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有趣的現象正在全國各大商場蔓延——“肯優麥瑞蜜”品牌矩陣的集體亮相。
從武漢、太原到淄博、合肥,這些商場不約而同地將肯德基(肯)、優衣庫(優)、麥當勞(麥)、瑞幸(瑞)和蜜雪冰城(蜜)的品牌標識組合成超大宣傳圖,以此作為吸引顧客的“黃金招牌”。
![]()
“肯優麥瑞蜜”組成的超大屏品牌矩陣,有業內新零售專家指出,這五家企業是商圈內最吸引消費者的五個品牌,商場掛出“肯優麥瑞蜜”的宣傳圖,旨在宣示自己商圈的競爭力。
有趣的是,“肯優麥瑞蜜”還不是唯一的排列組合。有的商場版本是肯德基+優衣庫+麥當勞+瑞幸+蜜雪冰城,組合成網友最熟悉的“肯優麥瑞蜜”。但也有地方加入了郵政咖啡,硬是把“優”換成了“郵”,組成“肯郵麥瑞蜜”,于是“can you marry me”的英文諧音梗就此成立,連郵政咖啡都被迫營業參與了一場全國范圍的“品牌大聯名”。
這種現象不僅反映了當下商業地產的招商邏輯,更揭示了這五家企業在消費者心智和商業生態中的特殊地位。為何它們能成為中國商場競相爭奪的“金字招牌”?
“肯優麥瑞蜜”為何火了?
“肯優麥瑞蜜”這一品牌組合的興起絕非偶然,它深刻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結構性變化和商業地產的運營新思路。這一現象最早可以追溯到2024年下半年,當時部分二三線城市的商場開始嘗試將這幾個高頻消費品牌集中展示,結果發現這種組合對客流量和停留時間有顯著提升作用。
![]()
到2025年上半年,“肯優麥瑞蜜”的宣傳方式已經如野火般蔓延至全國各級城市商場,甚至出現了加入郵政咖啡的“肯郵麥瑞蜜”變體,玩起了“can you marry me”的英文諧音梗。這種自發形成的品牌聯盟,本質上是中國商業生態進化的一個縮影。
從商業地產的角度看,“肯優麥瑞蜜”組合具有多重價值。首先,這五大品牌覆蓋了服裝、快餐、咖啡茶飲等多個高頻消費場景,能夠形成良好的業態互補。優衣庫提供基礎服飾,肯德基和麥當勞解決正餐需求,瑞幸和蜜雪冰城則滿足茶飲咖啡需求,這種組合幾乎覆蓋了消費者在商場的大部分日常消費需求。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品牌都具有極強的客流吸附能力。根據商業調研數據,包含完整“肯優麥瑞蜜”組合的商場,平日客流比缺少其中任一品牌的商場平均高出15%-20%,周末差距甚至可達30%。更重要的是,這些品牌的目標客群高度互補,能夠形成有效的交叉引流——在優衣庫購物的家庭客群可能會順便在肯德基用餐,而購買瑞幸咖啡的年輕白領也可能被吸引到優衣庫瀏覽新品。
從消費者行為角度分析,“肯優麥瑞蜜”的成功在于它們共同構建了一種“確定性消費體驗”。在不確定性增加的經濟環境下,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熟悉的、品質有保障的品牌。這五大品牌經過多年市場檢驗,已經在各自領域建立了強大的品牌認知和信任度。消費者進入任何一家有“肯優麥瑞蜜”的商場,都能獲得相對穩定的產品和服務預期,這種心理安全感在當下消費環境中顯得尤為珍貴。
“肯優麥瑞蜜”現象也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分層化趨勢。這五個品牌分別代表了不同價格帶和消費場景的市場領導者:肯德基和麥當勞占據快餐中端市場,優衣庫主導高性價比基礎服飾,瑞幸和蜜雪冰城則分別卡位現制飲品的中端和大眾市場。它們的集體出現,實際上為商場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消費解決方案”,能夠滿足從學生、年輕白領到家庭客群等不同人群的多層次需求。
“肯優麥瑞蜜”究竟哪家強?
