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這一輪關稅戰,讓臺島,印度和馬科斯都嘗到了親美的代價。
菲律賓遭遇罕見臺風災害,馬科斯求助無門
先看菲律賓。近期菲律賓遭遇臺風重創,已致34人死亡、18人受傷、7人失蹤,受災人口超667萬。這場災難不僅給菲律賓帶來了巨大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也導致193個城鎮因災情嚴重宣布進入災難狀態,48445公頃農田被淹,15220所房屋和797處基礎設施受損。
![]()
菲律賓一直以來積極靠攏美國,在國際事務中緊密跟隨美國的步伐。可當災難降臨,菲律賓卻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困境,曾經的“盟友”紛紛沉默。美國,作為菲律賓在軍事合作上的重要伙伴,僅通過世界糧食計劃署提供了1380萬比索的援助。
![]()
1380萬比索兌換成美元就是74萬美元,以美國的財力,菲律賓的災害損失之大,這點錢不是打花叫花子么?菲律賓在南海問題上緊密配合美國反華,充當馬前卒,成為東南亞長期挑釁中國的一顆關鍵棋子,可在災難面前,美國沒把菲律賓的利益放在心上,不僅如此,美國對菲律賓商品征收19%的關稅,對菲律賓經濟造成了不小的壓力。
這次美國不幫之外,菲律賓盟友都選擇了沉默。日本以“國內重建優先”為由,拒絕為菲律賓提供物資支援。
長期以來,中國在菲律賓遭遇自然災害時,總是及時伸出援手。在2022年,熱帶風暴“尼格”來襲,中國政府提供500萬人民幣資金,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捐獻5000萬比索無償援助,還提供了價值近2000萬人民幣的救災物資。
此次菲律賓遭遇臺風災害,中國卻選擇了“冷處理”。中國現在已經看清,對于菲國,援助是情分,不是本分,更不能成了慣著兩面派的工具。豺狼害怕的是獵槍和敢于舉起獵槍的人,而不是東郭先生饋贈的援助和禮物!如今馬科斯求助無門,盟友集體袖手旁觀!菲律賓總算嘗到了親美的代價。
臺島被掏空,特朗普率先打響“窮臺”第一槍
在這段時間,特朗普不斷打出窮臺牌,首先是美國對中國臺灣地區的關稅,達到了20%,要比日韓高了5%。不僅如此,據美國政治新聞網報道,臺灣代表承諾增加對美采購,例如農產品、液化天然氣與軍備武器等,借此縮小與美國的貿易逆差。
![]()
原本臺島郭智輝的預測,有把握比日韓低。結果臺積電送了,放開美國牛肉進口了,投資也給了,臺灣把一切能打的牌都打了,還換來這么高的關稅,特朗普不僅給了日韓15%,還給了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19%,對臺島20%是赤裸裸的羞辱,直接讓臺灣人破了防。
中國臺灣地區由于民進黨當局的倒行逆施和無底線舔美,已經徹底被美國拿捏在了手里,臺媒《鏡周刊》援引業內高層人士爆料稱,若臺灣地區想獲得與日、韓同等的15%關稅待遇,特朗普要求在 “臺積電入股英特爾49%” 或 “再投資4000億美元” 中“二選一”。
但這還沒算完,特朗普如今表示,美國將對芯片和半導體征收約100%的關稅,但如果在美國制造,將不收取任何費用。
![]()
特朗普的這一關稅政策,對依賴半導體產業的中國臺灣地區、韓國以及日本影響最大,將逐漸迫使半導體企業遷往美國,掏空相關地區的經濟支柱。
由此可見,特朗普對臺島是三連沖擊,首先是關稅20%重擊,或導致臺灣產業競爭力降低,部分生產制造逐步被轉移到歐美日韓。
![]()
其次是進一步掏空臺積電,要么入股英特爾,要么再向美國投巨資,把臺積電的利潤與產業都搬往美國。其三是對整個臺島的半導體征100%,徹底摧毀臺島半導體本土生存根基。賴清德倚美謀獨”,拿臺島的血汗錢表忠心,換來的是特朗普得寸進尺,要徹底榨干臺灣。臺島的半導體產業與經濟在特朗普的壓榨下,面臨前所未有的危機,這次算是真實體會到了無底線跪美的代價。
長期充當美印太戰略棋子的印度被特朗普痛揍,莫迪訪華提上議程
誰能想到,短短半年,特朗普對印度的態度就從稱兄道弟變成了公開羞辱?直接嘲諷印度是"經濟垂死經濟體",并非世界上重要國家,并轉身和巴基斯坦簽了關稅協議。對印度,特朗普25%的關稅直接壓了上去,總稅率飆到50%,印度出口美國的商品涉及大量中小企業,一旦關稅提高到50%,必然沖擊制造業和就業。
一直以來,莫迪政府始終視美國為重要戰略伙伴,相信印度在美國“制華戰略”中的分量和價值不可撼動,今年2月訪美時,莫迪特朗普還摟肩搭背親密無間,印度媒體甚至吹噓"只有印度能抗衡中國"。但是五七空戰之后,徹底暴露了印度的底牌,印度高價買的戰機,被巴基斯坦一口氣打下來6架,打了敗仗,莫迪還派出了全球訪問團,到全世界多個國家去宣揚印度贏學。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很徹底看清,印度對于自己的統戰價值是為零,甚至還是負數。如今特朗普對印度是一點面子都不給,可以說是讓印度的玻璃心碎了一地。
![]()
如今在特朗普的關稅壓力下,莫迪也是直接翻臉,放出消息將訪問中國,這是七年來首次。還有印方官員表示:印度政府可以逐步開放印度企業與中國企業進行合作。
![]()
特朗普加征關稅的時間和莫迪宣布訪華的時間幾乎是前后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莫迪的這番表態顯然有和特朗普唱對臺戲的意味。
![]()
印度雖然在口頭上強調戰略自主,但印度在經濟上對美市場高度依賴,訪問中國的動作只是在美國壓力下的策略調整,不是長期戰略轉向。
印度這次的遭遇也說明了一點:美國所謂的盟友身份,并不是保護傘,而是致命的枷鎖與屠刀。
無論是菲律賓還是印度,都沒有搞清楚,就為討好美國而選擇與我們對著干,只能說他們太過于天真,也可以說是“蠢”。
日韓歐盟被收割,臺島被掏空,印度被痛揍,馬科斯臺風求助無門,有一個算一個,都嘗到了親美的代價。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那句為人所熟知的名言:“做美國的敵人是危險的,而做美國的盟友則是致命的。”在今天的含金量是越來越高了。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