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感謝國家的信任,但我不能誤了國家的大事……”
在軍委派人征求鄧華意見,問他能不能在對越自衛中掛帥出征的時候,鄧華用這樣一句話婉拒了。這個結果出來后,軍委其實也早有預料。
但難免有人風言風語,說他英雄遲暮,但真相如何,只有當事人清楚……
![]()
囂張的越南
胡志明去世后黎筍上臺,越南的對華政策就開始轉變。即便當時他們還拿著我國的援助,即便當時他們還有美國這個大敵,但也不妨礙他們將矛頭指向我國。
打敗了美國之后,越南就更加狂妄了。他們覺得自己既然能打敗美國,肯定也能輕易打敗我國。
![]()
畢竟當時的我國國力確實比不上美國,美國可是公認的世界第一強國。就是蘇聯在美國面前,有時候還需要避其鋒芒呢!
可就是這樣的國家的軍隊,居然被越南給打敗了。這就讓越南政府更加囂張,頻頻挑釁我國。
![]()
此時的越南已經忘了,我國在建國不過一周年的時候也和美軍交過手,甚至還逼美軍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
或者說他們不是忘了,而是認為美軍當時只是在停戰協議上簽了字,所以只能算個平手,不能算我國打敗了美國。
![]()
反正不管他們怎么想的,就是非常囂張。不僅一直針對我國沿海地區,甚至連在越南的華人華僑都不放過,不斷掠奪他們的財產。
越南的這些行為,我國不可能視而不見。既然他們信奉拳頭大的才有話語權,那就讓他們知道,兩國之間到底誰的拳頭更大。
![]()
中央早就想給越南一個教訓了,但究竟應該由誰掛帥,卻一直沒決定下來。主要是當時我國的情況有些復雜,處于青黃不接的狀態。
俗話說“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想找個適合領兵掛帥的將領,是中央最著急的事情。在老將逐漸凋零的時候,這種急迫感就更重了。
![]()
說起來,我軍其實一直都不缺名將。各位老將都是身經百戰的,每個人年輕的時候都闖出了赫赫威名。可到了七十年代,這些名將都已經老了。
年輕時打仗受過的傷,老了之后更是非常明顯。像粟裕和劉帥等人是完全可以掛帥的,但他們傷病纏身,已經不適合上戰場了。
![]()
還有一大批老將,像徐海東、陳賡、彭老總等人則已經去世了。而新一代的將領沒怎么經歷過大戰,承擔不起掛帥的重任。
中央想來想去,最終想到了鄧華。鄧華絕對是個很優秀的將領了,當初四野組建13兵團,他能成為兵團長可見能力不俗。
![]()
鄧華的考慮
后來到了朝鮮戰場之后,他也是彭老總的得力助手,彭老總還將東線戰場交給了他。而且鄧華不只會領兵打仗,他的政治工作做得也很不錯。
可以說,他是一個軍政雙全的將領。彭老總在回國的時候,愿意將志愿軍司令一職交給鄧華暫代,就足以證明他的能力是被彭總認可的。
![]()
他是我國歷史上,唯一一位指揮過百萬大軍作戰的上將,資歷和能力都非常高。所以軍委在考慮對越掛帥的人選時,第一時間想到了鄧華。
然而軍委將這個消息告知鄧華后,他卻直接拒絕了。之所以拒絕軍委提議,他也是有自己的考慮的。
![]()
雖然他指揮過百萬大軍作戰,但此時他已經脫離部隊18年了。這十八年里,他一直在地方工作,和部隊沒有任何聯系。
所以部隊如今發展成了什么樣子,有過什么變化他完全不知道。現代戰爭和當年有什么不一樣的,我軍又添了哪些新武器,他也不清楚。
![]()
軍中將領也出現了很大的變動,一些新生代將領的打仗風格,他更不了解。就算軍委讓他重回軍隊,他也是兩眼一抹黑。
雖然他自己不服老,也想將這18年的時間補回來,也非常想上戰場。但他清楚,他現在確實沒有掛帥的能力。
![]()
雖然有名將的光環,但面對自己幾乎完全陌生的現代戰爭,他真的能知道怎么指揮嗎?他不知道,因為他自己心里都沒底。
這樣的他,即便內心再渴望上戰場,也是不合適的。他已經落后時代太多了,缺乏的知識也太多了,所以他只能忍痛拒絕軍委的提議。
![]()
然而在他拒絕之后,居然有傳言說他畏手畏腳。這對鄧華來說,是對他參加革命信念的褻瀆。
要知道,當年他家在當地也算大戶人家,比起普通老百姓來說日子好過太多了。可他拼著家破人亡的風險,也要參加革命。
![]()
這是為什么,還不是為了讓老百姓不再受苦,為了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
他為國家奉獻了一生,換來了滿身傷病,現在居然有人懷疑他,真的是讓人心寒。不過對鄧華來說,他并不在意這些話。
按照他當時的身體情況,其實也確實沒辦法領兵。
![]()
最終人選
因為就在1977年的時候,鄧華參加了軍委的會議,在會議上他就感覺身體不適。當時他忍住了,不過會議一結束他就倒下了。
在中央的安排下,他被安排進了301醫院,醫生檢查過后說是肺氣腫。這樣的病想要好好養著,對天氣和環境的要求非常高。
![]()
中越邊境氣候潮濕,要是他真的掛帥了,恐怕不用多長時間就不得不離開。所以他沒有選擇掛帥,也確實給軍委省了很多麻煩。
軍委經過多方考慮之后,將指揮權交給了許世友和楊得志兩人。這兩人也都是55年上將,指揮能力也非常高。
![]()
尤其是楊得志,他是在鄧華之后擔任的司令員,解放戰爭的時候還在彭老總麾下打過仗。許世友也是一員猛將,當初華野九縱也是粟裕手中的一支王牌。
中央派出這兩位老將,也是對這次戰斗勢在必得。許世友和楊得志也知道中央的想法,他們早就想給越南一個教訓了。
![]()
和鄧華相比,這兩位老將軍的身體就硬朗了不少,起碼不像鄧華一樣疾病纏身。所以他們接到軍委的任命之后,也是馬不停蹄就趕往前線。
想當初越南打不過法軍,還是我國派出了軍事觀察團和陳賡,幫助越南贏得了反侵略戰爭。陳賡去越南的時候,越軍戰斗力特別低。
![]()
他在腿部有傷的情況下,翻山越嶺來到越南,就是因為中越之間的友誼。可陳賡也無法想到,我國幫助越南培養了一支強軍,越南轉頭就用這支軍隊對付我國。
許世友經過研究之后,認為越南能打贏美國,主要還是靠游擊戰。這游擊戰可是我軍傳過去的,我軍自然知道如何破解。
![]()
既然他們利用山林打游擊,那我們就讓他們沒有打游擊的山林就好了。
在許世友的指揮下,我軍數萬門大炮一齊發射,打響了這場對越自衛戰爭。
其實不管是鄧華還是許世友、楊得志,他們都希望我們的國家越來越好。鄧華拒絕掛帥是這樣,許世友接過指揮責任也是這樣,他們都是為國爭光的開國功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