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170篇原創筆記
前言
《瓦爾登湖》作者梭羅說過:
“我們終生尋找的,往往并非新的風景,而是看待風景的新方式。”
記得年輕時,難免落入“比較”的俗套。親朋好友間雖未明說,但有意無意總會提及收入、職務、地位,借此彰顯出眾。
而40歲后,伴隨著閱歷的日漸豐富,自然而然發現:
真正的“得到”,其實是一場安靜的修煉。堅實的內心,才是生命中最獨特的那道風景。
01 手藝,才是最足的底氣
作家申賦漁在《匠人》書中寫道:
“生活中所需的一切,曾經就在家前屋后。那時的日子直接、新鮮,那時的人們以情相待,用心相處。”
在職場,人們對“安全感”的理解各不相同。更諷刺的是,背景、人脈、向上管理,往往成了很多人追逐的底氣。
而真正的匠人早已明示: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科技如何飛躍,過硬的手藝,才是普通人最足的底氣。
職場人的手藝,不是指那些“非遺”手作,而是把工作中的“真東西”,磨煉成到哪都有一席之地的“硬通貨”。
因為,重復、瑣碎、成長無法具象化的工作,不會得到別人的仰視,更無法體現你能創造的真正價值。
如果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也請記住:本職之外,一定要修煉一分能抵擋風暴的本事。
在如今這個時代,真正的“鐵飯碗”不是體制,也不是頂尖企業的工位,而是隨時隨地都能養活自己,這才是手藝的真正魅力。
02 情緒,才是最高的成本
幾乎所有企業都把“成本”視為重中之重,對于我們來說,選擇工作除了薪資外,也會考慮通勤時間、出差補貼等隱形成本。
最近這幾年,甚至學到了一個新詞:溝通成本。可見,在追求利益的道路上,創新永無止境。
但工作久了,見過很多事壞在“一時之氣”,也見過不少機會毀于“無心之言”,深深覺得:
情緒,才是普通人最高的成本。
電影《飛馳人生》有句臺詞說得透徹:
“你看著世界上有多少人,不是因為技術不行輸的,是因為心里著急輸的。”
職場上,當你被焦慮所驅使,被挫敗感撕扯,被無效攀比操控時,失去的絕不只是冷靜判斷力,更是把精神主權拱手相讓。
時刻保持情緒穩定,你就不會為無謂的沖突內耗,把精力專注在值得的人和事上。
03 認知,必須不斷的刷新
20年前,第一次用彩屏手機時,細膩的色彩,讓我完全忽略它的核心部分,本質上是一格格方塊。
10年前,某知名電子園區熙攘的人群讓我吃了一驚,根本無法想象,2年后,60%的崗位被機器人取代。
日新月異的時代,印證了一個樸素的哲理:
“人永遠無法想象超出自己認知的事情。”
現代人與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也不就是認知帶來的信息差?
當你被困于現狀難以動彈,橫沖直撞尋找一絲希望,大多機會渺茫。更該明白的是:
每一次認知刷新,都意味著打開一扇未知的門,那里或許藏著真正能讓你掙脫束縛的出路。
世界上沒人能讓時代顛覆,唯有與時俱進的認知,才能緊跟變遷的腳步。
寫在最后
《小王子》書中有句箴言:
“真正重要的東西,眼睛是看不見的。”
當你不再執著于“求而不得”,轉而耕耘內心的沃土,終究會明白:
所謂的水到渠成,不過就是全力以赴后的自然而然。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