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在社交平臺看到一位網友發帖求助,Ta跟著護膚博主的教程在家自用三氯醋酸(TCA)治療痘坑,如今臉上泛紅脫皮,顴骨處還生出了深褐色斑片。
![]()
(圖源小紅書)
“痘坑沒平,皮膚卻毀了。”
在皮膚科門診中,因自用高濃度酸類產品導致色沉、瘢痕甚至感染的案例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刷酸自救”熱潮之TCA刷酸。
TCA刷酸真能“磨平”痘坑?
TCA(三氯醋酸)是一種中深度化學剝脫劑,其作用原理本質是“可控的皮膚損傷”,主要經過三道程序:
1.腐蝕再生:高濃度TCA(通常20%-35%)可直接破壞表皮至真皮淺層,使老化角質壞死脫落;
2.膠原新生:損傷會激活成纖維細胞,促進膠原蛋白和彈性纖維重組,填補凹陷的痘坑;
3.代謝重啟:剝脫過程加速角質更新,短期內改善皮膚紋理不均。
聽起來挺簡單,好像自己也能上手試試?
然而,在專業操作中,醫生需根據痘坑類型(冰錐型、滾筒型、廂車型)精確調配濃度,在面部不同區域實施“分區治療”,相對而言,tca更適合改善冰錐型和淺箱車坑。
![]()
雖然能夠通過可控性剝脫促進膠原再生,但實際操作過程中,往往因為不當操作導致痘坑變大變深,以及色沉和色素減退等。
比如盲目自用者往往全臉涂抹,認為濃度越高越好,停留越久越“有效”——最終演變為一場化學灼燒。
![]()
自刷TCA的三大“致命”陷阱
●色沉加重
皮膚受化學刺激后,黑色素細胞會瘋狂分泌色素進行自我保護,留下色沉。這種色沉可能持續數月,甚至轉為永久性。
![]()
(圖源網絡)
●屏障崩壞
TCA會溶解角質層中的天然保濕因子和細胞間脂質。當屏障嚴重受損,皮膚將陷入“脫屑—干癢—刺痛”的惡性循環。
![]()
(圖源網絡)
●感染與瘢痕
術后護理不當可能導致感染。更可怕的是深度灼傷引發的肉芽組織增生,最終形成凹凸不平的萎縮性或增生性瘢痕。
TCA刷酸須知
★專業操作
高濃度TCA具有強腐蝕性,必須由經驗豐富的皮膚科醫生在正規醫療機構進行操作。醫生會根據你的痘坑類型、深度和皮膚狀況,精準控制濃度、涂抹量和作用部位。(推薦希川皮膚)
非專業人士操作極易導致濃度過高、停留過久或涂抹不均,造成化學灼傷、深度色沉、疤痕等不可逆損傷。
★聯合治療
TCA通常只是聯合治療的一部分:對于難度較大的痘坑(如冰錐坑、鼻頭坑),醫生可能會將TCA(如TCA CROSS點涂技術)作為輔助手段,用于初步改善痘坑輪廓或刺激膠原。
想要達到更顯著、更均勻的效果,通常會結合點陣激光、黃金微針、皮下剝離、環鉆切除等治療。
如果想單純依賴TCA刷酸改善,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更徒增焦慮。
![]()
★術后護理
治療后3個月內,外出需防曬霜+硬防曬(帽子、傘)雙保險。
術后48小時內使用醫用敷料降溫退紅,后續持續涂抹含神經酰胺、角鯊烷的屏障修復霜。
當博主們吹噓“百元攻克痘坑”、“自用刷酸指南”時,不要盲目效仿,到正規的皮膚科診所咨詢專業醫生,得到個性化治療方案,能少走好多彎路。
“我后悔了,但臉回不來了。”——這是熱帖下的高贊評論
![]()
〔免責聲明〕
本文數據更新于2025年07月23日
由「皮膚科楊希川教授」原創,旨在為讀者科普
科普內容不能代替醫生診治意見,僅供參考
如有皮膚問題,請及時咨詢醫生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策劃團隊〕
策劃/編輯:麻辣燙 審核:李云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