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我成長專刊
社會心理熱點事件分析
AC專欄
在網上常能看到這個看似激勵人心的觀點“強者從不抱怨環境”,但我總覺得哪里出了點問題,但是又說不好。
最近,脫口秀演員樊春麗,也叫山東臨沂房主任,她的一段脫口秀演講刷屏網絡,催人落淚,也讓她這個“素人”在半百年紀,在繁華上海有了專屬她的人生“大屏”。“大屏”上寫著許多網友對她以及對許多女性的美好祝福:祝你擁有平靜而又幸福的一天。
![]()
這段脫口秀,房主任講述了自己50多年的人生故事,從在懵懂的年紀被父母安排走入婚姻,到在充滿家暴和PUA的婚姻中苦苦支撐,到如此生活30多年后毅然決然帶著孩子離開這樣的環境,也讓我想明白“強者從不抱怨環境”到底哪里出了問題。
因此,我以房主任的故事為引,談幾點我的想法,給那些正處于糟糕環境中苦苦掙扎的你,還有可能都還沒有意識到這點的你。
![]()
我們常常可以通過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內心狀態,有些人看起來就是枯萎、干癟的,而有些人則從上到下都吐露出幸福、歡愉。
房主任的脫口秀視頻,給我的第一個印象便是如此:
那個困在婚姻生活泥沼中的她,是形容枯槁的,是有氣無力的,是形單影只的。而走上了脫口秀舞臺的她,是自由灑脫的,是充滿活力的,即便年過半百,你依然會覺得她很有生命力。
這讓我想到最近一個朋友的故事。他所在的企業,領導不欣賞他,總是安排一些雜活給他,還時常給他穿小鞋,這讓頗有能力的他總感覺被人針對,自己的才干也沒機會發揮。
那陣子,我看到他總覺得整個充滿了壓抑的憤恨和焦慮的無奈,簡而言之,精神狀態比較糟糕。
還好,他沒有選擇繼續困在這里,而是跳槽換了一個地方。一個月后,我又見到了他,這次他脊背挺拔,面色紅潤,走起路來熠熠生彩。
放在娛樂圈明星身上,頗有點“紅氣養人”的味道。
而此種的差別,便在于環境的改變。
個體和環境,猶如種子和土壤,種子的優劣固然重要,但是土壤如何往往更具有決定性因素,決定是否能夠開花,以及能開幾何。
對個體來說,判斷自己和環境的關系,往往會有很多標準,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標準,就在于你在這個環境下能否開花,即讓你的精神面貌為之一振。
如果環境總是讓人哀哀怨怨,憂心忡忡,膽戰心驚,提不起勁,好像耷拉的花骨朵,那么你要毫不猶豫地確認,這就是環境出了問題,而不是你自己有問題。
因此,無論你是否是強者,都要承認,環境的影響就是很大。這種影響,和你是不是強者,其實沒多大關系。
有時候更為名貴的花朵,反而影響會更大,因為需要更多的養分啊!
![]()
![]()
如果那么容易脫離原來的環境,我們也不用專門討論這個話題。現實情況是,一個人要離開原來的環境,總要面臨重重阻礙。
房主任也是如此。
她這輩子做的最大決定,面臨最大的阻礙,便是離婚這件事。
在她原來的環境下,已經50多歲,前夫“僅僅”只是“脾氣不好”,在絕大多數那個環境下的人看來,這都不是什么嚴重的罪過,為何要“離婚”呢?
于是,提出離婚,便成了她的罪過,坊間說她是“房金蓮”。
這其實也不是這些人自己的問題,而是他們處在這個環境之下,早就習慣了這個環境,更依賴這個環境的生存邏輯,所以他們覺察不出有什么問題,也不想覺察有什么問題。
所以,房主任的前夫,就是按這個環境之下的“夫妻之道”“婚姻之道”經營生活,既然別人如此、過去也是如此,那么自己又有什么錯?
