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華夏大地便流傳著無數與家宅興衰相關的俗語。
“狗來富,貓來貴”,這句婦孺皆知的老話,便是其中最為深入人心的一句。
它簡簡單單六個字,卻道盡了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樸素向往,仿佛一只忠犬的到來,便能為尋常人家銜來黃金萬兩,一只乖巧的貓咪,便能引來紫氣東升的富貴。
《禮記》有云:“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p>
世間萬物皆有其因果,家運的興盛與衰敗,也絕非一日之寒。
正如春江水暖,鴨先知曉,一個家庭氣運的轉變,最先洞悉的,或許并非身在局中的我們自己,而是那些與我們朝夕相伴,靈性通達的動物。
故事,就要從城南的老李和他家的那條叫“旺財”的黃狗說起。
![]()
01
老李是個本分人。
年過半百,在城南的老街上經營著一家不大不小的茶樓。
茶樓是祖上傳下來的,青磚黛瓦,雕花木窗,門前兩棵老槐樹,夏日里能遮起一大片蔭涼。
老李的手藝也是祖上傳下來的,一手炒茶的絕活,能讓最普通的茶葉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蘭花香。
靠著這份手藝和本分的經營,老李的日子過得紅紅火火。
兒子爭氣,考上了名牌大學,女兒孝順,在本地找了份體面的工作,老伴身體硬朗,每日里笑呵呵地在茶樓幫襯著。
街坊鄰里誰提起老李,都要豎起大拇指,贊一句“善人有善福”。
老李自己也覺得很知足。
他時常在傍晚時分,泡上一壺自己炒的新茶,坐在茶樓門口的藤椅上,看著街上人來人往,身邊趴著他的那條大黃狗,“旺財”。
旺財是五年前一個下雪的冬日,自己跑到茶樓門口的。
那時候它還是只小奶狗,凍得瑟瑟發抖,叫聲微弱得像只小貓。
老李心善,見它可憐,就給它喂了些熱乎的肉湯,本想等雪停了就讓它自己離開。
沒想到,這小家伙就這么賴上了。
老李走到哪,它就跟到哪,一雙烏溜溜的眼睛,清澈得能照出人的影子。
老李的老伴說:“看這狗通體金黃,毛色發亮,是個有福相的,咱們就收下吧,說不定真能給咱家帶來財運呢?!?/p>
于是,小狗就留了下來,取名“旺財”。
說來也怪,自打旺財來了之后,老李家的茶樓生意,竟真的肉眼可見地好了起來。
原本只是街坊鄰里來喝茶聊天,后來不知怎么就名聲在外了,許多城里人都慕名而來,就為了嘗一口老李親手炒的茶。
旺財也成了茶樓的活招牌。
它從不亂叫,也從不撲人,只是安安靜靜地趴在門口,看到熟客來了,會搖搖尾巴,看到生人,也只是抬眼看看,眼神溫順。
孩子們都喜歡它,時常拿些好吃的來喂它,它也從不護食,任由孩子們撫摸它的腦袋。
老李更是把旺財當成了自己的家人,每天給它梳毛,用最好的骨頭給它熬湯,晚上睡覺,旺財的窩就在老李的床邊。
他堅信,旺財就是上天賜給他家的福星。
這狗,確確實實給家里帶來了富足和安康。
他常常摸著旺財油光水滑的皮毛,感嘆道:“老話說的真沒錯,狗來富,狗來富啊?!?/p>
那時的他,從未想過,這份富足與安寧,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被旺財自己親手打破。
02
變化,是從一個悶熱的夏夜開始的。
那天晚上的月亮,被厚厚的云層遮住,空氣黏膩得像化不開的糖稀,連一絲風都沒有。
老李因為白日里喝多了茶,半夜有些睡不著,便起身想到院子里乘乘涼。
他剛推開房門,就看到了一副詭異的景象。
旺財正站在院子中央,一動不動。
它的身體繃得緊緊的,像一張拉滿的弓,脖子上的毛都炸了起來,一雙眼睛死死地盯著東邊的墻角,喉嚨里發出“嗚嗚”的低沉嘶吼。
那聲音,充滿了警惕和恐懼,是老李從未聽過的。
“旺財?怎么了?”
老李輕聲喚道。
旺財卻像是沒聽見一樣,依舊保持著那個姿勢,甚至連耳朵都沒動一下。
老李心里有些發毛。
他順著旺財的目光看去,東邊墻角空空如也,只有一叢茂盛的芭蕉,在黑暗中投下張牙舞爪的影子。
沒有什么人,也沒有什么別的動物。
“旺財,過來。”
老李加重了語氣。
這一次,旺財有了反應。
它渾身一哆嗦,猛地轉過頭,像一只受驚的兔子般竄到老李腳邊,用頭拼命地蹭著他的褲腿,身體還在微微發抖。
老李蹲下身,安撫地摸著它的背,能清晰地感覺到它心臟在“怦怦”地劇烈跳動。
“沒事,沒事,做什么噩夢了?”
