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4日,浙江巍華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603310.SH)迎來上市以來最大規模限售股解禁——1.15億股限售股正式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的33.44%,涉及33名股東。這一解禁規模達到當前流通市值的167.2%,解禁后流通股增至1.85億股。
對這家2024年8月登陸主板的含氟精細化工企業而言,資本市場的洗禮比預期更猛烈:2025年一季度營收同比暴跌38.45%,凈利潤縮水63.17%。
![]()
解禁洪峰:誰在蓄勢離場?
這場解禁浪潮中,不同背景的股東動向各異。
翻開股東名冊,33名限售股東構成復雜圖譜:浙江閏土股份攜5300萬股(占解禁總量46%)的規模領銜,其化工主業與巍華新材存在業務協同,但近年行業下行壓力或增強其減持動機。金石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等國資背景機構緊隨其后;因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破發,潘強彪等7名自然人持有的945萬股被強制延長鎖定期半年,成為解禁潮中的“滯留者”;中保投資、浙江富浙戰配基金等3家機構合計1727萬股全數釋放。
“產業資本退出意愿更強,”一位投行人士分析,“閏土股份自身面臨轉型壓力,減持回籠資金可能性高達80%。”而金石基金的退出,被視為國資引導基金完成孵化使命的信號,為產業鏈資本騰挪空間。
浙江制造的轉型陣痛樣本
巍華新材的困境折射出區域經濟升級的典型命題:
一是路徑依賴之痛:2024年受行業產能過剩影響,出口單價下滑,倒逼公司加速轉型;二是資本接力賽:解禁雖引發短期震蕩,卻為引入戰略投資者創造契機——業內傳聞榮盛石化、晶瑞股份已開展盡調;三是政策護航網:浙江省氟化工專班將其列入“鏈主培育庫”。
縣域經濟轉型需要這樣的探路者。從“噸位”到“品位”的深刻轉型,這一過程在巍華新材的案例中得到集中體現。2024年該公司在研發上持續投入,發明專利新增17項,覆蓋含氟液晶材料等尖端領域。同時,通過生態協同與產業鏈伙伴共建危廢處理中心,向新和成供應氟化試劑,通過轉型創新謀出路。
這場33.44%股本的資本流動,折射出浙江縣域經濟向創新生態轉型的典型路徑。從氯原子到氟原子的產業躍遷,不僅代表單個企業的技術升級,更是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微觀寫照。
來源:《浙商》雜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