所以,房主任的父母,也覺得女兒沒必要去計較這些,就按這樣的方式過活才是生活的真諦,去質疑才是離經叛道。
![]()
我們站在局外看,會覺得這些觀點很荒唐也很落伍,但是身在其中,體會到他們的局限,便會感到一種沉重的無力感,更替她們感到悲哀。
他們本質上也是這種環境的受害者。更可悲的是,由于浸淫已久,他們逐漸變成了環境的捍衛者,甚至是加害者。
假設,房主任如果沒有醒悟過來,或者沒有結識她生命中的“貴人”,會不會也成為這樣的人呢?很難講。
畢竟,她也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此生活了30多年。她一定也有很多時刻感到困惑和質疑,但是內心還是會告訴自己,既然別人都這樣過,那自己這樣過,也不見得有什么大問題。
這便是環境的魔力:
不要說強者從不抱怨環境,而是無論你是否是強者,你都會被環境“洗腦”“塑造”,讓你覺得沒必要去抱怨,只從自己身上找問題。
![]()
房主任能離開這段婚姻,當然是有貴人的。
她偶然參加脫口秀表演,結果別人覺得,她比臺上的演員更搞笑。
在此之前,她號稱是村里的“信息中心主任”,所以稱“房主任”,其實就是村里的八卦中心,說的不好聽一點,就是講別人東家長西家短,說人是非的村口大媽。
然而,就是這種“特質”,被人發現可以用來講脫口秀,給這個本來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只能在一個看不到希望的婚姻和村莊里了此一生的女性,看到了人生別的出口。
接著,她還碰到了其他的貴人。看到她陷在婚姻困局,但因為手中沒有積蓄、無可奈何后,有人資助了她,給予她經濟支持,在她看來這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托舉”。
![]()
在我看來,更重要的“托舉”是,當她走上脫口秀的舞臺,講述自己的故事,收獲的是臺下觀眾的掌聲而不是村里的非議,這和她當年那種“信息中心主任”的“工作氛圍”是完全不同的。
她在臺上講述自己的故事,是引人熱淚的,但同樣讓人感動的是,臺下能夠有那么多人呼應她、理解她、包容她。而當節目變成網絡視頻進行傳播后,這種呼應、理解和包容更是幾何級放大。
而這些聲音的力量,將壓倒過去環境中那些更讓房主任耳熟能詳的“回響”“質疑”“批評”,讓這些聲音變得微弱不堪。
所以,并不是強者從不抱怨環境,而是換一個環境,你的抱怨可能都不一定是抱怨了。
在房主任新的環境中,抱怨便轉變成心疼、理解和認同,亦或者收到更多支持的力量。
這也是一個人要勇敢走出不能讓你開花環境的關鍵。
因為另一個環境下,你過去習以為常的種種,可能會有顛覆性的敘事廣度和深度。這不僅是一種認知的震顫,更是滋養你的養分,讓人成長,也足以讓你真正和過去說不。
![]()
![]()
很多人說房主任是脫口秀版的《出走的決心》。關于這部電影,我們之前也發過文章,做過推薦。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同樣從糟糕的婚姻中“出走”,房主任和《出走的決心》原型蘇敏,還有一些更值得我們關注的共同點:
她們都是在50開外的年紀,完成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出走”。因為許多人看來,這樣的年紀,已經開始步入人生的晚年,是沒有什么自我成長、自我突破的空間的,另外受制于過去種種的羈絆,這樣的年齡更難開始一段新生。
然而,她們就是離開了原來的環境,邁向新的環境。
![]()
此外,房主任來自山東,蘇敏來自河南。
我不是“地域歧視”,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相比沿海地區而言,她們的出走難度其實更大,不僅有實現經濟獨立更困難等現實因素,更因為她們原本所處的環境有更強的“磁石”效應,更強的外部干擾,會吸住你、讓你無法脫離。
然而,即便身處如此強大的環境背景,她們還是掙脫開了,邁向了新的環境。
![]()
另外,還有一個共同點,她們的離開,都不是那種深思熟慮、籌謀已久的決定。
房主任是因為開始說脫口秀,蘇敏是因為外出旅行,可以說是生命中的一場“意外”,促使了她們做出了這樣的決定。
還有,她們都是人群中非常普通的人,沒有什么“外掛”,沒有什么過人“才藝”。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她們的“出走”,更具有現實啟迪意義。
許多人陷在不能開花的環境卻沒有離開,理由往往是:
自己已經不年輕了,自己的環境壓力太大了,還沒做好準備等等……
房主任以及蘇敏的故事告訴你,這些都不足為懼,都不是困住你的關鍵。
強者不是要不要抱怨環境,而是要不要跨過環境的艱難險阻,沖破環境設置的重重藩籬,而做到這些,可能只是需要走出那一步。
![]()
我知道,在如今的環境下,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對環境有不小的抱怨,但是苦于種種因素,往往這種抱怨只能深埋心底。
希望大家不要害怕抱怨,不要擔心一旦抱怨就不是強者。
無論是否是強者,我們都有抱怨的資格。而且,抱怨往往有益于心理健康。
但同時,無論你環境是否值得抱怨,你都有,也應該有選擇和離開環境的自由。
離開那個讓你無法開花的土壤,你終將肆意生花!
End
作者 |Arthur Chen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簡介:聽過許多人的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故事。座右銘:惜時惜人。咨詢小時數:4500小時,人際整合取向,研究方向:職場心理、婚戀兩性、身心疾病、朋輩心理輔導。近期關注:歷史人文、社會心理學、哲學思想史。
編輯|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
聯系|一杯咖啡全媒體編輯部郵箱 coffeepr@qq.com
再推薦你幾篇好文章
關注本公眾號,回復【會員】,加入一杯咖啡會員社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