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投稿
唯一投稿方式:tougao.chinaitedu.cn
審稿時間:一個月(遇法定節假日,審稿時間自動順延)
在線投稿入口
入口一:復制網址進入網站
tougao.chinaitedu.cn
![]()
入口二:進入雜志社官網
點擊“在線投稿”
![]()
投稿如何選題
2025
關注重點
1
#教育高質量發展#
? 推進教育數字化,加快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 數字化賦能教育發展、科技創新、人才培養一體推進
? 數字化賦能拔尖創新人才培養
2
#教育數字化轉型#
? 新質生產力驅動教育數字化高質量發展
? 教育新型基礎設施的完善與全域應用
? 國家智慧教育平臺的建設與應用,優質教育資源的共建共享
3
#區域及學校教育數字化改革實踐#
? 數字化賦能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 數字化賦能學校教育教學創新變革
? 數字化驅動教育管理與服務升級
4
#信息科技課程教學#
? 中小學一貫制信息科技課程體系建設實踐探索
? 素養導向的信息科技新課程教學探索
?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教學指南》的實踐應用
5
#數字化教學融合#
? 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
? 人機協同的數字化教學方式變革
? 跨學科主題學習中的雙向目標設計及雙師教學設計與實踐
6
#人工智能教育發展#
? 人工智能技術教育場景創新應用
? 新一代人工智能課程的開發、實施與評價
? 生成式人工智能賦能教育教學的模式創新
7
#教師發展與教育評價#
? 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與專業發展
? 師生人工智能素養的發展與評價
? 數字驅動的教研與“教-學-評”一體化探索
2025
欄目設置
![]()
1

#專題#
教育數字化時事、熱點的及時、全面、深度報道。
2

#對話#
與教育數字化領域專家、學者的深度對話,展現獨特思想。
3

#巡禮#
展現數字化賦能區域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學校教育教學創新變革。
4

#專欄#
業內人士對熱點問題、現象的獨特見解。
5

#課標探索#
呈現對信息科技/技術學科課程標準的解讀與實施。
6

#教研視點#
展現對信息科技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的研究與思考。
7

#課程教學#
現一線信息科技/技術教師對教研教改的理解和教學實踐探索。
8

#學科融合#
展現各學科一線教師將學科教學與信息技術融合的新理念和創新應用。
9

#技術應用#
展現新技術及一線教師在教學中對技術的各種創新應用。
10

#理論研討#
探討教育數字化前沿理念,探索實踐應用。
11

#教師發展#
探索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提供專業發展建議、策略。
12

#域外采風#
展現國外教育領域的人文風貌、新技術。
13

#高教專區#
聚焦并展示高校教育數字化的新理念、新研究、新技術。
14

#職教園地#
展示職業院校教育數字化的新探索。
投稿的內容和形式規范
尊敬的作者:為了進一步提高稿件處理效率,請仔細閱讀本規范,并按照規范要求對稿件做出相應調整。
內容規范
1.本刊主要面向一線教育工作者,稿件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2.稿件選題力求小而精,內容充分體現科學性、創新性,力求實用性、可操作性和針對性。
3.稿件篇幅一般以5000~7000字左右為宜。
形式規范
01
標題:
1.標題居中顯示。
2.標題下按順序標明作者姓名和單位。
02
摘要:
1.切忌把應在引言中出現的內容寫入摘要,摘要和引言不要重復。
2.摘要中不要對稿件內容作自我評價。
3.摘要中不出現“作者”“筆者”“本人”等字樣,如需要,統一表述為“本文”。
03
關鍵詞:
1.關鍵詞一般列3~5個,中間以分號隔開。
2.注意避免使用非學術詞匯、無特定指向的詞匯、動詞、形容詞等。
04
正文:
1.各級標題
正文內標題最多使用到三級標題,分別為“一、(一)、1.”。
引言、結語也視為標題,標出序號。
2.版式
各段落需設置“首行縮進”,注意不要以空格替代。
正文文字為小四、宋體、黑色,不加底紋,不作任何形式的突出顯示。
3.圖表
正文中的用圖,須另附單獨的圖片文件。圖片格式一般為jpg,圖片不小于2MB。
表格、流程圖、框架圖盡量不用截圖,要在Word中可編輯。圖中文字統一用宋體、不加粗,通過字號大小體現不同層級。
插圖和圖片須具有高質量的分辨率和清晰度,確保圖中的小字、細節清晰可見。
因本刊內文為黑白印刷,只能表現黑、灰色,如圖表需三種及以上顏色表現(包括柱狀圖、折線圖、餅圖等),須將相應要素以不同底紋、線型、文字說明等形式作出區分。圖中深色盡量不用黑色,可用深灰、中灰、淺灰。
圖題置于圖片下方居中,表題置于表格上方居左空兩格。
4.其他
外國人名在正文中第一次出現時,要列出中文全名和外文全名,如:馬歇爾·麥克盧漢(Marshall McLuhan)。
正文中出現的外語著作、文章、名詞等,要有相應的中譯名。
05
課題信息:
稿件如有課題等支持,須標注課題來源、課題名稱、課題編號等信息。
06
參考文獻:
1.本刊對學術不端的處理極為嚴格,對每篇來稿都會嚴格進行系統聯網查重、查抄,請一定精確、嚴謹對待引文及注釋問題。
2.參考文獻拒絕接受諸如“百度百科”等非正式的網友編纂材料。
3.參考文獻嚴格遵照國家標準《信息與文獻 參考文獻著錄規則(GB/T 7714-2015)》執行。其中,著作、論文類參考文獻須標注頁碼。外籍作者的文著須標明該書/該文的譯者。
歡迎訂閱
識別上方二維碼即可訂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