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劇的時候總有人說“顏值是敲門磚”,以前我還覺得有點夸張,直到追《凡人修仙傳》看到趙晴演的墨彩環,才算真正明白這話的意思 —— 有些角色的驚艷和意難平,還真得靠顏值撐起來,不然哪來那么多觀眾對著屏幕里的白月光念念不忘。
![]()
墨彩環一出場就把“驚鴻一瞥” 這四個字演活了。她的眼睛彎起來像月牙,說話時聲音軟軟糯糯的,連遞東西時指尖都帶著點少女的羞澀。就這一眼,彈幕里全是“救命,這就是從書里走出來的墨彩環吧”,誰能想到這個看起來純得像水的小姑娘,后來會成了整部劇最讓人揪心的角色。
![]()
趙晴這張臉天生就帶著“溫婉恬靜” 的標簽,和墨彩環前期的天真勁兒簡直完美貼合。她給韓立送暖陽寶玉那場戲,手指捏著玉佩邊緣輕輕摩挲,抬頭看韓立時睫毛忽閃忽閃的,臉頰泛著淡淡的紅暈,那股子 “我把最珍貴的東西給你” 的癡情,不用臺詞都能從眼神里跑出來。要是換張硬朗或者寡淡的臉,哪能演出這種 “小心翼翼喜歡一個人” 的嬌憨?觀眾怕是很難共情這份少女心事。
![]()
但顏值的妙處不止在“美”,更在 “反差” 里。后來墨家敗落,墨彩環從云端跌進泥里,再出場時穿著洗得發白的粗布衣裳,頭發隨便挽了個髻,臉上帶著奔波的疲憊,可那雙眼睛還是亮的。
有人說“演技比顏值重要”,這話沒錯,但在仙俠劇里,顏值有時候是 “演技的放大器”。墨彩環這種角色,戲份不算多,全靠幾個關鍵場景立住人設,要是演員顏值撐不起 “白月光” 的氣質,觀眾根本記不住她;可要是只有顏值沒演技,那雙眼睛里演不出從天真到絕望的變化,也成不了觀眾心里的意難平。
![]()
現在總算明白為啥選角導演總說“顏值是基礎”。墨彩環的故事線其實很簡單:一個癡情女遇上修仙男,注定錯過。可就是因為趙晴這張既能演活少女明媚,又能撐住晚年孤寂的臉,才讓這個簡單的故事成了全劇最戳人的 “意難平”。
![]()
所以說女演員的顏值哪是“花瓶” 那么簡單?它是讓觀眾快速代入角色的鑰匙,是放大情感沖擊的放大鏡,更是讓角色在有限戲份里留下烙印的印章。就像墨彩環,要是沒趙晴這張有故事的臉,哪能讓這么多人追完劇還在念叨 “要是韓立帶她走了該多好”?這大概就是顏值最厲害的地方 —— 它能讓虛構的角色,在觀眾心里活成真實的遺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