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美,已經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習慣在線上平臺購買鮮花了。
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2024 年在線鮮花配送市場規模達約 77 億美元,預計未來幾年以 6.8% 的復合年增長率穩健擴張。
這背后的改變,主要來源于都市消費群體。
一方面,高密度的“公司—住宅—商業中心”軌跡,推高了區域的租金門檻,加之鮮花屬于“高損耗、重人工”行業,傳統實體門店難以維持正常運營。
另一方面,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消費者難以抽出固定時間前往花店選購——線上購買以“隨時隨地下單、送達即是驚喜”的方式,精準契合了他們對效率和體驗的雙重需求。
國際鮮花物流企業Cargo?Flowers的報告指出,現代都市消費者最看重的是“隨時瀏覽 + 按需配送”,這一特性對線上平臺形成天然偏好。
在這樣的趨勢下,英國品牌Bloom?&?Wild借助“信箱花束”(Letterbox Flowers)這一創新形式在市場上脫穎而出——其專屬扁盒包裝可直接投入家庭信箱,大幅降低收貨門檻。2021年就實現了1.5 億英鎊的營收,成為英國在線花卉市場的領頭品牌 。
![]()
Bloom?&?Wild不僅被行業分析視為“在線花禮市場革新者”,也因其簡潔優雅的收貨體驗和環保定位,被本土消費者廣泛分享和推薦。
對于正在布局歐美市場的中小跨境賣家和出海品牌運營人員而言,Bloom?&?Wild構建的“洞察都市生活痛點→產品形式創新→數字化運營”完整路徑,具備極高的借鑒價值。
一、用理念指導產品差異化
Bloom?&?Wild不僅是一家在線花店,更是一場以“Caring?Wildly”(全情關懷)為核心的品牌運動。在他們看來,鮮花不僅是商品,更是人與人之間情感紐帶的載體。
品牌在官網宣言:“我們不僅送出禮物,更幫助你以全情之心去關懷”。正是這份理念,驅動了從產品形態到供應鏈乃至包裝方式的全方位創新。
在多數場景下,鮮花的本質在于“驚喜”,Bloom?&?Wild 將這一理念注入“Letterbox Flowers”——可扁平化的信箱包裝,讓花束化身一封情感信件。品牌創始人Aron Gelbard的曾公開表示:“我們想要確保,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讓關懷到達對方手中”。
![]()
除了日常的鮮花更換場景以外,Bloom?&?Wild還會定期推出應季與節日系列產品——從母親節的溫柔粉彩,到圣誕節的歡愉紅綠,再到“Just Because”精選。
當新品上線之際,他們會在社交平臺和郵件中以“真實顧客故事”為導入,展示用戶如何用一束花點亮平凡日子。正如官網所述,“Caring wildly is a celebration of the little things we all do for each other every day”。
這種以人情溫度為出發點的產品節奏,不僅增強了品牌與用戶的情感共鳴,也顯著提高了復購率——Bloom?&?Wild 的訂閱服務用戶中,超過?60% 會續訂第二期以上。
而“Doing business differently—for good”(為美好而創新)則是Bloom?&?Wild的另一大核心價值。
在花材來源上,品牌只與通過可持續認證的種植者合作,確保從農場到用戶手中的每一朵花都符合環保標準,且所有包裝采用 100% 可回收或可堆肥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包裝里從不會添加多余的宣傳單,只有簡潔的說明,以此確保用戶不論是送給自己還是送給親朋,感受到的永遠是真誠的互動而非冰冷的“群發”。
總的來說,Bloom?&?Wild是一個真正將“Caring?Wildly”這一品牌理念落地并持續優化的品牌,從信箱花束的便捷驚喜,到可持續材料的生態關懷,再到拆箱體驗的儀式感,每一處細節都在傳遞品牌精神。
而這也是最打動歐美消費者的一點。
二、品效合一的社媒運營策略
正是由于這種對品牌理念的深度投入,Bloom?&?Wild的社媒體運營策略也被確立了相同的基調。
