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其實是當代打工人玩的一次集體自嗨。
近日,某社交平臺上一則帖子引發(fā)熱議:公司團建需要采購500杯檸檬水,有人突發(fā)奇想——能否和蜜雪冰城談到1元一杯?
這個看似“離譜”的提問,瞬間點燃了網(wǎng)友的創(chuàng)造力,演變成一場關于團建預算、性價比與打工人生存智慧的“大型腦洞秀”。
01■
神經(jīng)大條式提問引發(fā)集體共鳴
“1塊錢1杯?怕不是想拿團建預算玩命續(xù)命!”作為“社畜打工人”,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往往是笑到噴飯——畢竟在奶茶價格動輒二三十元的時代,蜜雪冰城的檸檬水已是公認的“性價比之光”。
但提問者顯然不是玩笑,評論區(qū)迅速分化為兩派:有人冷峻潑冷水,“沒那實力,發(fā)礦泉水吧!”;有人靈魂拷問,“礦泉水都得兩塊!”;更有人貼心支招,“員工拼好飯,公司報銷,團購平臺限時0.9元!”
一時間,這場討論從“能不能談下來”的嚴肅命題,異化為“怎樣喝到一塊錢檸檬水”的魔幻闖關。
![]()
評論區(qū)堪稱當代打工人“省錢智慧”的集大成者。
有人化身財務總監(jiān),精密測算公司自制檸檬水的可行性:130個檸檬切片1000片、濃縮糖漿一桶、員工清晨6點開工……流程之專業(yè),堪比茶飲店后廚優(yōu)化報告。
有人策劃“羊毛黨”方案:拉群搶0元購,再統(tǒng)一排隊取貨,“凈賺500杯”。
![]()
甚至有人翻出歷史戰(zhàn)績:“我曾2塊錢買了10杯,還送吸管!”調(diào)侃中透著心酸,荒誕里藏著真實——打工人嘴上說著“不可能”,心里早已為老板盤算好每一分錢的流向。
02■
為什么都對蜜雪玩圖騰崇拜
這場狂歡的核心,是蜜雪冰城在大眾心中不可撼動的“平價模范生”形象。當高溫炙烤城市、打工人的錢包逐漸癟下去,蜜雪冰城的檸檬水卻以三四元的價格,撐起了一片清涼天地。
它的存在,讓“荒唐提問”多了幾分合理性:既然它能以低價征服市場,那“一塊錢500杯”的幻想,或許也有微光?網(wǎng)友的期待并非壓榨品牌,而是將蜜雪視為“接地氣”的符號——希望所有團建預算都能像它一樣,務實、親民、不玩虛的。
![]()
從經(jīng)濟賬講,檸檬水為何成為團建預算的“執(zhí)念”?這背后又得回到眼下的奶茶價格大戰(zhàn)。茶飲品牌們紛紛組建起自己的9塊9陣營,為迎合消費者癟下去的錢包,不得不將價格向下探底。
而檸檬水,憑借原料成本低、制作簡單、口感百搭的優(yōu)勢,天然成為“打折福利品”的首選。對打工人而言,它不僅是解暑神器,更是心理慰藉——在奶茶膩、咖啡苦的選項里,酸甜清爽的檸檬水,是性價比與續(xù)命需求的完美平衡。
03■
1元檸檬水搞團建
當代年輕人的“精分式消費”
荒誕討論的底色,是無數(shù)打工人對團建預算的深刻共鳴。有人吐槽家族企業(yè)團建“九個人吃四菜”,有人呼吁老板“預算不足別搞形式主義”。
“500杯檸檬水能否談到1元1杯”的提問,最終成了一場集體創(chuàng)作的生活喜劇。網(wǎng)友用“過于認真”的預算盤算進行調(diào)侃,也是對自身處境的一種無奈的自嘲。
![]()
一邊吐槽“1元檸檬水是老板畫餅”,一邊默默收藏“百元喝100杯攻略”;一邊罵品牌們“摳門”,一邊為洗腦神曲打榜。
這種矛盾,正是Z世代消費觀的縮影:“我們追求極致性價比,也愿意為品牌提供的情緒價值買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