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注:點擊上方藍字“地產一品塘”,歡迎置頂或設為星標, 快速獲取地產干貨
大家好,我是地產高富帥。
2025.08.13,一個特殊的日子,也是小編覺得心情復雜的一天,作為曾經在大陸布局多年的穩健港資房企代表:路勁基建也違約了。
估計大家任何人也沒想到,這家在大陸深耕數十年的港資房企,如今走到了違約的這一步,路勁基建的命運或許也是港資軍團在大陸的普遍處境。
港資房企路勁基建于今年2月份宣布延期支付3億美元永續債的利息,近日再次對一筆2029年7月到期的美元票據與債權人交涉。
路勁方面申請以實物付息代替現金付息,遭到持有25%的否決權股份的PJT Partners和Latham & Watkins代理的債權人團體反對。
![]()
本來按照轉債的時間有一個月的緩沖期,昨天就是最后期限,路勁未按期支付該筆利息,也就意味著這家港資房企正式違約。
8月14日,路勁發布公告表示:“本集團已決定暫停支付本集團所有離岸銀行債務、票據及永續證券的所有到期應付本金及利息。”這意味著,路勁正式加入暴雷房企行列。
![]()
這也是時隔幾個月以來,2025年第二家暴雷房企,但是誰也沒有想到,居然是一家早期口碑還不錯的穩健港資房企。
在港資房企陣營里面,路勁地產確實是與其他友商走到不同路線,首先是布局大陸住宅為主,并且早期收購了老孫的順馳中國,從而持續在大陸投資至今。
從2023年開始,這家老牌港資就已經陷入了經營困境,持續的虧損也導致其整體賬目現金流承壓,加上早期債務漸漸到期,整體流動性已經完全喪失。
早在2024年3.13日,路勁基建在官網披露,預期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的年度,將錄得公司股東應占虧損約為港幣39億元至港幣42億元。
就在今年5月,路勁基建也發布了2024年業績報告,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約55.37億港元,較2023年的130.75億港元下降57.6%。
2024年全年,路勁集團收入同比大幅下降57.65%至55.37億港元,公司擁有人應占年度溢利更是錄得-41.22億港元,虧損規模加劇。
很顯然連續兩年的大虧損,對于一家專注住宅的開發商來說,風險加劇已是必然,路勁在大陸的資產恐怕已經很難覆蓋目前的債務。
說到路勁地產,其實很多人還是不是特別了解,路勁地產作為香港路勁基建旗下的地產平臺,早期規模還是比較小,布局大陸2003年才剛剛開始。
一開始,路勁主要深耕常州市場,在業內毫不起眼,直到2006年,孫宏斌的順馳陷入流動性危機,路勁以僅12.8億元的低價,接盤順馳55%的股權,由此廣為人知。
2016年,路勁地產新獲15幅地塊,總量約270萬平方米,新增樓面面積近乎當年銷售面積的兩倍。
2017年,路勁地產先后于香港、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天津等地取得近20個項目,土地儲備大幅提高。
其實整體來看,路勁雖然屬于港資企業,但是業務起家還是基建為主,在早期主要在香港,東南亞從事基建相關業務,歪打正著進入大陸地產市場。
與其他港資房企專注高端商業,豪宅為主業務不同,路勁地產的業務基本上與大陸其他房企基本一樣,走的還是標準化的住宅業務為主,基本上屬于紅利時代的房企。
因此,在2018年看起來行情一片向好的時代,路勁似乎也有點著急了,眼看著大家都在呼喊千億規模,自家地產生意彼時已經完全超越了公路基建業務。
2018-2020年這幾年,路勁地產成立了一個產業地產集團,陸續在三四線城市開始打造文旅大盤項目,眼看其他房企布局三四線熱火朝天,自己也準備大干一場。
其實大家應該知道,作為純港資房企,絕大多數都是走的低周轉路線,負債幾乎沒有,但是路勁是走的是國內房企普遍的運營模式,因此這個時候也開始大量的加大杠桿,美元債方面不在少數。
和大多數港企一樣,路勁一向以穩為主。在2019年開始的這波房地產動蕩中,路勁集團也是非常抗打,直到去年才出現了受周期影響的痕跡。
2022年,路勁錄得營業收入171.56億港元,同比下降30.5%。歸屬母公司凈虧損4.95億港元,同比止盈轉虧,隨后的幾年,行業急轉直下,路勁自然也很難頂得住大環境。
路勁作為一家港資企業,對信用還是比較重視的。2022年開始,也減少了大額投資支出,2023年僅有獲取三宗土地,路勁地產似乎也在要出逃的準備中。
![]()
一方面盡力調整房地產業務,減少投資和虧損。2024年,路勁全面縮減土地投資,暫停參與拍地。
截至2024年末,路勁土地儲備約259萬平方米,其中已銷售但未交付的面積約43萬平方米。
因此路勁在大陸地產業務已經完全陷入被動局面,如今手上僅有的資產就是自家保命的公路資產了。
2024年,路勁出售了全部中國內地公路業務權益,如今手上僅僅剩下海外的四條公路項目。
路勁持有的4條有收費權的印尼公路為SN高速公路、MKTT高速公路、NKK高速公路、SB高速公路,總里程約335公里,這也是路勁手里現有的最后優質穩健資產。
2024年,上述4條印尼高速公路項目路費收入17.65億元,約占公司總營收的1/3,且可以提供穩定的現金流和利潤,對路勁后期的化債工作極為重要。
很顯然,路勁之所以走到今天,原則上不是傳統港資的玩法,沒有在高端商業布局,自然值錢的資產不多,本身的專業能力不是在房地產領域。
路勁集團主席單偉彪估計自己也沒有想到,原本無心插柳撿了一個便宜,在房地產高峰期收購了老孫的順勢,但是自身并沒有在房地產行業做到穩健的經營提升。
路勁地產在國內的幾大區域布局,其實基本上還是比較老舊的管控模式,不僅僅在組織運營方面效率不高,整體節奏也相對溫和與緩慢,俗話說的就是工資不低,但是效率也不高。
這種節奏的企業,就是前面幾年大家最喜歡的房企類型,因此在前面五年,路勁在整體行業口碑方面,還是相當不錯。
但是可惜的是,在如今行業早就變天的大環境下,路勁地產這種運營節奏的風格,似乎已經完全不合適當下市場環境。
路勁地產作為一家港資房企,其根本還是與其他港資開發商存在差距的,核心員工年紀偏大,企業文化偏重佛系,產品與操盤水平不算拔尖,也使其很難與其他頭部房企競爭。
在大環境持續下行的今天,大批量的港資房企在大陸的業務都受到重創,其原則上還是根本:港資房企不合適開發住宅。
幾十年來,不管是九龍倉,新世界地產,恒隆地產,長江實業,太古地產,新鴻基,香港置地等,都呈現大虧損趨勢。
長期以來被視為“老錢、有錢”的一些原生港資房地產企業,在資產上揚的時代,通過慢周轉囤地模式賺的風生水起,原則上還是賭性。
港資的內在核心還是在打造高端商業物業方面,依靠長期的資產運營實現高利潤,不過隨著大陸資產的迅速減值,這批資產迅速縮水,也就導致港資軍團如今的局面。
所以大家千萬不要把港資房企看的多么神秘,大家出來混的基本面并沒有多大區別,當潮水退去,不僅裸泳者現形,連穿著別人泳褲的玩家也會被沖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