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三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資產處置按下“加速鍵”。8月5日,甘肅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甘肅銀行”,02139.HK)發布的一則公告,引發金融圈關注。該行公告稱,其與甘肅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甘肅資管”)簽訂資產轉讓合同,擬以153億元出售資產包,規模之巨,業界少見。不過,甘肅銀行預計本次資產出售仍將帶來1.26億元的負面財務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為緩解不良資產壓力,改善資產質量,甘肅銀行在過去4年連續8次向地方AMC甩賣資產,接盤方全部為甘肅資管。根據公告披露的數據計算,上述8次資產出售累計為甘肅銀行帶來24.44億元的虧損。
![]()
轉讓問題金融資產超百億元,產生負面財務影響過億元
為了控制總量風險,提高盈利能力,甘肅銀行近幾年頻頻“虧本處置”不良資產,規模力度逐年加大。
甘肅銀行8月5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該行所出售資產為其所持有的若干低效益資產所組成的資產包,包括信貸資產及金融投資資產。信貸資產主要為貸款,行業分布包括批發和零售業、房地產業、制造業、采礦業,本金總額為40.85億元。金融投資資產的本金總額為137.79億元,包括信托產品76.23億元、資管計劃40.98億元、債券18.59億元,以及私募基金1.99億元。
公告顯示,甘肅銀行將收到的資產出售事項的代價為153億元,其中首付款80億元,剩余代價73億元將在五年內分期支付。在考慮時間價值后,剩余代價的現值估計約為67.96億元,資產出售事項的代價總現值約為147.96億元。根據所出售資產的賬面凈值及代價現值估算,預計資產出售事項將產生的負面財務影響約為1.26億元。上述估計或有別于資產出售事項的實際財務影響。
![]()
值得一提的是,甘肅銀行本次所出售資產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的未經審計稅前虧損及稅后虧損已分別達到人民幣9.03億元、人民幣6.77 億元,已超過該行當年5.85億元的歸母凈利潤。
甘肅銀行認為,資產出售事項有利于改善本行資產質量,減少撥備及資產減值損失的計提,可以進一步優化相關財務指標,提高盈利能力。同時,資產出售可降低本行風險加權資產,并提高資本充足率,這也是盤活信貸資源、提高抗風險能力的有效辦法。
業內觀察,甘肅銀行本次擬大手筆轉讓的資產包,預計主要是該行以往若干年問題資產的積累。值得一提的是,轉讓資產中,金融投資資產占比77.13%,說明該行的投資業務已具有相當規模,不過,問題金融投資資產達到超百億元規模,似乎在資管工作方面該行后續還有明顯的優化空間。
實際上,盡管有過億元的“負面財務影響”,但本次轉讓一旦落實,甘肅資管將于合同生效后5個工作日內立即支付80億元首付款、直接改善甘肅銀行現金流,相對來說比較劃算。
對于所得資金的用途,公告表示,資產出售事項所得資金將用于甘肅銀行一般營運資金。該行將進一步優化資產結構和信貸投放結構,加大服務實體經濟力度,有力支持甘肅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市值蒸發257億港元,潛在信貸風險較大
事實上,這并非甘肅銀行首次向甘肅資產虧本出售資產。
新黃河記者梳理發現,算上本次轉讓的低效益資產包,從2021年以來,甘肅銀行共向甘肅資管轉讓8次不良資產 。其中,今年6月30日,甘肅銀行將本金及利息合計約1.89億元的債權資產以3666.06萬元的價格轉讓。此舉旨在緩解該行不良資產壓力,同時也是通過市場化手段盤活信貸資源,降低資產損失,提高資產質量。
數據統計,在2021年至2024年間,甘肅銀行曾6次向甘肅資產甩賣資產。分別在2024年12月(兩次)、2024年6月、2022年12月、2022年7月和2021年10月,出售6.53億元、5644.72萬元、3.30億元、5.88億元、17.46億元、5.08億元的資產,代價分別為1.15億元、1050萬元、5261萬元、1.42億元、5.28億元、1.04億元,折扣基本在一折到三折之間。根據公告披露的數據計算,4年來8次資產出售累計為甘肅銀行帶來24.44億元的虧損。
![]()
年報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4年,甘肅銀行營業收入分別為64.93億元、62.78億元、65.27億元、66.65億元、59.54億元,同比增速依次為-10.2%、-3.3%、4.0%、2.1%、-10.7%,2024年營收規模和增速均創五年新低。同期相應的凈利潤分別為5.62億元、5.73億元、6.04億元、6.47億元、5.85億元,同比增速為10.0%、1.9%、5.3%、7.0%、-9.6%,2024年亦為五年來首次出現凈利潤負增長。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2024年末,甘肅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93%,較2023年末減少0.07%,撥備覆蓋率為134.05%,較2023年末微增0.66個百分點,兩項指標雖有所改善,但仍低于同期商業銀行平均水平。此外,該行的個人貸款資產質量承壓明顯,2024年零售不良貸款率高達4.01%。在資本市場上,甘肅銀行于2018年登陸港交所,但股價自上市初的高點已跌去90%,最新價格為0.29港元。目前,其總市值由高峰時的近300億港元縮水至43億港元,蒸發了257億港元。當前,甘肅銀行股價已處于“仙股”水平(低于1港元),反映出投資者信心的嚴重不足。
更值得警惕的是貸款集中度風險和關聯貸款問題。根據2024年中期報告:甘肅銀行前十大借款人貸款總額約269.9億元,折合占監管資本凈額的86.44%,單一最大客戶貸款余額80億元,占資本凈額25.62%,遠超監管要求的10%上限。這一數據意味著,該行信貸高度集中于少數大客戶,一旦某重大客戶資金鏈斷裂,銀行將面臨巨額壞賬風險。
![]()
接盤方層面,甘肅資管是甘肅省內的第一家持牌地方AMC,成立于2016年3月24日,注冊資金為人民幣20億元。甘肅資管主營業務包括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投資和處置;對外投資;財富及資產管理;財務、投資、法律、風險管理、資產及項目評估咨詢和顧問及有色金屬投資和交易等。
專家認為,未來不良資產的來源會進一步拓展,涵蓋至更廣的風險范疇,業務領域也會變得更加分散,相應地,處置周期也會進一步拉長。在此背景下,地方AMC的業務模式將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不良資產包,也不再是簡單地提供資金解決流動性問題,而是需要真正盤活存量資產,針對不良資產本身開展定制化的全方位紓困。
來源:新黃河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