品牌首先在Instagram上精心打造“花藝生活”場景,以系列化內容帶領用戶體驗產品魅力。
他們從最基礎的“信箱花束修剪與擺放”教程入手,通過 Reels 和 Stories 發布簡潔易學的花藝短視頻,教消費者如何用附贈的小花剪在家中布置花瓶,不僅延長花期,更讓用戶在動手中真正參與到“Caring?Wildly”的關懷儀式里。
隨著視頻下方品牌故事和溫馨文案的呼應,用戶由最初的觀望,迅速轉化為愿意嘗試的“一把手剪花者”。
此外,運營團隊還結合節氣與節日策劃專題開箱,譬如母親節前夕以“孩子為母親準備驚喜花束”為主題,選取 15–30 秒的短片,配合輕快的背景音樂與溫暖敘事,讓觀眾在刷屏中被情感牽動。
![]()
![]()
這種“場景式營銷”既與品牌“關注每一個小瞬間”的價值觀呼應,又大大強化了用戶在節日下單的沖動。
正是得益于這些具備高度洞察力和人情味的內容,Bloom?&?Wild的官方賬號吸引了27.3萬的用戶關注。但這還不夠,從整體來看,這些自制內容對品牌在公域傳播的幫助還是比較有限的。
為此,品牌還在Instagram上選用腰尾部KOL進行紅人合作,以貫穿全年、分散投放的方式穩步擴展聲量。
2023年,Bloom?&?Wild集中合作了37位家居與生活方式領域的腰尾部KOL,用于推廣品牌的新產品——有機花束。然后品牌承諾每售出一組就會向自然保護組織“Rewilding Britain”捐助1英鎊。
Stina就是其中之一,她本身就是一個園藝師,運營著一個名為thehackneygardener的社媒賬號。在具體的合作視頻中,Stina以“Rewilding Your Garden(讓你的花園回歸原始)”為題,向大家解釋了這么做的原因,不僅僅是為了多樣性,更是為了欣賞和了解真實的花朵。
![]()
![]()
這條以聯合發帖功能發布的帖文收獲了3.43萬的播放、802的點贊和30條評論,對于一個尾部的垂類園藝博主來說,這個數據也算不錯。
Bloom?&?Wild這次集中執行的紅人合作最終觸達了大約82.5萬人,累計獲得近3萬次互動,平均互動率高達3.56%,且每次互動成本僅 0.17–0.32 美元,考慮到其中大多都是英國的本土用戶,這個成本控制是非常成功的。
三、DTC品牌的成功幾乎都是社媒運營的成功
另外,節日也是Bloom?&?Wild的重要營銷環節。每到關鍵的節日——母親節、父親節、情人節的時候,品牌就會將自制內容、UGC 素材與 KOL 合作統一編排,形成節日營銷閉環。
先是在Feed流中發布自制內容,中間插入真實用戶的開箱場景,然后再放出品牌專屬折扣碼的勾子,最后通過 DM 回訪活躍用戶,邀請他們參與抽獎活動。
![]()
這樣一套流程下來,品牌既可以讓潛在用戶在不同觸點中反復接觸品牌信息,還能將營銷轉化與用戶二次參與緊密連接。
而且,這一整套策略還不斷與私域深度聯動,品牌會在 Stories 中發布“訂閱用戶專享”貼紙,將粉絲引流至官網注冊訂閱服務,并通過郵件營運推送花藝保養攻略與直播教學,既鞏固了在社媒上建立的情感連接,也在私域渠道中實現了生命周期價值的最大化。
根據品牌合作過的第三方郵件服務平臺的報告顯示,通過這種社媒→私域的銜接,Bloom?&?Wild的訂閱續費率提升 12%,老客復購率增長近 20%。
總的來說,Bloom?&?Wild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社媒運營的成功,正是通過從內容到社群、再從社群到私域的無縫銜接,將“Caring?Wildly”的品牌理念一次次落地到用戶的視覺、情感和購買決策中。
對于中國出海品牌而言,這一思路可歸納為:先用產品體驗埋下情感種子,再以多元內容和真實分享撩動用戶,最后通過精準紅人和節日營銷閉環,以及私域聯動,實現高效轉化與持續運營。
如果你的品牌也希望和一樣Bloom?&?Wild高效運行內容驅動下的增長飛輪,那么歡迎咨詢我們。
SocialBook掌握來自北美、歐洲、南美、東南亞、澳新、中東等全球八大地區2億+紅人資源,涉及科技、電商、游戲、金融、美妝、時尚、家居、社交、美食、旅游等眾多行業,為你的品牌提供專業的海外營銷服務。
我們擁有常駐海外的本土營銷團隊,對海外市場的理解更深入。能提供從創意策劃、紅人管理到項目執行的全套服務。除紅人營銷以外,SocialBook也能在線下活動、品牌聯名、明星代言、媒體PR等領域為出海品牌提供一站式專業服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