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摘要
由于經濟的低速增長,消費者降級消費日趨明顯,眾多不為人知的白牌企業逐漸擴大了銷量,但是白牌也希望成為名牌,于是網紅營銷成為白牌品牌化進程中的破圈關鍵。本文使用單案例研究法,基于品牌資產趨勢模型,利用扎根理論,以代表性企業比比贊來討論網紅營銷如何驅動其品牌破圈。研究結果表明比比贊通過達人建聯、情感綁定、流量轉化實現消費者行為產生,進而提升品牌認知度、認知質量以及消費者滿意度,完成品牌化,完成其品牌“認知—行為—情感”的三級跳躍。
關鍵詞
網紅營銷;比比贊;白牌;品牌化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overall economic environment tends to low growth, consumers are more rational, and many unknown white-labels have gradually expanded their sales, but white-label enterprises are not willing to be unknown forever, so Internet celebrity marketing has become the key to breaking the circle in the process of white-label branding. This article uses a single case study method, based on the brand asset model, and using the rooting theory to discuss how Internet celebrity marketing drives its branding to break the circle with representative enterprise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Bibizan promotes consumer behavior through talent building, emotional binding and traffic transformation, thereby improving brand awareness, cognitive quality and consumer satisfaction, completing branding, and completing the three-level jump of its brand “cognition-behavior-emotion”.
Keywords
Internet celebrity marketing; Bibizan; White label; Branding
1.引言
隨著消費者日趨理性,低價優勢不斷放大,白牌一時風光無限。為了應對這種情況,更多平價、中高端價位的本土品牌開始主動降價,或開發起售價更低的產品,來抵抗市場上的“平替”風氣。另外白牌因為只有“產品”沒有“品牌力”而飽受詬病,而且白牌產品同質化競爭嚴重,缺少產品辨識度。沒有品牌力的白牌企業不得不快速研發和推出新品,畢竟一旦沒有新品來刺激用戶,電商平臺總交易額(GMV)就會快速下降。同時白牌渠道成本也在不斷上升,傳統商超的入場費已占產品售價的30%~40%。如何提升白牌的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重新贏得市場逐步成為白牌企業的經營重點。
同時我們也看到社交媒體平臺已成為企業營銷競爭的核心陣地。從短視頻直播到話題標簽互動,社交媒體的高黏性生態讓網紅能夠以更自然的方式觸達目標受眾,放大了網紅營銷的影響力,也推動了品牌營銷從傳統廣告向人格化、場景化傳播的轉型升級。尤其對于白牌企業來說,傳統品牌營銷方式可能會使白牌產品面臨投資回報率下降。而網紅營銷可以有效促進消費者與品牌的互動, 在成本不會大幅提升的情況下為普通消費者營造共情、共鳴和溝通場景[1],提升品牌口碑,從而更有效保留消費者。
