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當公司的領導第10086+次用“下個季度可能會安排你升職”這樣的暗示,喊我的好朋友妮妮這個周末臺風天來公司加班趕一個方案,阿珍看了一眼消息,就 把手機往兜里一揣,假裝沒看見,然后跟我們一起蛐蛐她的領導,“不升職,不脫發”是她今年的唯一目標,誰愛加這個班,當這個領導,誰就去。
往前推幾年, 升職加薪是大多數深圳打工人的KPI。現在,同樣的詞丟進95后、00后打工人的群聊,會收獲一排“裂開”表情包。原因無他——“升一級多五千”的時代過去了,“升一級多五個群”才是現實。
妮妮算了一筆賬——如果在這個公司升職, 工資漲15%,稅后最多也就多2K,但是KPI變多,工作時間也長一半,而且幾乎是要24小時待機,升到運營經理之后,增三個大群、五個小群、兩個飛書文檔,24小時“已讀”功能像監控探頭,甲方消息隨時要回復,等于時薪不升反降。
她把這組數字發給閨蜜,對方回:“懂了,公司花2000塊買你的禿頭套餐。”
![]()
但是深圳的年輕人不想升職,并不等于就是年輕人躺平、擺爛、變懶了。 地鐵四號線上,你隨便抓一個穿格子衫的男孩,他的B站收藏夾里大概率躺著《Python入門》《如何優雅地做競品分析》《30天GMAT詞匯》;女孩們的微信浮窗,可能同時掛著日語課、CPA題庫和瑜伽直播。大家都在偷偷攢技能條,只是不再相信“升職=成長”這條單行道。
有的網友戲稱,升職加薪賺的錢,還沒有自己業余時間做副業、兼職賺的錢多。
深圳的節奏要按快進鍵飛速發展,但是像我朋友妮妮這樣的年輕人都開始偷偷按暫停。 有人把下班后的兩小時塞進琴行、健身房、舞蹈室,拓展人生更多可能性:有人把年假拆成三天小長假,飛去云南大理、挑戰韜城亞丁;還有個朋友干脆降薪跳槽去了一家小公司,頭銜從“高級經理”變回“專員”,換來的是十點上班、六點下班、老板不喊“寶子”改喊“同學”,一邊上班,一邊備戰考研。
深圳的年輕人不是不想在職場上贏出一片天空,只是不想再被“贏”字壓垮。比起站在更高處背鍋,他們更愿意在半山腰支個帳篷,看會兒星星。
所以,你或者身邊的朋友有過拒絕升職的經歷嗎?是因為什么原因呢? 歡迎留言分享!
![]()
![]()
![]()
第449期:
第450期:
第451期:
第452期:
第448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