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酷玩實驗室原創作品
防走丟,大家也可以在“事兒君看世界”找到我
關注起來,以后不“失聯”~
01:一杯蜜雪引發的大戰
假如某天有人給你說,雪王和東方明珠打起來了,你多半會覺得這人腦子瓦特了。
現實總是這般難以預料,巨型雪王如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一樣,跟發射激光的東方明珠互掐在了一起。
![]()
巨物感這一塊
這場驚世駭俗的賽博大戰,可能讓雪王本王,東方明珠本珠都感到始料未及,咋這么水靈靈就干上了呢?
“滬國規則怪談”正是這場戰斗的緣起。
![]()
AI理解了一切
規則怪談本是用客觀冷靜的語言,構建出一套邏輯自洽但又自相矛盾的“規則”,從而展現出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怪誕世界觀,結果該題材被完美嫁接在了一系列“上海刻板印象笑話”當中:
“在上海大街上喝蜜雪冰城,東方明珠直接變成防御塔,用激光掃射我!” “黃埔江畔用安卓手機自拍,手機直接爆炸了!” “用安卓手機偷拍了東方明珠,結果發現后直接拆掉重建了......”
![]()
雖說前有“滬國滬簽”等資深鄉毋寧笑話打頭,互聯網上也有一眾“冊那冊那”不離嘴的滬上段子博主,但論抽象程度與濺射波及范圍,都比不上雪王跟東方明珠之間的大打出手。
這場《金剛大戰哥斯拉》般的巨物對決,彌補了上海沒有拍過怪獸片與科幻片的遺憾,要是當年《上海堡壘》能拍出這樣的情節,論人文關懷不輸《我不是藥神》,論科幻想象力更沒什么《流浪地球》的事兒了。

暑期大片既視感
更何況,這場“頂上戰爭”的激烈盛況吸引了各方英豪前來參戰。
最先出場的是廣州塔,每當廣州人在上海喝蜜雪被東方明珠追殺,廣州塔就會時空躍遷到上海,與東方明珠激情對射,這腦洞夠把AI算力給燒干了。

各地召喚師大戰
要是碰上與“滬爺”齊名的“京爺”,故宮也會一個地道躍遷前來對決,共同爭奪中文互聯網上“第一爺”的稱號。
![]()
要 素 過 多
作為來自雪王老家的河南老鄉,在這場戰爭中一度化身“井蓋隊長”,左手護盾格擋擋激光,右手依舊緊握那杯蜜雪冰城,頗有一種本土超級英雄的宿命感。
![]()
同樣情況下,蜀國人碰見了有超級大熊貓救場,老秦人遇上了則求助于巨型兵馬俑,至于廣西老表,直接祭出最猛的“廣西之根”,成為塔防戰力排行榜的無冕之王。
![]()
權·威
用刻板印象對決刻板印象,成為了這場賽博地域大戰的“技能核心”,各地人民在不斷自嘲之間,還從上海規則怪談中汲取靈感,開發出了自己的特色規則,把刻板印象與地域特色玩得飛起。
在成都不留圓臉寸頭絡腮胡的造型,就會被當街抓走;在武漢把豆漿倒進熱干面里拌著吃,黃鶴樓就會變成防御塔開始攻擊;在杭州點菜只吃西湖醋魚,旁邊雷峰塔直接變成治療塔;在廣東吃白切雞蘸番茄醬,大廈變身賽博大蟑螂開始發波......
![]()
全國網友玩得不亦樂乎之時,雪王的滬上戰火也從線上蔓延到了線下,成為了“外地人”打卡上海的熱門操作。
跟一眾AI生成的整活圖片一樣,社交平臺上出現了大量名場面復刻行為:在黃浦江畔大喝檸檬水測試塔防威力、用安卓機對著東方明珠大拍特拍、甚至還有人把檸檬水倒進了江水當中(不提倡)......