總而言之,網絡環境下,白牌企業需要更有利的營銷模式來應對來自強勢品牌的挑戰和渠道成本的不斷提升,因此白牌產品如何通過網紅營銷來實現品牌化,提高品牌驚蟄管理,使其在眾多產品中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擇是所有白牌企業急需解決的重要課題。
2.國內外研究現狀
2.1白牌發展現狀
“白牌”通常是由中小廠商生產的無品牌產品或消費者對其品牌認知度較低的產品。面對這類商品,消費者在購買時不考慮品牌價值,更多關注功能與性價比[2]。具體來說,艾媒咨詢CEO張毅向《中國經營報》記者指出:“白牌通常指沒有明確的品牌標識或者商標的產品,但是它們是合格的產品。消費者購買這些產品主要關注其使用功能和質量本身。通常來說,與品牌產品相比,白牌缺少品牌的溢價部分。”[3]
關于白牌的發展,劉穎(2024)明確指出白牌產品在品牌建設、質量管控和市場認可度方面困難重重,難以樹立優質品牌形象。缺乏品牌歷史沉淀與大規模市場推廣,使其在競爭中處于劣勢,面臨消費者固有認知和市場競爭的雙重挑戰[4]。但白牌的崛起不可忽視。在量販零食領域,黨鵬(2024)指出“白牌”零食憑借價格優勢和靈活渠道策略實現崛起,推動了渠道變革[5]。樊駿(2024)也提及量販零食領域中白牌產品的發展沖擊了傳統品牌格局,表明白牌產品在部分市場憑借自身特性逐漸嶄露頭角,贏得了一定市場份額[6];在工業經濟領域,衛明(2023)提出恒玄科技不斷擴展品牌客戶的深度及廣度,成為其重要的競爭優勢和商業壁壘,逐步擺脫了成立初期白牌芯片廠商的底端身份[7]。根據艾瑞咨詢發布的《2023年中國消費者洞察白皮書》,65.2%都認為應該把錢用在刀刃上,最大化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可以看出消費者更加注重性價比,白牌商品價值逐漸凸顯。
2.2網紅營銷發展及對品牌化的影響
網紅可以簡要地理解為在社交媒體等網絡平臺積累粉絲和影響力,并在其領域獲得關注的人群[8]。它將社交網絡平臺與電商購物平臺相結合,將其在社交媒體上所擁有的流量轉換成對產品的購買能力,是一種進行定向營銷的“粉絲經濟”模式[9]。
有影響力的明星、網紅,影響粉絲黏性和文化生態圈的形成,信息可以輻射更廣泛領域,實現“品牌溢價”[10]。而且,網紅直播營銷也可提高平臺、品牌的人氣和影響力,快速提升品牌曝光度,將流量轉化為實際交易,展現出了強大的商業變現潛力[11],可見“網紅+電商+直播”模式已經成為當下網紅經濟中最有影響力的模式[12]。
隨著市場的飽和,企業在選擇與網紅博主合作應以功能契合為主,形象契合為輔,結合消費者感知互動性的不同偏好,選擇相應類型的網紅博主[13],這樣能夠更好匹配消費者的品牌認知度,同時熊華國(2018)提出虛擬社區中的意見領袖的言論對成員行為有重要導向作用,可以傳播品牌信息,推廣產品[14]。可見網紅和網紅營銷對于消費者的品牌認知過程有重要影響。
社會化媒體影響者扮演口碑信息創造者的角色[15],同時通過其潛在影響力可以有效利用網絡口碑進行品牌推薦,提升用戶參與度,增強消費者對品牌的預期價值感知[16]。因此,網紅營銷對于消費者的滿意程度有重要影響。
沈占波(2021)等提出企業和網紅品牌價值共創可以將產品供應商、直播平臺相聯結,在互動中創新品牌體驗,實現品牌增值[17]。企業還可借助受眾畫像分析和粉絲基礎分析,優化網紅合作矩陣的多樣性及傳播效果,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18]。那些粉絲數量大、與消費者連接緊密的關鍵意見領袖,可以帶動其追隨者注意,將粉絲轉化為消費者,為品牌帶來積極溢價[19]。顯然,網紅營銷對于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質量也有正向影響。
通過文獻總結歸納發現,目前關于“白牌”產品的文獻不多,網紅營銷實現品牌破圈的文獻更是缺乏,目前文獻集中在討論和分析網紅營銷對企業品牌建設的影響,缺少對“白牌”產品提升品牌影響力、品牌認知度和認知質量的系統性和整體性研究,因此探究網紅營銷如何驅動白牌品牌化的破圈路徑有著顯著意義。
