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的人天天在學習。收藏夾里全是干貨,腦子里全是概念。但你讓他做點事,他兩手一攤,說“我還沒準備好”。——這是“學而不思”,學成了個書呆子。
還有的人天天在想。商業(yè)模式能聊三天三夜,宏大敘事能指點江山。但你讓他去跑個業(yè)務,他拉不下臉。——這是“思而不做”,想成了個空想家。
還有的人天天在干。像個沒頭蒼蠅,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什么都敢試,什么都做不長。——這是“做而不學”,干成了個莽夫。
真正厲害的人是什么樣的?他們都活在一個“閉環(huán)”里。
這個閉環(huán),極其簡單,就三件事:學習、思考、行動。
但大多數(shù)人,都只做了其中一件事,或者兩件事。然后,卡在那里,一輩子。
第一步:學習——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素材庫”。
這一步,解決的是“輸入”的問題。
你得有東西,能往腦子里裝。
但什么叫真正的“學習”?
不是囫圇吞棗,不追求數(shù)量。
真正的學習,是帶著“問題”去輸入。
我認識一個做營銷的朋友,特別厲害。
他學習的方式,就很有意思。他從來不系統(tǒng)地去讀什么營銷理論。
他看到一個爆款廣告,他會立刻去拆解:它想解決什么問題?(學習它的洞察)
它的文案,第一句話為什么這么寫?(學習它的鉤子)
它的用戶,為什么會愿意轉發(fā)?(學習它的傳播機制)
你看,他不是在“看熱鬧”,他是在“偷功夫”。
他把所有看到的成功案例,都拆解成一個個可以被自己吸收、利用的“零件”,然后存進自己的“素材庫”里。
這種學習,是功利性的,但極其有效。
![]()
第二步:思考——把“素材”,加工成自己的“武器庫”。
這是最關鍵,也是最拉開差距的一步。
光有素材,沒用。你得把那些零件,組裝成你自己的武器。
怎么組裝?
兩個字:連接。
把那些看似毫無關聯(lián)的東西,連接起來。
你從A領域學到的一個原理,能不能用到B領域?
你從歷史故事里看到的一個計謀,能不能用到今天的商業(yè)競爭里?
你從生物學里看到的一個進化模型,能不能用來解釋公司的發(fā)展?
查理·芒格,就是這方面的大師。
他腦子里,裝滿了各種不同學科的“思維模型”——物理學的、生物學的、心理學的……
當他遇到一個投資問題時,他會同時調用這些模型,從不同的角度去審視它。
他說:“如果你只有一個錘子,你看什么都像釘子。”
而他,擁有一個裝滿了各種扳手、鉗子、螺絲刀的“武器庫”。
思考,就是把你學來的那些“死知識”,變成能解決問題的“活武器”的過程。
![]()
第三步:行動
這是閉環(huán)的最后一環(huán),也是最難的一步。
因為“行動”,意味著你要直面風險,接受“考驗”。
你思考得再周密,不落地,都是紙上談兵。
我見過最可惜的,就是那些“思考的巨人,行動的矮子”。
他們腦子里有無數(shù)絕妙的想法,但沒有一個,變成現(xiàn)實。
為什么?
怕失敗,怕被人看不起。
而真正的高手,都有一種“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狠勁。
在他們的認知里,最深刻的學習,不是來自書本,而是來自“反饋”。
尤其是來自“失敗的反饋”。
你只有真的去做了,真的失敗了,你才能知道,你的思考,到底錯在哪里。
然后,你帶著這個新的“問題”,回到第一步,重新開始“學習”。
學習 -> 思考 -> 行動 -> 反饋 -> 帶著新的問題去學習……
這就是那個“閉環(huán)”。
![]()
結語
真正的成長,是一個周而復始的閉環(huán)。
只要你堅持推動它,讓它轉起來。
它的速度會越來越快,快到有一天,你會被它自身產生的巨大慣性,帶到一個你從未想象過的高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