從五家企業的最新財報數據來看,它們在2025年第二季度或最近財季的表現各有千秋,但都展現出了較強的市場適應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在中國快餐市場,肯德基與麥當勞的“紅黃大戰”已持續數十年,而最新財報數據顯示,這兩大巨頭的發展路徑正在出現明顯分化。作為“肯優麥瑞蜜”組合中的“肯”與“麥”,它們在商場招商中往往被相提并論,但經營業績和戰略重點卻展現出不同特點。
百勝中國(肯德基)在2025年第二季度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財報顯示,公司總系統銷售額同比增長4%,其中同店銷售增長1%,實現了從負增長到正增長的轉變。更為突出的是,肯德基中國運營利潤同比增長14%至3.04億美元,運營利潤率提升100個基點至10.9%,創下二季度歷史新高。
![]()
相較之下,麥當勞在全球市場面臨更大挑戰,但其中國業務仍保持穩定。2025年第一季度,麥當勞全球凈利潤同比下降3%至18.7億美元,美國同店銷售額下降3.6%,創近五年最大跌幅。
對比兩家企業的中國市場策略,可以發現幾個關鍵差異:肯德基繼續保持高速擴張(單季336家新店),而麥當勞更為謹慎;肯德基通過多價位產品組合(如KCOFFEE和不同價位的套餐)覆蓋更廣客群,麥當勞則保持相對統一的價位;肯德基數字化銷售占比高達94%,麥當勞雖也重視數字化,但公開數據表明其比例低于肯德基;肯德基在產品本地化方面更為激進,如推出符合中國口味的辣味產品,麥當勞則保持更多全球統一菜單。
在“肯優麥瑞蜜”組合中,優衣庫作為唯一的服裝品牌顯得尤為特殊。其母公司日本迅銷集團最新財報顯示,2025財年前三季度(截至2025年5月31日)總營收同比增長10.6%至26.167萬億日元,營業利潤同比增長12.2%至4509億日元,凈利潤同比增長8.4%至3390億日元。表面看這些數據依然穩健,但細分到中國市場卻呈現另一番景象——第三季度(2025年3-5月)優衣庫在中國大陸的營收同比下降約5%,利潤下降約3%。這種業績分化使得迅銷集團股價在財報發布次日大跌近7%,反映出市場對其中國業務前景的擔憂。
“肯優麥瑞蜜”組合中,瑞幸咖啡和蜜雪冰城代表了當下中國現制飲品市場最具活力的兩極。這兩家企業雖然同屬飲品賽道,但定位迥異、策略不同,卻在各自領域創造了令人矚目的增長奇跡。它們的崛起不僅改變了中國飲品市場的格局,也成為商場吸引年輕客群的重要籌碼。
瑞幸咖啡2025年第二季度的表現堪稱驚艷:總凈收入達123.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1%;GMV(商品銷售總額)增長46.2%至142億元;凈利潤同比增長43.6%至12.51億元。更令人驚喜的是,自營門店同店銷售增長率從2024年的負增長一舉提升至13.4%,月均交易客戶數創下9170萬的新高。這些數據表明瑞幸已經徹底擺脫了早期財務風波的陰影,進入了高質量增長的新階段。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瑞幸門店總數已達26,206家,單季度凈新增,109家門店,擴張速度令人咋舌。
相較之下,蜜雪冰城走的是截然不同的大眾化路線,大和證券在2025年5月首次覆蓋報告中給予其“跑贏大市”評級,目標價539港元,預計2025-2027年同店銷售增長分別為5%、3%和3%,凈利潤同比增長22%、20%和18%。報告特別指出,蜜雪冰城擁有“獨特的規模經濟、在大眾市場的領先地位以及海外擴張的潛力”。據行業報告,蜜雪冰城全球門店數已超過3萬家,是中國現制飲品行業門店最多的品牌,其招牌產品如冰鮮檸檬水定價多在4-8元區間,完美契合下沉市場消費力。
“肯優麥瑞蜜”還能繼續創造神話嗎?