3.相關概念及理論基礎
3.1品牌
美國市場營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AMA)對品牌的定義是:品牌是一種名稱、術語、標識、符號或設計,或是它們的綜合運用,其目的是供以辨認某個銷售者或某群體銷售者的產品或服務,并使之與競爭對手的產品或服務區別開來。胡曉云(2016)認為品牌不僅僅是一個區分的名稱,更是一種綜合的象征,是基于物質產品 (或服務)、消費者的體驗感知、符號體系及象征意義等要素的系統生產、互動溝通、利益消費而形成的,獨特的利益載體、價值系統與信用體系[20]。《牛津大辭典》定義品牌化,是指對產品或服務設計品牌名、標識、符號、包裝等可視要素,以及聲音、觸覺、嗅覺等感官刺激,以推動產品(或服務)具備市場標的和商業價值的整個過程。品牌化,是創建和培育品牌的起點,是占據消費者心智的重要方式,要達到市場突出和市場區別的作用。
3.2品牌資產趨勢模型
Farquhar(1989)曾將品牌資產定義為品牌給產品帶來的超越其使用價值的附加值[21]。D.Aaker(1991)認為,品牌資產是與品牌、名稱、標識、符號等相關聯的一系列資產或負債,它可能增加或減少相應產品或服務對公司和顧客的價值[22],Keller(1993)從顧客的視角來定義品牌資產,認為品牌資產的本質是顧客對品牌營銷活動的差異化反應,這種反應是由顧客的既有品牌知識所導致的[23]。而且品牌資產的生成本質上是企業和消費者共同努力的結果,就品牌資產生成的最優路徑而言,全方位、多角度、廣層面實現企業與消費者的互動,并在這種互動行為中建立良好的品牌關系,是品牌資產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24]。
基于對品牌資產的研究,美國整體研究公司提出品牌資產趨勢模型。該模型主要由衡量品牌資產的三項指標構成:
(1)品牌的認知程度(Salience):消費者對品牌認知比例。約翰·R.羅西特(John R. Rossiter)和家拉里·珀西(Larry Percy)對品牌認知的定義是“顧客在產品類別中足夠詳細地確認(認出或回憶起)品牌的能力,這種能力足以產生購買行為(針對扮演的是決策參與者而不是顧客的角色時),這種定義可以簡單地改為顧客足夠詳細地確認品牌的能力,這種能力足以分別產生提議、推薦、選擇或者采用品牌的效果。”陳宏在《試析品牌認知的心理機制及營銷對策》中闡釋了消費者對品牌認知的過程就是在消費者心中對品牌從知曉到認同,最后形成對品牌的忠誠。因而品牌認知過程可以通過品牌的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品牌聯想度和品牌忠誠度四個方面來實現[25]。
(2)認知質量(Perceived Quality):這是EquiTrend的核心,因為消費者對品牌質量的評估直接影響到品牌的喜歡程度、信任度、價格以及向別人進行推薦比例。在EquiTrend的研究中,認知質量被證實與品牌的檔次及使用率或市場占有率高度正相關。
(3)使用者的滿意程度(User Satisfaction):指品牌最常使用者的平均滿意程度[26]。企業進行滿意度調查研究經常涉及的影響因素包含理念滿意、行為滿意、視聽滿意、產品滿意、服務滿意這幾個指標。這些角度可以幫助我們從企業的某個切入點,開始梳理影響切入點的方方面面的因素[27]。
4.研究案例及分析
本文采用單案例研究法和扎根理論,基于比比贊的代表性,有助于探索形成新模型。本文先對比比贊進行數據搜集,進而進行編碼處理,來歸納新的理論。
4.1案例選擇——比比贊
本研究遵循案例選取的典型性、與研究問題的匹配性和啟發性原則,以比比贊為案例,以比比贊的網紅營銷為分析對象。
第一,比比贊符合案例典型性原則。近幾年,白牌商品發展十分火熱,甚至被認為是“白牌迎來了最好的時代”。而在量販零食行業中,比比贊作為白牌品牌化的先驅,利用網紅營銷,搭配電商平臺,同時著手構建自己的社群,已經將比比贊打造成了“性價比”品牌。
