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下旬,北京遭遇的極端暴雨刷新了百年氣象紀錄。密云區黃土梁村 14 小時累計降雨量達 315.3 毫米,相當于當地半年的降水量,這場 “雨彈” 式的襲擊讓城市瞬間陷入癱瘓。
![]()
在近期北京的強降雨天氣中,密云水庫的泄洪情況備受關注。密云水庫作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庫,承擔著重要的防洪、供水等功能。當遭遇強降雨,入庫水量大幅增加,為保障水庫自身安全以及后續可能的來水預留庫容,開閘泄洪成為必要舉措。很多人不禁會問,密云水庫泄出的洪水都流到哪里去了呢?泄洪又對下游哪些地區產生了影響?
泄洪水流去向
此次泄洪,水流首先通過潮河和白河這兩條主要下游河道向下游流動。潮河和白河猶如兩條紐帶,承接了密云水庫泄出的洪水。在 7 月 27 日 15 時泄洪開啟后,水流沿著這兩條河道奔騰而下。北京市密云水庫管理處潮河管理所的工作人員,從開閘那一刻起,便開始追蹤水頭,密切關注水流情況,以確保沿線安全并記錄相關數據,為后續泄洪流量的調整提供有力支撐。
當潮河和白河的水流奔涌至密云區的潮匯大橋附近時,二者在此交匯,形成了潮白河。此時的潮白河,水量大增,河水洶涌澎湃。密云區潮白河道管理所迅速行動起來,對水工設施采取應對措施,將白河、潮河共計 14 座橡膠壩全部作塌壩運行,以此來更好地應對增大的水流,確保河道行洪安全。同時,組織了搶險設備和人員在關鍵點位待命,隨時準備應對可能出現的險情。
形成潮白河后的水流繼續一路向南,流經懷柔區、順義區和通州區。在這個過程中,所經區域的河道水位明顯上漲。比如在順義區的潮白河流段,其向陽閘總共有 23 個閘孔,為了應對上游來水,截至 7 月 28 日上午 10 點,已開啟 21 個閘孔,以此來保障河道的順暢行洪。而在整個泄流過程中,市水務相關部門時刻保持 24 小時監測,密切關注著河道水位、水庫大壩及堤防安全。
最終,潮白河的水流在經過一系列的奔騰流淌后,注入渤海。從密云水庫泄出的洪水,經過潮河、白河的承接,在潮匯大橋匯聚成潮白河,再流經多個區域,完成了這一 “旅程”,實現了從水庫到大海的排放,緩解了因強降雨帶來的洪水壓力,保障了流域內的防洪安全。
對下游地區影響
密云水庫泄洪對下游的密云、懷柔、順義、通州等區產生了顯著影響。首當其沖的便是河道水位的明顯上漲。隨著水庫泄洪,潮河、白河以及二者交匯形成的潮白河水位急劇攀升,水流速度加快,水深流急,給河道周邊帶來了較大的防洪壓力。
為應對水位上漲,各區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順義區水務局啟動防洪排澇三級應急響應,嚴格執行 24 小時值班值守制度,持續與北京市潮白河管理處溝通,及時掌握上游情況。截至 7 月 27 日 15 時,牛欄山橡膠壩已完成塌壩,蘇莊、沮溝、河南村、柳各莊橡膠壩正緩慢塌壩,壩前控制水位均低于警戒水位。各屬地按照河道調度方案,積極開展巡堤查險工作,對險村險戶提前做好避險轉移準備,避免造成人員傷亡。
在通州區,潮白河綜合治理工程(通州段)各標段全部停工,人員有序撤離,車輛人員上岸,防止人員被困和設備設施隨洪水漂移影響下游閘壩、橋梁安全。同時,通州區水務局組建的防汛群里,頻繁更新降水、泄流情況以及全區各主要河道內的流速變化情況,以便及時掌握動態,做出應對決策。
此外,為保障市民安全,自 7 月 27 日 14 時起,潮白河右堤路進行管控。市水務局提醒下游市民,泄流期間河道水位上漲、水深流急,一定要密切關注通告,聽從沿河河道管控要求,遠離河道,杜絕游人入河,防止發生意外。同時,下游一些涉河道正在施工的區域,也及時撤離了人員和機械,做好相關防護工作。
真是旱季蓄水,雨季泄洪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