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老白第235篇原創筆記
前言
上周末閑著無事,打算重溫《黑神話悟空》這款國產神作。
沒曾想,人到中年,手指早就跟不上腦子,第一關就被小boss折磨的欲仙欲死。
兒子在旁幸災樂禍:“你不是說,關關難過關關過,事事難熬事事熬嘛。別急,慢慢熬。”
一氣之下,我關了電腦。在他哈哈大笑中,突然醒悟:
人生不也一樣?職場上,尤其常見3重關,每一重都是成長的洗禮,每一關都是生命的課題。
01 想要改變環境
入職第一份工作時,看著陳舊的辦公樓,掉漆的辦公桌,我覺得,這簡直是個枷鎖。
電腦用不熟練的領導,習慣手寫領料單的同事,又讓我深信:
打開這把枷鎖的鑰匙,非我莫屬。
直到無情的現實,用冰冷徹骨的寒水徹底澆滅年少輕狂的熱情,才想起《莊子》中的那句話:
“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其實,改變環境的沖動并沒有錯,它本身就意味著對完美的追求,和對成功的執著,是人類最珍貴的本能之一。
但對職場來說,諸多深層因素,絕非任何人朝夕之間就能隨手改變。
歸根結底,對抗環境,或遇到挫折就換個環境都不是通關秘籍。適應它,融入它,理解它,才能找到關鍵點,再慢慢修復它。
02 嘗試改變他人
35歲左右時,我很贊同一個觀點:
“永遠不要試圖去改變任何人,包括你的兒女、伴侶、父母。”
那時,作為部門負責人,想用成績證明自己的最大難題,就是怎么做好團隊管理。
工作時,既希望伙伴們更主動、更高效,也期待他們更負責、更周到;又奢求領導更專業、更放權;還盼著孩子更聽話、更懂事。
不知不覺間,我就變成了別人眼中“喋喋不休的說教者”。
最扎心的是,到頭來發現除了自己,什么都沒變。
與其說人性都有偏執,不如明白,每個人都不喜歡身邊圍滿“老師”。
“改變他人”這道關卡的難度在于:人與人不可能長期保持同一思維,改變源于理解,而非要求;在于找到動力,而非強加意志。
03 接受改變自己
40歲后,熬過“環境”和“他人”的兩重關,我認清了真相:
這個世界上,唯一能真正改變的,只有自己。
于是,愈發喜歡《道德經》這句箴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它完美詮釋了:改變自己,不是對目標的放棄,也不是對現實的妥協,而是種高層次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解脫。
職場上,當你從外求轉為內省,真正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時,你會發現:
因為更專業,領導更看重你;因為會傾聽,同事更配合你;因為懂激勵,下屬更信賴你。
所以,“改變自己”,絕非否定自己,而是為了改變思維,從而更好的做回自己。
寫在最后
很喜歡一句話:
“人生的成功,不是改變了多少外界事物,而是在改變自己的過程中,給身邊人帶來多少積極影響。“
是啊,人生如鏡,半生修行,修的不是改變環境,而是:
正視堅定的內心,守護珍貴的初心,從而擁有一段完美的旅行。
共勉~
感謝你讀到這里,想必我的文字讓你有所感觸。
歡迎你點個關注,讓老白有機會見證你的進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