老李抱著旺財,嘴里安慰著,眼睛卻不由自主地又瞟向那個墻角。
除了風吹過芭蕉葉發出的“沙沙”聲,那里寂靜無聲。
接下來的幾天,旺財變得有些反常。
它不再像以前那樣活潑,總是蔫蔫地趴著,食量也減少了一半。
最讓老李不安的是,它再也不肯靠近東邊的那個墻角了。
以前,那里是它最喜歡待的地方,因為芭蕉葉下最是蔭涼。
可現在,它寧可在烈日下吐著舌頭,也絕不踏足那片陰影半步。
每次老李想把它引過去,它都會發出抗拒的悲鳴,夾著尾巴躲得遠遠的。
老李的老伴不以為意:“許是天氣太熱,狗也中了暑氣,過兩天就好了?!?/p>
老李嘴上應著,心里卻總覺得有塊石頭壓著。
他總覺得,旺財那天晚上在墻角下,一定是看到了什么他看不到的東西。
那東西,讓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懼。
![]()
03
日子一天天過去,旺財的怪異行為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愈演愈烈。
它開始變得神經質,一點風吹草動都能讓它驚跳起來,對著空無一人的地方狂吠不止。
尤其是在晚上,它經常會突然驚醒,然后繞著整個院子焦躁地奔跑,仿佛在躲避什么無形的追趕。
老李茶樓的生意,也莫名其妙地開始走了下坡路。
先是合作了十幾年的茶葉商人,突然說要提高三成的供貨價,理由是產地雨水不好,茶葉減產。
老李是個實誠人,做不出給茶葉漲價的事,只能自己硬扛下這部分成本,利潤一下子就薄了許多。
緊接著,街對面的位置,新開了一家裝修時尚的奶茶店,用各種新奇的口味和打折活動,吸引走了大部分年輕的顧客。
老茶樓里,一下子冷清了不少。
最讓老李頭疼的,還是他兒子的事情。
兒子在大學里談了個女朋友,本來兩人感情很好,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可不知為何,女方家里突然提出了一個天文數字般的彩禮,言語之間滿是輕蔑,明擺著就是不想讓這門親事成了。
兒子因此大受打擊,整個人都消沉了下去,甚至連學業都有些荒廢。
一樁樁,一件件,煩心事接踵而至,壓得老李有些喘不過氣來。
他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少,兩鬢的白發也添了許多。
這一天,一個許久未見的老茶客張大爺來到茶樓。
張大爺是個退休的鄉下教師,懂些陰陽五行,風水八卦的門道。
他一進門,就看到了趴在角落里沒精打采的旺財。
“老李,你家這狗是怎么了?以前來,它都精神得很,今天怎么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張大爺關切地問道。
老李嘆了口氣,將最近發生的事情,連同旺財的反常,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大爺。
張大爺聽完,眉頭緊緊地皺了起來。
他沒有立刻說話,而是繞著旺財走了兩圈,仔細地端詳著。
旺財被他看得有些不安,喉嚨里發出低低的嗚咽聲,把頭埋得更深了。
“老李啊,”張大爺的臉色變得十分凝重,“我聽老一輩人說過,狗這種東西,靈性很重,能感知到家宅氣運的清濁?!?/p>
“興旺之家,地氣純凈,狗待在里面,會覺得安穩舒適,所以表現得活潑溫順?!?/p>
“可若是家道將衰,濁氣滋生,它就會第一個感覺到不安和恐懼,從而性情大變。”
張大爺頓了頓,聲音壓得更低了。
“你家旺財這表現,恕我直言,恐怕不是什么好兆頭啊?!?/p>
張大爺的話,像一把重錘,狠狠地敲在了老李的心上。
他想起旺財對著空墻角狂吠的那個夜晚,想起它日益消瘦的身體和驚恐的眼神,一股寒意從腳底板直沖天靈蓋。
難道,這個家,真的要敗了嗎?
04
張大爺的話,成了壓垮老李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開始變得疑神疑鬼,茶樓的生意也徹底沒心思打理了。
他整日整夜地睡不著覺,閉上眼,就是旺財驚恐的眼神,和張大爺那句“不是什么好兆頭”的斷言。
家里的氣氛也變得越來越壓抑。
老伴因為茶樓收入減少而唉聲嘆氣,女兒工作上遇到了不順心,兒子更是整天將自己關在房間里,不言不語。
往日里歡聲笑語的家,如今只剩下沉默和嘆息。
旺財的情況,則更加糟糕了。
它幾乎不吃不喝,身體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消瘦下去,原本油光水滑的黃色皮毛,也變得干枯暗淡,像一堆沒了生氣的枯草。
它不再吠叫,也不再奔跑,只是整日趴在自己的窩里,用一種近乎哀求的眼神看著老李,仿佛在承受著巨大的痛苦。
終于,在一個風雨交加的下午,老李的老伴再也忍不住了。
她紅著眼睛對老李說:“當家的,我們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我娘家村子后面有座青云山,山上有座古寺,叫‘觀云寺’,寺里有位得道高僧,法號慧明,聽說極有道行,能解世人煩憂。要不,我們去求求那位高僧吧?”