第二,比比贊符合案例匹配性原則。其變革實踐能夠揭示網紅營銷對于其品牌化的重要影響。比比贊近一年內關聯達人數為2.6w,直播達人數1.3w,視頻達人數1.4w,銷售額破億,其中直播占46.83%,可以看出網紅營銷對于比比贊的品牌化發展具有戰略推動作用,尤其在銷量增長、品牌認知度提升方面表現顯著。
第三,比比贊符合啟發性原則。本文通過分析比比贊經歷的四個時期,發現其網紅營銷雖然符合“素人種草—腰部達人擴散—頭部達人引爆”的模式,但是其品牌化的過程并未被挖掘徹底,對其破圈機制沒有闡釋清楚,需要進一步來進行剖析。本文對其機制展開研究,以便對其他白牌企業產生借鑒價值。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比比贊與網紅的深度關聯,其具有代表性,有利于解決單案例研究中“為什么”和“如何”的問題。比比贊近幾年發展迅速,發展歷程完整,將其作為研究對象,進行單案例研究,可以對其進行系統性概括,提煉普適性理論。所以本文認為采取單案例研究方法對比比贊進行研究是適當的。
4.2案例概況
比比贊公司總部位于福建泉州,福建是中國休閑食品的主要產區之一,其原材料供應商充足,符合比比贊快速上新的需求,比比贊上新速度極快,基本每3~5天就能推出一款新品,豐富的產品線占據線上線下渠道,線上連續4年蟬聯天貓top5內,更是榮獲弗若斯特沙利文權威認證,“2023年全國全網烘焙零食銷量第一”。線下成功入駐沃爾瑪、永輝超市、大潤發及7-11等知名連鎖商超。
1.比比贊發展歷程
2019年,“比比贊”產品面市。2020年6月,比比贊的線上銷售位居行業前列。2021年,比比贊走向線下,并發展成為全渠道休閑零食品牌。2021年“雙11”,比比贊獲得天貓休閑零食行業最佳業績獎。2022年,比比贊入駐永輝、沃爾瑪等大型線下商超。2022年“雙11”,比比贊在天貓零食排行榜中位居第四,僅次于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鋪子。2023年,比比贊品牌升級,發不了全新的品牌logo和IP形象。2024年,比比贊在天貓“618”休閑零食店鋪銷售榜中排名第二,超越了良品鋪子和百草味旗艦店。2025年,比比贊截止到目前銷售額已經突破1億,日均銷售額75w到100w元。比比贊擁有1000多個sku產品,包括面包高點、餅干膨化、糖果巧克力、果干蜜餞、豆制品辣條、肉類鹵味、堅果炒貨、海類零食等全品類休閑零食。同時比比贊在全國8個不同的地區擁有倉庫,能夠輻射全國,極大提升了物流周轉效率,減少產品在途時間,與倉儲成本,以更有效、更經濟的方式觸達消費者。這么多年以來,比比贊在推進全品類戰略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孵化爆品。它采用“全矩陣+大單品”的產品矩陣,推動產品業務快速增長。
2.比比贊電商部署四階段
從比比贊電商部署的角度可以將比比贊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渠道探索期(2019—2021年)。這個時期尚未形成規模化網紅營銷體系。品牌通過少量區域性達人合作測試市場反應,重點合作尾部及素人達人,通過“高傭金+低成本”迅速鋪量。
第二階段:達人矩陣擴張期(2021—2023年)。這個時期企業強化抖音渠道布局,建立多層級達人分銷體系,形成“腰部達人為主+頭部補量”的帶貨結構。達人數量快速擴張至萬級,腰部達人占比超30%,貢獻超50%銷售額;內容策略迭代為“場景化種草”(如追劇零食、辦公室囤貨);推出“N元任選”“滿減”等機制,提升達人帶貨轉化率。
第三階段:內容升級與頭部合作期(2023—2024年),這個時期主要是提升內容質量,綁定頭部達人及影視IP,強化品牌認知。頭部達人合作量增長300%,單場直播GMV突破千萬級,同時植入《好運家》等熱播劇,通過“追劇搭子”人設實現破圈傳播。同時啟動品牌自營號矩陣,日均開播5~8場,形成“達人分銷+自營直播”模式。
第四階段全域精細化運營期(2024年至今)。主打頭中尾全面合作,采用頭部達人主攻品牌曝光(如美食垂類達人占比34.95%),腰部及尾部達人承擔銷量轉化的策略;比比贊不斷細分品類場景,推出健康零食線,如“無邊藜麥吐司”主打“0蔗糖”“高纖維”賣點,2025年2月通過美食垂類達人推廣,單視頻銷售額突破75萬。