![]()
一邊是雪王成了“陸家嘴三件套”外的“恢弘第四樓”,一邊是網友實地拍照外灘燈光秀,找到了東方明珠塔防火力全開的畫面,藝術真照進了生活。
![]()
在這場全民狂歡當中,視頻背景音樂不再是那熟悉的“蜜雪冰城甜蜜蜜”,而是一聲聲歷盡滄桑的“老~農~民”,在這個主理人比街邊共享單車都還多的地方,顯得尤其反差幽默。
一邊是因極致性價比成為當之無愧國民茶飲品牌的蜜雪冰城,一邊是作為魔都,不管自身愿不愿意,都已經被普羅大眾認定為“消費文化耶路撒冷“的上海。
互聯網段子中的上海,可以免疫任何溢價與通脹,只要敢定價,就有人敢消費,就像愿意為任何夢想買單的“王多魚”,定價xxx元賣給上海人的萬能句式,幾乎是任何新奇消費評論區里的全能圣經。
這種“賽博刻板印象”還不只針對上海人,而是包括了身處上海的一切事物,不管什么本地人外地人,人類非人類,來了全都同化之,仿佛踏入了這個地方,就有一股難以名狀的Chill感席卷了全身,一頓舒展后,全身上下只有錢包變得緊繃,所以一杯蜜雪冰城換來塔防激光的無情掃射,成為了這波整活運動下的傳奇縮影。
![]()
《互聯網滬幣消費之冰山一隅》
再加之,蜜雪冰城的草根屬性過于濃厚,這里的草根絕非貶義,準確地說,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飲品。
上海的云貴川Bistro讓食客領略變幻無常的山味雨味云味,唯獨忘卻了西南老家的蒼蠅館子煙火氣,而蜜雪冰城即使開到了上海,照樣賣一樣的價錢,在這個消費水平似乎可以無限升級的超級副本里,就顯得極其扎眼。
表面上看似是雪王與東方明珠掐架,背后其實是不同消費觀念與生活方式碰撞下的自嘲與消解。
![]()
無論如何,在這場刻板印象混戰當中,雪王又順勢打出了四兩撥千斤的品牌效果,狠狠賺到了流量不說,還在外灘對著“死對頭”東方明珠蹦蹦跳跳,雖然沒有明說,但彈幕全是“貼臉開大”。
雪王能開出的大,可不止于此。
02:雪王的大手
手抓東方明珠的雪王,并非徒有虛名,互聯網上玩梗雖玩得飛起,但現實市場地位之下的真實大手,屬實強無敵。
開著最多的店,賣著最實惠的飲品,數著最多的錢,這是雪王悶聲發大財的日常。
![]()
今年初港股上市以來,市值穩居2000億港元,根據招股書,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前9個月,蜜雪冰城總營收分別達到136億元、203億元和187億元,同比增長31.2%、49.6%、21.2%;同期凈利潤分別為20億元、32億元、35億元,同比增長5.3%、58.3%、42.3%,相比一眾競爭對手,增速驚人。
在全球擴張上,雪王更是“穩中猛進”,從門店數量來看,蜜雪冰城在現制飲品企業中已經穩座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底,蜜雪冰城擁有46479家門店,超過麥當勞、星巴克、肯德基等老牌連鎖品牌,成了門店數量上的“斷層式老大”,尤其是海外門店已超過了4800家。
![]()
可以這么說,上海應該是迄今為止全國范圍內少有的沒有讓雪王徹底攻占的城市了,星巴克在上海開了超過600家門店,是當前蜜雪冰城門店數量的兩倍,這也讓上海穩坐了全球星巴克門店最多城市的交椅。
不過要按照蜜雪冰城的擴張速度,說不定上海有朝一日能變成全球蜜雪冰城最多的城市。
![]()
網友眼中的官方飲品
包括這輪全網整活中,出場率高的除了東方明珠,就屬大眾印象中代表中產小資情調的“星巴克”了,從大量類似段子里就能看出代表性:
我本來是上海人的,出差去河南的時候飛機上有個外地人,騙我喝了個透明色、酸酸甜甜紅色封杯的飲料,我當時喝完就覺得嗓子眼特別難受,然后他就指著我笑跟我說這是蜜雪冰城檸檬水,我聽到之后恐懼極了不停扣嗓子眼想吐出去,到站之后去當地醫院洗了個胃,但什么都晚了,我養了十幾年的星巴克胃都被毀了......
