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歐陽睿 來源 | 4A廣告文案
今年車圈最神的營銷,恐怕除了小米汽車YU7賣爆破紀錄之外,還要添上一筆,那就是保時捷的神級回復。
當友商還在用參數互撕時,保時捷僅用兩條評論,直接好感拉滿,實現了降維打擊 ,讓人拍案叫絕。
原來最頂級的商戰,是玩起了“人文關懷”。
![]()
保時捷的兩條神回復
讓網友直呼“破防了”
故事得從一個熱門視頻說起,畫面中,一個背包男生站在展臺前,靜靜欣賞眼前的保時捷911,配文是“那么近,又那么遠”。
![]()
這句話瞬間戳中無數普通人的心,畢竟保時捷911對大多數人來說,確實是“看得見摸不著”的夢想之車。
然而,保時捷官方竟然在評論區現身,并留下一句神回復:“當男孩看上了一臺跑車,這臺跑車也看好這位男孩。”
沒想到這是真官方,這句話一出,網友炸了。
![]()
![]()
甚至還有人做了圖:
![]()
圖源:抖音評論區
為什么這句文案讓無數網友動容?
因為保時捷沒有居高臨下,而是平視夢想。
它用“互相看好”拉近了品牌與普通人的距離,讓豪車不再是冰冷的奢侈品,而是一個“等待知己”的伙伴。
有網友翻出友商某品牌高管的文案進行對比:“有些科技,無法平權,尊貴的人,優先享受”。
![]()
不難發現,友商高管的話,無形之中劃分了階級,強調尊貴有別,讓人聽著心里很不舒服;
而保時捷則反其道而行之,傳遞出一種平權的理念,讓大家覺得,無論貧富,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都值得被尊重。它不劃分階級,沒有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而是強調平權,用“互相欣賞”傳遞溫暖,讓用戶感覺被尊重。
這一對比,高下立判,保時捷憑借這一句回復,成功收獲了一大波路人粉,不少網友直呼:“就沖這文案,以后有錢了一定買保時捷!”
![]()
保時捷的“評論區文學”
把奢侈品寫成“人生勛章”
更絕的是車主曬出舊車與嶄新保時捷同車牌的對比圖,配文“總要經歷一段無人問津的日子”。
保時捷的回復像一位老友的擁抱:“然而你交出了滿分答卷。”
![]()
這位車主的故事其實是無數奮斗者的縮影。
或許他曾經每天在擁擠的地鐵里被擠得喘不過氣,為了拿下一個項目熬夜加班,吃著最便宜的外賣,省吃儉用就為了離自己的夢想更近一步 。那輛舊車,見證了他的風里來雨里去,是他在無人問津日子里最忠實的伙伴,陪著他度過了一個又一個為生活拼搏的日夜。
如今,換上保時捷,不僅僅是交通工具的升級,更是他人生階段的跨越,是多年努力得到回報的象征。
而保時捷官方 “然而你交出了滿分答卷” 的回復,就像是為他這段奮斗歷程畫上了一個完美的句號,同時又開啟了新的篇章。
它肯定了車主多年的努力和付出,把買保時捷這件事,從單純的物質消費,變成了對奮斗者的認可和褒獎,又升華了提車的高光時刻。
其實,保時捷的神回復不止這兩句,此前還有“有的車就是擁有穿越時間的能力”。
![]()
這種充滿人情味的共情力,讓網友覺得,保時捷賣的不是車,是對你整個青春的頒獎詞。仿佛在說:“你的努力,我都看到了。”
而網友們也被保時捷的高情商和人情味所打動,紛紛在評論區為保時捷點贊。
![]()
網友銳評:“銷冠到哪都是銷冠”。
![]()
無獨有偶,小米汽車也曾有過類似充滿溫情的回復。
有人問月薪六千能買小米 SU7 嗎,小米汽車回復到:
“量力而行,小米是生活的點綴,不是未來的枷鎖” 。
![]()
月薪六千的人,在大城市里可能要為房租、生活開銷發愁,買一輛心儀的汽車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小米沒有鼓吹消費主義,沒有讓消費者為了追求一輛車而背負沉重的債務,而是給出了 “量力而行,小米是生活的點綴,不是未來的枷鎖” 這樣的回復,這是站在消費者角度的貼心考量,主張理性購買,讓人好感倍增。
它傳遞出的信息是:消費應該是讓生活變得更好,而不是成為生活的負擔,買車可以是夢想,但不能以犧牲未來的生活質量為代價。
無論是保時捷對車主奮斗歷程的肯定,還是小米對消費者經濟狀況的體諒,都體現了品牌在營銷中的人文關懷。
正如網友所說,“為什么他們會打動人?因為他們把人當人。”
![]()
不得不說,文字的力量是無窮的,保時捷和小米的這些神回復,用恰到好處的語言,擊中了人們內心最柔軟的地方,讓品牌不再是冰冷的商業符號,而是充滿溫度和情感的伙伴,也讓我們看到了優秀文案在品牌營銷中的巨大魅力。
![]()
保時捷的“格局型文案”
連雷軍都服氣
保時捷的神回復不止這兩條,它在面對競爭對手時,同樣展現出極高的格局。
首先是小米破紀錄,保時捷直接“點贊中國制造”。
今年2月,小米SU7 Ultra以2分09秒944的成績,超越保時捷Taycan Turbo GT,成為上海國際賽車場最速量產車。
面對“被超越”,保時捷不僅沒酸,反而在微博發文祝賀:
“恭喜小米汽車新圈速。此刻,點贊中國制造,也致敬所有心懷夢想的挑戰者和探索者。 ‘生于賽道,馳于公路’是保時捷不變的信條。自356誕生的七十余年來,每次向技術極限的挑戰都使我們變得更加強大。讓我們在下一個‘賽道’再見!”
