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一個普通的下午,甘肅定西市漳縣一處繁忙的在建高層工地,突發令人痛心的安全事故!一座正在作業的塔式起重機(塔吊)轟然倒塌,造成現場3名施工人員不幸遇難。
目前,當地相關部門正全力以赴進行遇難者家屬的安撫與善后工作,同時,對事故具體原因的深入調查也已迅速展開。每一次類似事故的發生,都如同沉重的警鐘,重重敲在安全生產的防線上。
![]()
圖片來源網絡
塔吊事故頻發,安全警鐘再次敲響!
建筑工地,尤其是高層建筑的施工現場,塔吊作為關鍵的垂直運輸設備,其安全性直接關系到無數工人的生命安全和工程進度。然而,近年來塔吊倒塌事故時有發生,事故原因往往涉及設備老化、違規操作、維護保養不到位、安裝拆卸不規范或極端天氣影響等多方面因素。每一次事故的背后,都是家庭的破碎和無法挽回的損失。
智慧工地:為安全生產注入“科技強心劑”
如何有效預防此類悲劇重演?僅僅依靠傳統的人工巡檢和經驗判斷已顯得力不從心。“智慧工地”項目的推廣與應用,正成為守護工地安全的新利器!
智慧工地的核心在于利用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技術,實現對工地人、機、料、法、環的全方位、實時化、智能化管理。針對塔吊這一高危設備:
實時監控預警:通過安裝在塔吊上的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測塔吊的載重、幅度、高度、風速、傾角等關鍵參數。一旦數據異常(如超載、強風、傾斜度超標),系統會立即發出聲光報警,甚至自動切斷危險操作,將事故隱患扼殺在萌芽狀態。
操作行為規范:利用人臉識別、生物識別等技術,確保只有持證上崗的操作員才能啟動塔吊,杜絕無證或冒名操作。系統還能記錄操作過程,便于事后追溯和分析。
設備健康管理:智慧系統可對塔吊的運行狀態進行長期監測和數據分析,預測潛在故障點,實現預防性維護,避免設備“帶病作業”。
環境風險感知:集成氣象站數據,實時感知風速、降雨等惡劣天氣,提前預警,指導塔吊暫停作業,規避自然災害風險。
安全無小事,防患于未然!
漳縣的這起悲劇,再次用鮮血和生命的代價警示我們:安全生產絕不能有絲毫麻痹和僥幸!對于施工企業而言:
務必嚴格執行塔吊等大型設備的采購、安裝、檢測、使用、維護保養和拆卸的全流程規范。
必須強化對操作人員、安管人員的資質審核和專業技能培訓。
積極擁抱智慧工地等科技手段,提升安全管理的主動防御能力和精細化水平。
對于監管部門和行業而言,加快智慧工地標準的制定和推廣,鼓勵并引導企業加大安全科技投入,是提升行業整體安全水平的必由之路。
每一次事故調查的結論都至關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從事故中吸取深刻的教訓,用更嚴謹的態度、更規范的操作、更先進的技術,筑牢建筑工地的“生命防線”。讓“智慧”真正守護安全,杜絕類似悲劇再次上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