通過對“肯優麥瑞蜜”五大品牌財報數據的深入分析,可以清晰看到這些企業在商業模式、財務表現和市場策略上的差異化競爭優勢。這些品牌之所以能成為全國商場競相爭奪的“黃金組合”,正是因為它們各自在細分領域建立了難以替代的市場地位,并形成了互補共生的商業生態。本部分將從多維度綜合評價這五家企業的競爭力,并展望它們在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中的發展前景。
五家企業的市場適應性也各具特色。肯德基和瑞幸展現出最強的本地化創新能力,能夠快速響應中國消費者的口味變化和行為習慣。優衣庫則表現出較強的全球資源調配能力,能根據區域市場特點調整產品組合。麥當勞雖然在全球面臨挑戰,但其在中國等國際授權市場仍保持增長,顯示出一流品牌的韌性。蜜雪冰城對下沉市場消費心理的把握堪稱教科書級別,其定價策略和門店選址精準匹配目標客群需求。
從商場招商價值評估,這五家品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客流引擎矩陣”:肯德基和麥當勞提供正餐解決方案,平均停留時間30-60分鐘;優衣庫滿足服飾需求,停留時間40-80分鐘瑞幸和蜜雪冰城解決茶飲需求,停留時間10-20分鐘但頻次高。
這種組合能夠最大化顧客在商場的停留時間和消費頻次,形成良好的業態互補。商場運營數據顯示,同時擁有這五個品牌的商場,顧客平均停留時間比缺少任一品牌的商場長約25%,連帶消費率高出30%以上。
展望未來,這五家企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各不相同。肯德基將繼續受益于中國餐飲市場的復蘇和數字化紅利,但其需要關注年輕消費者對健康飲食的需求變化;優衣庫在中國市場的業務重整初見成效,“拆舊建新”策略有望提升單店效益,但本土快時尚品牌的競爭帶來壓力;麥當勞需加快中國市場的創新節奏,避免因全球業績壓力而減少對中國區的資源投入。
瑞幸的增長勢頭最為強勁,但維持當前擴張速度下的管理質量和單店盈利將是關鍵挑戰;蜜雪冰城的海外擴張潛力被資本市場看好,但其需要構建更可持續的成本優勢以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
“肯優麥瑞蜜”現象反映了中國消費市場的一個深層趨勢:在不確定性增加的環境下,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熟悉的、值得信賴的品牌,而商場則希望通過這些“確定性”品牌降低運營風險。這五大品牌之所以能夠從眾多候選者中脫穎而出,組成商業地產界的“全明星陣容”,正是因為它們在規模、效率、品牌認知和客流帶動能力上經受了市場檢驗。它們的共同點是都找到了規模化與盈利性的平衡點,并建立了適應中國市場的創新機制。
隨著消費復蘇和政策環境變化,這五家企業的競爭格局仍可能發生演變。但可以預見的是,在未來相當長時間內,“肯優麥瑞蜜”仍將是商場招商的優先選擇,而它們之間的差異化競爭與互補共生,也將繼續為中國消費市場注入活力與創新。
對于投資者而言,理解這五家企業各自的競爭優勢和風險點,將有助于把握中國消費板塊的投資機會;對于商場運營者而言,合理配置這些品牌的比例和位置,將是提升商業績效的關鍵之一;而對于消費者而言,“肯優麥瑞蜜”的普及意味著無論走到哪個商場,都能享受到這些值得信賴的品牌服務,這或許就是這個有趣現象背后最樸實的商業真諦。
該文為BT財經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擅自使用、復制、傳播或改編該文章,如構成侵權行為將追究法律責任。
作 者 |元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