![]()
這句文案的高明之處在于,不貶低對手,反而升華主題:保時捷沒有糾結輸贏,而是把話題拉到“中國制造”和“行業進步”的高度,格局直接拉滿。
強調品牌底蘊:“生于賽道”四個字,既點明了自己的賽道基因,又暗示“一時的勝負不影響長期地位”。
網友調侃:“雷軍讀了十遍,才發現這是‘溫柔刀’。”
![]()
還有面對“米時捷”爭議,保時捷回應也同樣格局盡顯。
小米SU7因外觀酷似保時捷Taycan,被網友戲稱“米時捷”。面對抄襲爭議,保時捷高管高情商回應:“好的設計總是心有靈犀。”
![]()
這句回應堪稱高情商典范,既沒有直接指責小米,給對方留足了面子,避免了一場可能的輿論風波和品牌之間的正面沖突,又巧妙地暗示了自己在設計領域的領先地位和獨特性。
![]()
在設計領域,相似的設計理念和風格可能會在不同品牌的產品中出現,保時捷的回應承認了這種創意碰撞的可能性,同時也強調了自己設計的經典性和難以超越性。
既回避口水戰,又自封“美學標桿”。這招“以捧代懟”,連雷軍都服氣:“保時捷是永遠的神。”
保時捷的高情商回復,贏得了格局,也贏得了人心。
![]()
![]()
![]()
當然保時捷除了會寫暖心的回復文案之外,面對對手的挑釁,同樣霸氣側漏。
此前面對小米汽車多次宣傳要趕超保時捷,保時捷在上海國際賽車場上投放的一組戶外廣告文案是:
「廣告里誰都可以說趕超保時捷,上賽道就不一定了」
![]()
改編自1992年經典文案,用歷史底蘊碾壓浮躁口號。
另一句“生于賽道,不斂鋒芒”,則把技術自信寫成了“貴族宣言”,同樣彰顯保時捷在跑車賽道上的極致駕駛體驗和賽車行業領先地位。
![]()
兩者互動創造了“神仙打架”的爽劇感,用戶既愛看技術對決,更愛看“英雄惜英雄”的戲碼。保時捷捧小米,反而鞏固了自己行業標桿的地位。
![]()
營銷的終極戰場是“人心”
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品牌之間的競爭早已不僅僅局限于產品本身的性能和價格,營銷手段的創新和品牌形象的塑造變得愈發重要。
保時捷用它的格局和情商,向我們展示了一個豪華品牌應有的風度和擔當,它讓消費者感受到,保時捷不僅僅是一輛車,更是一種夢想的象征,一種對奮斗者的認可 。
小米則以其貼近消費者的姿態,用溫暖、理性的語言,贏得了消費者的信任和喜愛,讓人們看到了一個科技品牌的人文情懷。
保時捷和小米的案例證明:當代營銷的勝負手,早已從參數對比轉向情感共鳴。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早已厭倦了硬廣和口號。真正能打動人的,永遠是那些有溫度、有格局的文案。
保時捷和小米的神回復證明了一點:品牌營銷的終極戰場,不在參數表,而在人心。
對于其他車企來說,保時捷和小米的神回復文案無疑是很好的借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