回顧比比贊的發展歷程,通過與不同層級網紅的深度合作,通過場景化內容強化用戶共鳴,結合“追劇零食”等生活化劇情植入,降低廣告屬性,以情感鏈接激發購買欲望,將短期爆品勢能轉化為長期復購,比比贊不僅實現了流量的高效轉化,更完成了品牌形象的升級。在流量為王的時代,比比贊的成功印證了網紅營銷的強大生命力,也為行業提供了通過網紅生態構建品牌影響力、驅動商業增長的經典范例。(見表4.1)
表4.1 比比贊電商部署階段及關鍵點
![]()
4.3數據收集
根據“三角驗證”原則,采用多種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并對其進行相互核驗與比較提供研究資料的準確性。受條件限制,本文數據以二手資料為主。
本文采用文獻法,即通過閱讀、分析、整理有關文獻材料,比如比比贊官網上發布的相關信息,比比贊在抖音小紅書自媒體平臺關聯達人所發布的相關視頻,以及顧客在抖音商城及達人櫥窗購買之后所發布的評論等,以此來全面正確地研究問題的方法。表4.2為數據具體來源:
表4.2 數據具體來源
![]()
4.4數據編碼與分析
本研究采用扎根理論的研究方法,將獲取的數據進行分析整合,并通過對比,總結出不同內容,并依次進行開放式編碼,主軸式編碼,選擇式編碼,最終得到理論模型。
1.開放式編碼
開放式編碼是扎根理論編碼過程分析的第一步,其主要是將初始訪談資料的語句進行對比分析和編碼,并將編碼的語句賦予相應的概念,隨后將得到的概念進行分類,將相似度高的概念予以合并,將出現頻率低的概念予以刪除,最后重新確定范疇,賦予范疇化的概念[28]。本文總結歸納信息170條,最終形成49個初始概念,18個范疇,分別為達人矩陣、深度關聯、流量引入、裂變回流、場景痛點共鳴、價值觀身份認同、人格化表達、消費者多元化、消費場景延伸、產品話題破壁、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譽度、品牌兩項度、品牌忠誠度、產品感知質量、服務感知質量、企業經營層次滿意度、品牌建設層次滿意度。本文的開放式編碼過程:首先根據搜集到的資料進行內容分析,得到初始范疇;之后對初始范疇進行查閱,避免出現涵蓋不全的現象。表4.3展示了開放式編碼的過程。
表4.3 開放式編碼過程
![]()
2.主軸式編碼
主軸式編碼是在開放式編碼的基礎上進行的,這一階段需要按照一定的邏輯將初始范疇進行整理歸類形成不同的主范疇,并分析各個范疇之間的關聯性,形成邏輯結構[28]。本文將18個子范疇根據邏輯順序反復分析與提煉,最終得出達人建聯、流量轉化、內容情感綁定、圈層穿透、品牌認知程度、認知質量、使用者滿意程度這7個主范疇。其中,達人矩陣、深度關聯可在范式模型下整合為一條“軸線”:比比贊通過不同粉絲量級的網紅全方位覆蓋宣傳產品,因此,這幾個范疇被重新整合納入一個主范疇——“達人建聯”;流量引入、裂變回流可在范式模型下整合為一條“軸線”:比比贊與許多達人建立聯系,對熱點內容進行分段再傳播,因此這幾個范疇被重新整合納入一個主范疇——“流量轉化”;場景痛點共鳴、價值觀身份認同、人格化表達可在范式模型下整合為一條“軸線”:比比贊通過場景植入來針對不同消費群體。因此,這幾個范疇被重新整合納入一個主范疇——“內容情感綁定”;消費者多元化、消費場景延伸、產品話題破壁可在范式模型下整合為一條“軸線”:比比贊不斷發展,無論是產品還是品牌本身,逐漸破圈,因此這幾個范疇被重新整合納入一個主范疇——“圈層穿透”。表4.4所展示的是主軸式編碼過程。
表4.4 主軸式編碼過程
![]()
3.選擇式編碼
選擇式編碼是對主軸式編碼過程中得到的主范疇做進一步分析,在范疇中提煉出核心范疇,并判斷范疇之間的關系,從而發展出新的理論框架[28]。基于主范疇和核心范疇的聯系,本文形成了網紅營銷對于比比贊品牌化的作用路徑模型。 圖4.5展示了案例編碼過程與案例編碼結果。
![]()
圖4.5 案例企業的編碼過程與編碼結果
