
深度賞析
在寒山的《詩三百三首?其八十五》中,他深刻地批判了當時社會追逐名利的歪風邪氣,并誠摯地勸誡世人,莫要被世俗的功名利祿所迷惑,喪失本性。
在開篇的“多少般數人,百計求名利。心貪覓榮華,經營圖富貴”幾句中,寒山是這樣說的:“人世間,無數人在竭力地追尋功名與利祿。”
![]()
“他們心中滿是對榮華富貴的深切渴望,他們絞盡腦汁地籌謀著怎么樣去獲取名利與榮華,從來沒有停歇的那一刻。”
的確,在蕓蕓眾生之中,很多人機關算盡,費盡心機,只為追名逐利。而這種對名利與富貴的追逐,都源于人心的貪婪。
這使得寒山哀嘆不已,因為這樣的貪念,早已蒙蔽了人們的心靈,讓人們舍棄本心,卻還渾然不覺。
在接下來的“心未片時歇,奔突如煙氣。家眷實團圓,一呼百諾至。不過七十年,冰消瓦解置”幾句是說:
“這些貪圖名利的人的內心,從未覓得片刻的安寧,猶如奔涌的煙氣,繚繞不斷。他們盡管家中親人團圓,仆從眾多,一呼百應。
但是,這樣的繁華又能維系到幾時?不過區區七十年光景,終歸一切皆如冰雪消融、瓦片碎裂,化為虛無。”
的確,世人常為名利而疲于奔命,而如果疲于奔命,縱有溫馨美滿的家庭,富貴顯赫的生活,也會轉瞬即逝,如冰雪消融般不復存在。
![]()
在這幾句詩中,詩人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短暫與世事的無常,從而勸誡世人莫要被短暫的物質享樂與世俗功名所困。
緊接著的“死了萬事休,誰人承后嗣”兩句又說:“人的生命一旦消逝,則萬事皆已成空,又有誰能延續他的血脈與傳承呢?”
這兩句如金子一般的名言, 對人生的真諦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在寒山眼中,人死后一切皆會成空成幻,即便有后人承繼,自己也無法感知與主宰。
這引發了人們對傳統觀念的深刻反思,即人生真正的價值是什么?家族的延續與物質財富的傳承,到底是不是人生最為重要的?
最后的“水浸泥彈丸,方知無意智”兩句是說:“人們對名利的追逐,猶如泥丸遭水浸一般,散了壞了,方知其無實心與智謀,一切盡化虛幻,世事無常,令人唏噓。
這兩句詩人以泥彈丸遇水即化的事例為喻,深刻揭示出人們對名利的盲目追求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
所以名利與富貴,如泥丸浸水后,便能洞悉名利之虛幻,覓得內心之寧靜與超脫,領悟人生的真諦。這恰體現了寒山對佛教思想的認識,以及對精神世界升華的倡導。
而從這首詩中,我們也悟出了這樣的道理,即在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我們往往被外界的聲音所左右,忘記了內心的聲音。
我們往往會盲目地追求那些外表看似美好的東西,卻忽略了生命中最本質的東西。
或許,只有當我們真正靜下心來,傾聽內心的呼喚,才能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與滿足。
所以,不管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該反復地審視自己的生活,及時地從名利場中抽身而出,不要讓那些虛無縹緲的東西占據了我們的心靈。
*文中圖片皆來源于網絡,不妥之處請告知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