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或者聽到“某某地征收了”這樣的消息,征收是我們并不陌生的一個話題,然而對其了解往往并不深入。比如我們都知道征收時需要給予被征收人相應的補償款,那么是否只要給了補償款,就能隨意占地了呢?
實際上,給予被征收人補償款只是征收的要求之一,法律還規(guī)定了很多方面其他方面的內容。
![]()
征收涉及被征收人和社會各方的重大利益,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征收這一權能也受到嚴格的限制,并不是誰都可以進行征收行為。征收行為必須由具有相應資格的主體作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明確規(guī)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
如果做出補償行為的主體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那么這個征收行為從一開始就是違法的,自然也就不可以隨意進行占地。
除此之外,還需要理清補償款的給予方式和具體數(shù)額。
征收過程當中,除了對所征收的土地進行補償之外,被征收土地上有青苗的,需要對青苗進行相應補償;被征收土地上有房屋等建筑時,還需要對被征收人進行妥善安置,補償?shù)姆绞酵ㄟ^貨幣補償、異地安置等方式進行。
而補償?shù)木唧w數(shù)額各地并不完全一致,需要結合當?shù)氐慕洕闆r、土地性質、土地區(qū)位等情況綜合考慮,我們可以通過當?shù)氐恼私獾骄唧w標準,并與自身收到的補償款進行對比。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征收補償?shù)脑瓌t是基于被征收人合理補償,不是說給了補償款就履行全部的補償義務,還要考慮被征收人的相應權益有沒有得到保障。
如果征收方雖然做出了補償,但是補償?shù)木唧w數(shù)額和方式并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征收人的合理權益沒有得到保障,那么也是不合法的。
最后還需要關注征收方的具體征收行為。
根據(jù)前文我們可以知道征收行為受到嚴格限制,必須由特定主體作出,但這并不意味著特定主體做出的一切行為都是正確的,特定主體在做出征收行為的具體操作也受到法律的管理和制約,必須要按照相應程序,不能隨意進行。例如《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中規(guī)定“房屋征收與補償應當遵循決策民主、程序正當、結果公開的原則。”
具體來說,在做出具體的征收行為之前,征收方必須先行告知被征收人,不得沒有任何溝通的情況下無理由的暴力征收。如果征收方的具體征收操作不符合相應程序,其行為也是不合法的。
綜上訴述,并不是給了補償款就可以隨意占地。法律規(guī)定了征收的各項條件,從征收主體、補償方式和具體數(shù)額以及征收行為各個方面都嚴格要求,確保被征收人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因此,就算已經給了被征收人相應補償款,如果被征收人認為征收過程中出現(xiàn)侵犯自身合法權益的行為,依舊可以在規(guī)定時間內依法進行維權,保護自身財產安全。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