在選擇式編碼中,研究者發現一個核心領域,通過描述“故事線”將核心范疇與其他范疇系統地連接起來,進一步完善現有的理論[29]。通過選擇式編碼,本研究得到“故事線”:比比贊通過與不同層級達人建立緊密合作,配合場景化內容營銷以及流量轉化策略,破圈并得到消費者認可,最終實現品牌化。其中達人分層、內容情感綁定、流量轉化共同構成網紅營銷這一范疇;圈層穿透構成破圈完成這一范疇;品牌的認知程度、認知質量、使用者滿意程度共同構成品牌化這一范疇。
4.5理論飽和度試驗
本研究通過預留的70份資料對整合出的范疇進行進一步檢驗,檢查出沒有新內涵出現并且基本不會與此前文本中的概念有不同的表達,從而保證了邏輯分析和理論構建過程的嚴謹和完整[30],所以認為本研究基本上達到了理論飽和。
5.結論與展望
5.1研究結論
比比贊通過達人、流量、內容的協同運作,先突破圈層限制,再將流量價值沉淀為品牌的認知、質量和用戶滿意度,最終實現從“賣貨”到“塑品牌”的升級。而比比贊在這一過程的破圈本質是通過達人建聯、流量轉化以及內容情感綁定等方式來實現網紅營銷,進而破圈,實現品牌化,即完成了“認知—行為—情感”的層層破圈。達人宣傳,提高消費者品牌認知度,促使消費者完成購買行為,流量從公域流到私域,同時比比贊繼續賦予產品情感價值,占據消費者心智。這一過程不僅改變了消費者的購買決策路徑,更重塑了品牌的價值定位。
1. 認知破圈是破圈路徑第一步。在這個階段,品牌需要知道如何在消費者心智中搶占一席之地。品牌挑選與產品調性相符的網紅達人,在他們的內容中巧妙融入產品信息。這些內容不是簡單的硬廣植入,而是通過生活化的場景展示,讓消費者在不知不覺中接收品牌信息。比如美食博主在日常零食測評中自然地帶出比比贊產品,或者生活類博主在分享日常時展示比比贊零食。
2. 行為破圈是第二關鍵。當品牌認知建立后,比比贊通過營銷爆款產品、場景延伸策略轉向促進行為轉化,實現從知道到購買的跨越。流量轉化是這一階段的核心策略。比比贊通過達人發布相關視頻,打造爆品,強化賣點,促使消費者從點擊到購買。場景延伸策略同樣功不可沒。比比贊沒有將產品局限在傳統的零食消費場景,而是通過網紅內容創造了多元化的使用情境。從日常解饞到節日禮盒,從深夜追劇到朋友聚會,品牌產品被賦予了各種生活場景的意義。這種場景化營銷不僅拓展了產品的使用可能,更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了“比比贊=生活方式”的品牌聯想。
3. 情感建立是品牌化的最終環節。比比贊通過情感化敘事,成功實現了從產品認可到品牌價值共鳴的躍升。品牌不再只是強調產品的價格優勢,而是開始講述更有溫度的故事。比比贊官方自媒體賬號或者是網紅創作的內容,比比贊產品被賦予了情感價值:可能是朋友分享時的快樂載體,也可能是閑暇時刻的小確幸,情感化的內容讓產品超越了單純的食用功能,成為消費者情感表達的媒介。
三個階段的遞進發展讓比比贊完成了品牌破圈——認知破圈讓品牌進入消費者視野,行為破圈促成實際購買,情感破圈建立長期忠誠。這種三級跳躍不是簡單的線性發展,而是相互促進的有機整體,形成一個正向循環的品牌成長飛輪。
![]()
圖5.1 比比贊破圈機制
5.2研究不足及展望
本文主要以比比贊為案例討論了網紅營銷對于白牌品牌化的破圈路徑,研究數據上,當前研究主要基于公開的銷售數據、達人合作案例及行業報告,但并未將品牌內部的一些運營數據納入其中,可能影響分析的有效性;另外本研究是單案例研究,只是針對一個零食企業的探索性歸納性研究,因此在未來研究中,可進一步拓寬研究范圍,增加其他行業案例,應用多案例研究來深入探討網紅營銷對于白牌品牌化的影響,提高研究結論的多行業適用性和普遍性,為整個白牌行業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實用性的建議。
資助項目:高校教師信息技術平臺的接受和持續使用研究——以師生感知效能為視角(教育廳社會科學研究重點項目,項目編號:22D019)服務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課題
作者簡介
劉勇 武漢科技大學教授
張娜 東北林業大學碩士研究生
參考文獻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