夸張歸夸張,但在雪王的大手下,星巴克是真挺焦慮的。
![]()
最后輝煌留在了2017
據Euromonitor數據,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份額由2019年的34%驟降至2024年的14%,跌幅明顯 ,除了瑞幸庫迪等本土咖啡勢力的崛起,就屬蜜雪冰城讓它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土不服”。
以至于從2025年3月開始,星巴克啟動了針對中國市場的股權“戰略評估”,聘請高盛牽頭,搜尋合適伙伴進入其中國事業部,欲增強市場響應能力與本地資源協同效率。
![]()
簡而言之就是才想起來要“本土化”了,巧合的是,這個時間節點正是雪王在港股成功上市的時候。
這場很多人眼中“中原雪王”與“滬上巴克”的對決,在現實中其實交鋒時間更早,交手過程也更是復雜,雖沒有AI生圖里的那般抽象,但樸實無華的商戰也是互相偷家,樂子無窮。
2025年6月,星巴克中國首次在“非咖”產品(如茶拿鐵、冰搖茶、星冰樂)上大幅降價,標準價從高達30元降至約23元,旨在對抗包括蜜雪冰城在內的本土平價品牌沖擊。
![]()
降價范圍超過6500家門店,成為星巴克在中國迄今為止最大規模的一次價格調整,即便明面上不承認,但已經算是相當明顯的“偷家行動”,幾乎劍指低價茶飲的市場份額。
蜜雪冰城那邊則推出了子品牌“幸運咖”(Lucky Cup),主攻咖啡市場,價格定于6.9元起,比星巴克普通美式咖啡便宜好幾倍,吸引更廣消費者群體。
![]()
除了獨立咖啡品牌,蜜雪冰城本品牌也開始賣起了咖啡,“雪王咖啡,咖啡,咖啡,咖啡……”,蜜雪冰城門店每天舉著大喇叭循環播放,簡直就是在戳星巴克的肺管子。
至于在互相偷家的速度上,星巴克盡力快了,但速度真就趕不上,雪王能在數周內推廣新品或翻新店面,覆蓋范圍超過幾萬余家門店,而過去以慢以穩為名的星巴克,如今在新品推廣和門店改造上明顯掣肘更多。
![]()
星巴克同樣學起了下沉
線上整活蹦跶,線下瘋狂擴張,形象可愛的雪王,其實在茶飲供應鏈上早已成為了怪物般的存在。
03:供應鏈大BOSS
在市場占有率與消費者忠誠度等維度上恐怖如斯,但在最根本的供應鏈上,雪王才是真正的“不可名狀”之恐怖。
如果說中國制造業實力能被稱為“工業克蘇魯”,那么雪王絕對稱得上“茶飲克蘇魯”。
![]()
“都別打了,來喝點兒”
在茶飲賽道的蠻荒時代,奶茶店與飲品店普遍“原子化”,即使是連鎖奶茶店,也通常被視為“夫妻店”,成熟的供應鏈系統只存在于大型連鎖餐飲品牌當中。
然而早從那時起,蜜雪冰城就開始了自建供應鏈的道路。
![]()
2012年,成立河南大咖食品有限公司,部署第一家中央工廠,開啟原料自產之路,年產能實現上百萬噸級別,使蜜雪成為業內首批使用中央工廠模式的現制飲品連鎖品牌。
2014年,成立鄭州蜜雪食品有限公司,開始建設中央廚房體系和鄭州物流基地,為加盟商提供全方位的后端支持,極大的提升了供應鏈的垂直整合能力,為后來瘋狂開店打了基礎。
![]()
2018年,供應鏈思路直接從買原料變成種原料,蜜雪冰城開始在四川安岳、海南、廣西等原料主產地建立農場與食品加工基地,讓檸檬、紅豆、糖漿等核心食材都能以比行業均價低10%至20%的成本獲得。
2022年后,如入化境變身“建廠狂魔”,三年之間,蜜雪冰城的廠房面積從約16.8萬㎡擴大到超79萬㎡,機器設備賬面值增長近3倍,每年可支撐約165萬噸原料產能,按一杯飲品200g原料計算,相當于年產能82.5億杯飲品。
![]()
茶飲供應鏈基建狂魔
截止到2024年,蜜雪冰城在全國建設超40個倉儲物流中心,覆蓋31個省份、超1700個縣城、3100+鄉鎮,構建起“全國倉+區域倉+終端配送”的三級物流體系,90%以上門店可實現48小時送達,縣級以下多地做到12–24小時,要是雪王哪天入局快遞行業都不足為奇。
建設到極致的供應鏈帶來的直觀結果就是,一杯眾人眼中廉價無比的檸檬水,都能維持30%以上的毛利。
![]()
二戰日本人沒做到的版圖,蜜雪先干了
星巴克、喜茶、茶百道等品牌雖也有品牌號召力與產品溢價空間,但在供應鏈本地化程度、產能自持比例、倉配響應速度上與雪王仍存在顯著差距,畢竟后者是真奔著“工業化”去了。
更恐怖的是,蜜雪供應鏈早已布局打通到了全球,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后續更大規模的國際化只是時間問題。
![]()
其實根本沒在怕......
現在反觀本輪雪王大戰東方明珠,AI想象中的表現力算收著了。
畢竟現實中這哪里是互掐,簡直就是雪王單方面包圍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