“求神拜佛,有什么用?”
老李心灰意冷地擺了擺手。
“去試試總比在家等死強??!”老伴帶著哭腔喊道,“就算是為了孩子,為了這個家,你也得振作起來??!旺財都快不行了,你忍心就這么看著它死嗎?”
最后一句話,刺痛了老李的心。
他看向蜷縮在角落里的旺財,那雙曾經清澈明亮的眼睛,此刻已經變得渾濁不堪,充滿了哀傷。
是啊,旺財是家里的福星,它不能出事。
這個家,也不能就這么散了。
“好,我去。”
老李猛地站起身,眼神里終于有了一絲光亮。
“我明天一早就去青云山,去拜見那位慧明禪師!”
他決定,無論如何,都要為這個家,為旺財,尋一個答案,求一條出路。
![]()
05
第二天,天還沒亮,老李就出發了。
他按照老伴說的地址,輾轉坐了幾個小時的車,才來到青云山腳下。
青云山并不高,卻因常年被云霧繚繞而得名。
觀云寺就坐落在半山腰,掩映在一片蒼翠的古松林中,顯得格外清幽古樸。
老李沿著青石板鋪就的山路拾級而上,山間的空氣清新濕潤,帶著草木和泥土的芬芳,讓他連日來煩躁不安的心,也漸漸平靜了些許。
來到寺門前,只見朱紅色的寺門半掩著,沒有喧囂的香客,只有裊裊的檀香從門縫中飄出,伴隨著一陣陣悠遠的鐘聲。
一個穿著青色僧衣的小沙彌正在清掃著門前的落葉。
老李上前,恭敬地說明了來意。
小沙彌聽后,雙手合十,將他引至一處禪房。
禪房內陳設簡單,只有一桌、一椅、一蒲團,一位身著灰色僧袍的老僧,正閉目打坐。
老僧須發皆白,面容清癯,神態安詳,仿佛與周遭的靜謐融為了一體。
想必,這位就是慧明禪師了。
老李不敢打擾,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等候。
也不知過了多久,慧明禪師才緩緩睜開雙眼,他的目光平和而深邃,仿佛能洞悉一切。
“施主,請坐吧?!?/p>
禪師的聲音不大,卻帶著一種安定人心的力量。
老李依言在蒲團上坐下,不知為何,一見到這位禪師,他滿腹的憂愁和恐懼,竟像是找到了一個宣泄的出口,眼眶一熱,幾乎要落下淚來。
他將家中的變故,以及旺財的種種反常行為,從頭到尾,詳詳細細地說了一遍。
慧明禪師一直靜靜地聽著,臉上無悲無喜,既不插話,也不打斷。
直到老李說完,禪房內陷入了一片沉寂,只聽得見窗外風吹松濤的聲音。
老李緊張地看著禪師,手心里全是汗。
“阿彌陀佛。”
良久,慧明禪師才緩緩開口,打破了沉默。
“施主,萬物皆有靈,犬類尤甚。俗語有云‘狗來富’,并非虛言。健康的犬,能為家宅帶來陽氣與生機,是為興旺之兆。”
“然,凡事皆有兩面。既有‘旺家犬’,自然也有‘敗家犬’。當一只犬出現了某些反常的行為,那便不是它自身的問題,而是它感知到了家宅氣運的衰敗之氣,是它在用自己的方式,向主人發出警示。”
聽到這里,老李的心猛地揪緊了,他急切地追問道:“大師,您是說,我家旺財……它……它是在向我警示?”
“然也。”慧明禪師點了點頭。
老李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身體前傾,聲音都因為激動而顫抖了起來:“那……那大師,求您發發慈悲,告訴我吧!究竟是哪三種反常,預示著這不祥之兆?我家旺財它……它到底占了哪幾種?”
慧明禪師看著老李焦急而又恐懼的臉,眼神中流露出一絲憐憫。
他沒有直接回答,而是端起茶杯,輕輕吹了吹漂浮的茶葉,平靜地反問道。
“施主,老衲且問你,你家的旺財,最近是不是總在深夜,對著自家大門的方向,發出一種像狼嚎一樣,拖著長音的悲鳴?”
老李渾身劇震,嘴唇哆嗦著,一個字也說不出來,只能拼命地點頭。
慧明禪師放下茶杯,發出一聲輕微的碰撞聲,在這寂靜的禪房里,顯得格外清晰。
他看著面如死灰的老李,緩緩地、一字一頓地說道。
“這,便是第一種征兆?!?/strong>
“至于第二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